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朝鮮從日本的統治下獲得獨立。朝鮮被分裂為由蘇聯占領的北方和由美軍占領的南方。1948大韓民國成立,總統為李承晚。
1948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金日成為主席。
1950北方向南方發起攻擊,朝鮮戰爭爆發。
1953南北朝鮮簽署了停戰協議,結束了雙方之間長達36個月的殘酷戰爭。
1968平壤派遣了一支33人的突擊隊試圖炸毀漢城的韓國總統府,但行動沒有成功。朝鮮的巡邏艇編隊俘獲了一艘美國艦艇\"Pueblo\"號,逮捕了艦上的83名官兵。
1971韓國和朝鮮紅十字會代表舉行了第一次預備會議。第二年又舉行了正式會議,主要議題是解決家屬團聚問題。
1972漢城和平壤發表聯合聲明,呼吁祖國和平統一、實現民族和解。雙方還就直接通話和成立解決南北問題協調委員會達成了協議。
1973朝韓雙方在非軍事區發生武裝沖突,兩名韓國士兵被打死。
1974美韓軍隊在非軍事區附近發現了一條地下隧道,朝鮮試圖將之炸毀,炸死兩人。
1983KBS電視臺提供特殊服務,幫助1.5萬名在戰爭中被驅散到韓國的朝鮮人重新和家人團聚。
1984蘇聯民間人士錯誤地越過朝韓之間的軍事分界線,導致自1953年停戰以來在板門店停戰帶的第一次交火事件。
1984雙方就經濟問題舉行了第一次會晤。
1985通過兩國紅十字會的努力,雙方簽署了關于兩國公民回鄉探親的協定。許多破碎的家庭首次進行了交流。
1990南北雙方在漢城舉行了第一輪總理級談判。這是在朝鮮半島分裂45年之后,兩國代表團第一次舉行正式會晤。
1991南北雙方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書,其中包括關于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等內容。
1992雙方在平壤舉行了第六輪談判,并簽署了關于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共同宣言。隨后根據雙方簽署的文件,成立了一系列關于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的合作委員會。
1994朝鮮金日成主席原計劃和韓國總統金泳三舉行兩國歷史上第一次最高級會晤,但在距離會晤日期僅數周的時候,金日成逝世了,會晤因此被推遲。
1994美國和朝鮮在日內瓦舉行會談,以凍結平壤的核武器發展計劃。
1996一艘載有26人的朝鮮潛艇在韓國東部海岸被發現。經過53天的追捕之后,結果一人被捕,一人逃脫,24人死亡。
1997兩國紅十字會在北京恢復談判,并于第二年簽署了關于向朝鮮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貨物的協定。
1998韓國總統金大中宣布實施\"陽光政策\",標志著對北方采取了更為靈活的步驟,旨在使朝鮮參與國際社會事務,將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分開及在互惠原則基礎上建立關系。
1998韓國企業家鄭周永越過非軍事區進入朝鮮,并向朝方贈送了500頭牛。
1998韓國政府采取了旨在擴大兩國經濟交流和實施金剛山旅游項目的措施。1999年朝鮮從該項目中獲得的收入達2億美元。而在同年,朝韓雙方的貿易額達3.3億美元。
1998朝鮮進行導彈發射試驗,發射的導彈飛越日本上空,但朝方宣稱發射的是一枚衛星。
2000雙方簽署了海上漁業雙邊協定。根據該協定,韓國可以在朝鮮東部海域捕魚。
2000雙方共同簽署了舉行最高級會晤的協定。金大中總統于6月13~15日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舉行會晤。
*(劉永才編譯自《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