吳建國 賀小周
“千年蟲”馱來“核陰影”
正當各種“世紀慶典”活動緊鑼密鼓地敲響時,一條計算機的“千年蟲”卻把“千禧年”的喜慶氣氛弄得有些不倫不類。一些人已開始準備在新世紀到來時,不乘飛機,不坐火車,不進電梯,不逛商場……只差點沒有搬到原始森林里去住。可是,還有有關“千年蟲”更壞的消息:千年蟲成了“核陰影”下的新禍首,因為由無數計算機與嵌入式微處理器“撐”起來的核武器系統隨時都有可能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盡管世界各國捉蟲大軍非常活躍,但美國及俄羅斯等國卻從不提及對核武器系統的捉蟲之事。可誰又能相信“千年蟲”不會往這些嵌入式微處理器和計算機成堆的核武器系統里鉆呢?如果美俄不盡快采取措施的話,核武器不知什么時候會從天上掉下來。如此看來,往原始森林里跑也并非絕對安全。
這并非空穴來風。位于科羅拉多州的北美防空司令部曾經做了一項測試。當電腦系統內部的時間被調至1999年12月29日59分59秒時,緊接而來的是電腦顯示屏上的一切資料消失,試驗者無不目瞪口呆。如果不是早有準備,真不敢想象美國的核武器管理系統又會弄出什么東西來。按以往慣例,如果整個預警指揮控制系統都被中斷,正在導彈深井中指揮操作MX彈道導彈的軍官、在黑不見光的海底巡航的核潛艇指揮官、正攜帶著核航彈巡邏的B一52戰略轟炸機的飛行員都有權作出使用核武器的決定。因為這種情況一旦出現,他們往往會認為是自己的國家或是自己操作的武器系統正在遭到敵方核導彈的攻擊……這一切太可怕了。如果一不小心,“核戰爭”就難以避免。人們一向認為,即使計算機將2000年誤成1900年,也不至于會使“核武器”系統發生災難,因為核武器的發射控制與“時間”的關系畢竟不大。現在看來人們實在是太小看了核武器系統與“千年蟲”的關系了。針對前面測試的調查中得知,負責偵測進攻美國的戰略導彈或轟炸機機群的早期預警衛星、雷達及通信設備的顯示屏幕也同時失去了影像,根本無法偵測任何攻擊的發生。
北美防空司令部的一位官員說:“當我參加那次實驗之后,我真的憂心如焚。現在我不能肯定21世紀到來時,世界到底會發生什么。但如果有人說,屆時全世界所有的核導彈都可能會自動發射,我也不會持懷疑態度。”
“核陰影”令人不寒而栗
目前,美國核武器系統的控制中心是C4IRS系統,而此系統又是由電腦支撐起來的,再加上該系統對操作人員特殊的規范要求,使核武器與生俱來的反應敏感性與系統的信息失誤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從而大大破壞了核武器系統的穩定性。
“千年蟲”問題就技術實質來講,主要是由于與年份有關的編譯軟件會引起計算機系統和各種嵌入式微處理器的程序紊亂和死機;而一些軟件會由于有效時限的到期,使計算機系統發生功能紊亂。而控制核武器的C4IRS系統是一個4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的、且又特別龐大的系統,這就意味著“千年蟲”的分布范圍相當廣泛,隱患特別嚴重。美國在1958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半自動化的軍事信息系統——“賽其”(SAGE)防空指揮控制系統。該系統在60年代逐漸發展成了美國戰略空軍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SACCS)和全球軍事指揮控制信息系統(WWNCCS),直到發展成為今天的C4IRS系統。在這些系統中,計算機發揮著核心的控制作用。隨著計算機在該系統中的更廣泛運用,“千年蟲”也由潛伏狀態逐漸進入了公開的攻擊狀態。特別是美國國防部在1970年曾批準了自動控制系統裝備新的標準計算機的計劃,這更進一步促進了“千年蟲”的繁衍;另外,由于當時急于使單個自動化信息系統之間能夠相互連接起來,以實現信息通信的適時化,嵌入式微處理器的“千年蟲”趁此而無網不入。這樣,MX導彈、民兵Ⅲ核導彈及導彈發射井的安全警戒系統等變成了一個個“蟲窩”,空中偵察衛星、無人偵察機、預警機、雷達系統也變成了一個個“蟲窩”,深海中的核潛艇同樣是一個“蟲窩”,而龐大無比的國家控制中心更是一個繁雜的“大蟲窩”。各個“蟲窩”如果在同一時刻發作,其結果將令人不寒而栗。
歷史上曾有過兩次技術事故令人膽戰心驚。一是在1979年11月9日,美國北美防御系統發出了前蘇聯戰機向美國發起攻擊的警報,10架戰斗機從美國本土和加拿大緊急升空……而據事后調查,只不過是因為工作人員在計算機上錯裝了一盤美蘇戰爭演習的模擬磁盤所致;一是在1980年7月6日,美國北美空軍防御系統的顯示器上出現了一枚導彈正向美國飛來的信息,由此判斷出前蘇聯的洲際導彈已對準美國發射。3分鐘后,才發現這是一塊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故障造成的一場虛驚。而這些與“千年蟲”可能引發的事故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因為“千年蟲”可以同時引發核武器警戒系統失效、中斷或出現假情報甚至發送假命令和錯誤命令。
捉“蟲”捉到何時休
人們還記得前蘇聯分裂時,頗引世人矚目的也許不是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而是前蘇聯由“核按鈕”操縱著的核安全。從某種程度來看,“千年蟲”問題也可能會充當“核按鈕”的角色。正因為如此,清除“千年蟲”對核安全的危害,成為了備受世人關注的焦點。
清除“千年蟲”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資金主要用于更新大量的硬件與軟件系統,一些嵌入式微處理器和老式計算機系統的更換是重點。由于原來生產公司的倒閉和產品的淘汰,導致很多硬、軟件找不到替代品,需要投入的資金就更大。以美國當今最為先進的MX導彈為例,其彈頭W87配有的微處理機和配有微處理的雙重模式雷達都需要更換,而且數量多,更換難度大;另外,MX導彈從1971年開始研制到1986年開始投入使用,經歷了15年的時間,如此大的時間跨度使得“千年蟲”問題的多樣性更為復雜;而且其研制的生產公司有30多家,其中有好幾家軟件公司進行了軟件設計,且其程序語言大多已被淘汰,重新編譯系統軟件的難度自然大大增加。對于俄羅斯與其他獨聯體有核國家而言,由于經濟問題,幾年前還發生過一些核彈頭被盜的事件,它們更是沒有財力顧及“千年蟲”的問題。一些國家甚至提出,要么給“援助”,要么“不捉”。此外,從技術上看,由于“蟲窩”太多,目前要徹底發現所有的“千年蟲”難度很大,而要捉掉“蟲子”的難度更大。特別是這些“千年蟲”不僅存在于核武器系統本身,就連與系統相關的水電系統、安全系統也是其棲身之地。目前,數以百計的頂尖級科學家對核武器系統的“千年蟲”問題仍無計可施。因此,1995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倫理學家約瑟夫·羅特布拉特和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菲利變普·莫里森特就此事曾致函克林頓總統,要求他和葉利欽盡快地解除美國和俄羅斯核武器的戒備狀態,以從根本上去掉“千年蟲”給核武器帶來的陰影,但杳無回音。看來,努力消除“千年蟲”對人類安全的困擾與威脅,應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