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弱智兒童坐、站、爬、走等的方法并沒有什么獨特之處,關鍵在于有信心、多次反復。下面提出幾點僅供參考。家長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能找到一些適合自己孩子的有效方法。
坐:應該盡早讓孩子坐著能控制頭,使頭不向前下垂或向后仰。開始抱著他可以讓他把頭靠著成人身體,再慢慢推開他,只給他一點兒支持,使他不致完全倒下或后仰。有時可以用手臂做個圈,圍住他的肋骨部分,以增加他獨自坐的信心。待多次練習以后,孩子就能學會控制頭頸和上半身的肌肉了。
站:弱智兒童比正常兒童學會站立要晚得多,一方面是因為弱智兒的腿和軀干肌肉軟弱,另一方面是他們比較膽小,不敢獨自站立。開始可以訓練他拉住東西站起來。把他放在有欄桿的小床邊坐著,一邊在欄桿上方用玩具逗引,一邊用手扶著他,使他心理上有一種安全感。如他有想夠取的意圖,就用手扶著他的胳膊幫他用力,漸漸放松支持,待他有一點進步馬上就表揚。有時可以把他放在墻邊,靠著墻站著,自己在前面逗引。為了克服他們怕失去平衡而跌倒的緊張心理,可以讓他抱一只大球或大吹塑玩具,在他有一點進步時,可以與他玩游戲。比如:夠一個從上方懸垂下來的玩具,這個玩具必須要站立才能取到,或從上方給他一個蘋果(或他喜歡的糖塊),他也必須站立才能拿到等。這樣,可以使他的注意力從腿部轉移開去。有時玩幾次,他就會獨自站立了。
爬:爬是很好的鍛煉。對頸肌、背肌和四肢的協調都有好處。爬有兩種,一種是“匍匐爬”(腹部著地),另一種是“用四肢爬”(腹部不著地,只用手、胳膊和膝、腿爬)。一般是先訓練匍匐爬,再訓練用四肢爬,弱智兒童也是如此。但有些中度、重度的弱智兒童可能永遠也學不會用四肢爬。
弱智兒童學爬很困難。往往一個普通玩具、一點食物不足以激發他們爬過來取的興趣。這時就要想法增加“刺激物”的吸引力。可以用色彩更鮮艷的玩具、會響的玩具、他很喜歡玩的玩具或吃食配合語言來逗引他。
對于有取物動機但肌肉力量不足的兒童可以給以幫助。開始可以兜一條寬布帶子或大毛巾在他的腹部,然后輕輕地幫他把腹部抬離床面或鋪了席子的地板,輕輕敲擊他的腳趾,或推他的腳趾,給助力讓他向前(圖1)。由于有了腹部的帶子,他的重量減輕了許多,很多兒童就是這樣學會爬行的。
當弱智兒童在這種情況下學會了爬以后,就要盡快幫助他離開腹部的帶子(一點一點減少用力)。直到不用帶子,才是真正地會爬了(圖2)。
走:弱智兒童學會走很困難。愈是智力落后程度嚴重的,學會走路愈難。有的弱智兒童甚至到八九歲還走不穩,也有終生不會走的。當然,不會走還可能有其他原因。它不是衡量智力落后的惟一指標。
從站到走是弱智兒童一大難點,因為他們不會把身體重量“暫時”移到一條腿上,以致不能邁步。成人要做許多鼓勵、幫助、激勵的工作,幫他們克服害怕摔倒的心理,把身體重量暫時放到一條腿上。
對正常兒童來說,教他們走路是先拉著他們的兩只手,逐漸變成拉一只手,再保護,最后讓他獨自走。可是拉著弱智兒童的手,領著他走這個方法效果卻不好,因為他們很難主動放棄支持。比較好的辦法有幾個,比如:
①用一根木棍(或橡皮管)讓孩子抓住中間的地方,成人也抓住中間的地方領著他走,漸漸地使兩人的手的距離變遠,這樣,他只好自己用力了,時間長了他就會慢慢放手自己邁步走了(圖3);
②讓他抱住一個玩具,成人扶住他的腰部或臀部來推他;
③讓他推著一把椅子,自己邁步走,成人幫助他推椅子。這時可讓另一位家長在對面逗引他。家長的逗引可能是最富有吸引力的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