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杰
目前在很多大中城市已禁止燃放鞭炮,因為鞭炮帶給人們的絕非都是吉祥和愉悅,它所造成的污染會貽害健康,那無情的引信還常使災禍突然降臨。然而,禁放的地方仍然有人在放,未禁放的地方仍發生著一幕幕人間慘劇……
故事一:雞年臘月底,蘇北鹽城市在外地打工的周某回家過年,特意給5歲的獨生子買回200多元的各式煙花爆竹。除夕之夜,父子倆在院子里沒完沒了地放鞭炮,最后,父親點燃兒子手里的一枚"閃光雷",隨著一聲轟鳴,兒子右手掌、腕骨粉碎性骨折,被迫截肢。七十高齡的祖父聽說后便一頭倒地,導致心肌梗塞而猝死。
故事二:一位姓姚的碩士生,四十之后才成家,其獨生子白胖聰明,倍受寵愛。狗年正月初二,小家伙把鞭炮塞進易拉罐內點放,結果炸傷左眼,摘除了眼球,還殃及相鄰一老人。雙方私了不成,矛盾激化,以至走上法庭,對簿公堂。一老一小,兩敗俱傷。
故事三:合肥市郊區某個體鞭炮作坊的5名少女在爆炸事故發生后,經搶救得以生還。一個多月后,5位少女因忍受不了毀容后的巨大心理創傷而集體自殺。
北京同仁醫院在1980~1990年間,接受因鞭炮致傷患者達2000多人,60余人因傷勢嚴重做了眼球摘除手術。1992年除夕夜,收治48名受傷者,摘除了5個眼球。鞭炮的危害遠遠不止于此,它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同樣害莫大焉。
炮藥是黑火藥,其主要成分是硝酸鉀、硫磺和木炭。為了增加鞭炮的響度,炮藥中還加入氧化劑。炮藥一經點燃,迅速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氯化鉀、硫化鉀、硫化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少量的氰化鉀。其中硫化鉀、氧化硫是有毒物質;硫化氫是強刺激性氣體,且毒性較大;一氧化碳可使人窒息中毒;而氰化鉀則是劇毒物質。這些無形的"殺手",對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春節期間,因腦血管意外、冠心病急性發作等猝死者亦大量增加,鞭炮所致的污染是誘發因素之一。鞭炮燃放時的爆炸聲可達130分貝以上,遠遠超過人的聽覺范圍和耐受限度,若在耳邊炸響,可造成爆炸性耳聾。
國家環保局曾對武漢、上海、北京等十大城市春節期間的鞭炮污染情況進行監測,發現燃放鞭炮地區的噪聲和空氣中的有毒物質遠遠高于不燃放鞭炮的地區。其中個別城市居民區的噪聲高達125分貝,超過了國家標準的2.9倍。此外,節日期間每天還新增紙屑垃圾千余噸。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全國平均每年春節火災4萬多起,致火原因鞭炮首當其沖,僅火災一項就損失數億元。北京、廣州等地的民意測驗表明:75%以上的公民歡迎禁放鞭炮,約10%的人覺得無所謂,不同意禁放的僅占15%。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徹底告別鞭炮,在平安、祥和、文明、溫馨的氛圍中享受生活的樂趣。(圖/鎖安)(本欄目責任編輯:王俊聰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