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是俄羅斯社會菁英的科學家走上街頭,在全國各地舉行示威,抗議研究經費縮水及科學家待遇菲薄。
新上任的總統普京上月在科學院發表談話說:“我羞于告訴各位俄國學術人員的薪水有多微薄。”在莫斯科街頭示威的大約300名科學家拿他的話作為抗議標語。
他們高喊:“捍衛科學、保衛俄國”“科學不死”和“不要用稅扼殺科學”等口號。俄國科學家在國際間享有極高的聲譽,但他們在后蘇聯時期的薪水與他們的聲望不成比例,有時月薪不到50美元。
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亞、海參崴及其他“科學城市”的科學家也起而響應,抗議在蘇聯盛世成明日黃花后,科學研究預算屢遭削減。
俄國地球科學研究所主任史特拉柯夫指出,在1991年蘇聯解體前,科學經費占蘇聯總預算的7%,并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現在僅占0.25%。
史特拉柯夫是此次大規模示威活動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他估算現今的科學經費僅與“漁獵”的經費相當。
在80年代,俄國自然和社會科學界雇用了近200萬學術人員,今天只剩下80萬人。
薪資的降幅更為驚人。以72歲的東方語言博士莫瑞夫為例,他每月薪水相當于50美元,還不及莫斯科的清潔工。他也加入示威,高舉標語,上面寫著普京說的話。
俄羅斯現在研究人員薪水平均只有原來的1/4或1/5。這也造成嚴重的人才外流,至少有3萬名科學家前往國外,追求更高的薪水。
史特拉柯夫指出:“15年前,全世界的科學家4個就有1個說俄語,今天全球的科學家中,俄國人占不到5%。”
此外,莫斯科示威者向國會表示:“俄國科學家年齡太高,平均57歲,因為年輕人不愿接受如此低的薪水。”
目前在俄國植物學研究所攻讀博士的36歲的絲薇特拉娜·達尼洛瓦說,她不愿像她的朋友一樣,為了找更好的工作被迫離開俄國。但是她每個月只有400盧布(13美元)的獎學金。
物理化學研究所工會領袖艾琳娜·卡桑特希瓦女士提到德高望重的原子彈之父沙卡洛夫,她說:“諷刺的是,科學家最支持俄國民主改革,現在卻成為改革的最大犧牲者。”
[法新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