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國太平洋部隊總司令布萊爾海軍上將,于7月14日接受了《亞洲周刊》的專訪,對世人所關注的臺海局勢、國家導彈防御系統(NMD)及亞太地區安全問題等發表了看法。作為一名指揮美國艦隊巡弋臺灣海峽的上將,他更多的是站在美國的立場,為美國人的種種行為辯解,但布萊爾在訪談中也指出,以兩岸和談代替戰爭,是解決臺海危機的最佳選擇。以下是訪談摘要:
你和國防部長科恩最近訪問北京,對亞洲的局勢非常關注,請問你對解放軍的總體評估如何?
臺灣問題是中美雙方關系的核心,但在中國與中方人員談到臺灣問題時,我也總是記住,與臺灣問題平行的還有其他領域的問題,包括石油的自由運輸和中東問題、東南亞國家的安全及和平發展、東帝汶的維和行動。和平的朝鮮半島對中美兩國也都很重要。
毒品走私對中美兩國的安全都構成威脅;中美兩國都是國際恐怖活動攻擊的目標;然后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問題。我認為中美兩軍的關系歸根到底是要消除誤會。
我們恢復邀請一些中國軍官參加夏威夷的亞太安全研究中心的活動,該活動聚集亞洲各國的軍人、外交官和文職人員進行交流。中方已經同意參加9月份開始的“亞太管理研討會”,參加者是各國的參謀首長。
如果解放軍對臺灣進行外科手術式的導彈攻擊,但沒有損及美軍,就像1996年的導彈演習一樣,請問美軍將有什么程度的反應?美軍是否將攻擊中國的沿海城市?
我認為解放軍目前還沒有速戰速決的能力,因此以和平解決方式取代戰爭的方式,達成“一個中國”非常重要。大陸與臺灣應以和解方式和平解決問題,這是最好的方法。如果開戰,對兩岸都不利,臺灣受害最慘重,對美國也有影響,而中國亟需外資的經濟現代化也將受損。
關于戰區導彈防御系統(TMD),你是否認為它將為臺灣提供更好的防御?它會影響華盛頓與北京的關系嗎?
必須了解戰區導彈防御系統的前因后果,因為臺灣在中國導彈的射程范圍內,現在,中國已部署了數百枚M9和M11導彈,都對準臺灣。臺灣用早些時候買的愛國者導彈對付中國這些導彈,攔截能力很有限。中國每年還增加50枚導彈。一方增加進攻能力,另一方卻未增加防御能力,臺海因此失去均衡。如果中國繼續增強這方面的力量,我想美國將幫助臺灣進行防衛。
陳水扁不久前曾提出“境外決戰”作為將來與大陸軍事對抗時的戰略,你對此有何評論?
這只是一個基本作戰原則,使本土免遭破壞,但這只是想想而已。
朝韓峰會之后,韓國社會支持美國在韓駐軍的聲音已逐漸減弱。你認為駐韓的3.7萬美軍將于何時撤出?
韓國總統金大中在峰會后說過,他相信即使是在朝韓和解之后,美軍仍將留在韓國。美韓防衛協定當然要重新評估,但是美韓元首都相信,從長遠利益考慮,美國應該留在那里。
我們的真正困難是在亞洲的整體駐軍問題,美國須認真處理與有關國家雙邊協定基礎上的關系,共同建立適應21世紀的安全架構,這是一種靈活的駐軍方式,取決于區域的局勢,而不是雙邊關系。
如果南沙群島出現軍事沖突,美國太平洋部隊將扮演什么角色?
南中國海一年半之前軍事局勢緊張,但最近那里形勢有令人鼓舞的發展。很多國家都按照《行為準則》行事,以便為那個地方建立一些公認的規則。同樣,南中國海問題不是靠軍事沖突就可以解決的,要靠政治安排,使當地資源得到開發。已經有一些好的榜樣,比如馬來西亞與泰國達成協議,共同開發石油并分享利潤。美國首先希望看到紛爭能和平解決,然后是我們的船只能自由通過。另一件事我認為也很重要,那就是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做法,對其如何發展成為一個大國具有重要的指標作用。如中國是否會與其他國家合作,找到解決辦法,使大家都受益。毫無疑問,中國將成為一個強大的大國。
你同意“中國威脅論”嗎?認為中國會威脅周邊國家嗎?
我不喜歡用這個詞,我不認為中國有威脅。但我認為中國有這個潛力。另外,中國也有很大潛力,與周圍鄰國合作,給大家帶來利益。我認為中國不是威脅,而是一個有很多很好潛力的國家,但同時也有同樣的潛力引起關注。
美國國防部在《2020年聯合展望》報告中,暗示“某個東方大國”是美國的潛在對手。請問這個潛在對手是否指中國?
我不熟悉這個特別的說法。《2020年聯合展望》主要是預測未來日益倚賴訊息科技、精確制導技術以及其他技術的戰爭形式,是美國發展未來軍事力量的藍圖。我們期望在未來執行聯合國維和行動時,能擁有壓倒性的軍事能力。
美國軍方近年來倡導與解放軍交流,但美國國會以及五角大樓的文職人員卻唱反調,反對交流。你是如何說服他們,讓他們知道這種軍事交流是有利的?
我跟他們談話。我到國會山莊不同的地方與他們對話。我對中國軍事形勢并非無知,張萬年將軍也告訴我們,解放軍有能力,也有義務解決臺灣問題。解放軍方面當然有這樣的能力,也在進行軍事行動的計劃。
我認為我們也有這種能力。但軍事行動的目的,是既要用軍事力量解決問題,又要符合國家長遠利益,即用軍事力量達到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并建立安全機制,保障中國的主權和安全,但不威脅美國和其他鄰國的利益。這就是我與國會議員討論的內容。
美國助理國務卿霍勒姆最近在北京說,美國不排除有一天向臺灣提供TMD。但美國官員總是不斷希望說服中國,表示TMD和國家導彈防御系統(NMD)不是針對中國的。實情如何?
必須分清楚TMD和NMD,TMD是由若干短程導彈系統組成,用來防衛短程和中程導彈。美國開發該系統主要用來保護戰斗中的部隊。1991年的海灣戰爭,我們有30個士兵因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導彈喪生。我們現在的導彈攔截技術還不足夠,雖然有愛國者導彈系統,但只是部分有效,還達不到我們的要求。美國軍隊現在有4種導彈防御系統,兩種陸基,兩種海基。我們把這四種系統結合起來,保護在戰場上的美軍部隊。海灣戰爭時,以色列也受到飛毛腿導彈攻擊,因此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愛國者導彈系統,雖然攔截下一些飛毛腿導彈,但還遠遠不夠。
NMD是用來對付長程導彈,也就是洲際導彈的。這個系統現在正在研發,用于擊落由那些記錄顯示不太能克制的國家向美國發射的導彈。這些國家包括伊拉克和伊朗,還有利比亞、朝鮮。這個系統也有能力攔截中國和俄羅斯發射的導彈,但不會使他們的戰略核力量處于危險之中,我們向中國作了解釋,從技術上告訴他們確實是這樣,但他們說他們不喜歡。
美國有不少科學家認為,NMD并不能保障美國免受核彈攻擊,從軍方角度,你的看法如何?
這是難度很高的科技,但現在科技發展很快。中國認為NMD損害其戰略保障,但看看中國洲際導彈部隊的發展,看他們的綜合進攻能力,對我們考慮部署的有限NMD系統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你有何最后總結?
有時我在閱讀亞太地區安全分析報告時,就像回到19世紀的歐洲。群雄并立: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美國要聯合日本對付中國;日本要聯合美國對付朝鮮,聽起來好像19世紀時的歐洲歷史。我想我們應該共同創建一個安全的概念,我稱其為安全共同體(SecurityCommunity。建立聯合軍事力量,幫助受威脅的國家解決共同的問題,解救老百姓。這支軍事力量可以進行地區維和、反毒、反海盜、反恐怖攻擊。這樣的做法不需要正式的協議,只需要各國和地區戰術上的相互配合。我覺得我們應該向前看。
《海外星云》(2000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