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風青
在離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不遠的寧靜小城格德勒,有一座宏偉壯麗的古堡莊園掩映在萬綠叢中。它曾是奧匈帝國的皇帝兼匈牙利的國王弗郎西斯·約瑟夫的妻子茜茜公主酷愛和多年生活過的地方。近百年來,這座除法國凡爾塞宮以外的歐洲最大的巴羅克式建筑群曾一度變成一片廢墟。不久前,莊園的一部分經過修復后已向游人開放。人們蜂擁而至,紛紛到這里來尋覓歷史上的一代名尤茜茜公主昔日的生話蹤跡。
茜茜公主是歐洲的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女性。她的一生集帝王的華貴與常人的痛苦于一身,宛如一只久欲沖出宮廷樊籠的金絲鳥。
1837年12月24日,茜茜公主生在慕尼黑的一個貴族家庭。她正式名叫伊麗莎白,茜茜只是的小名。茜茜的父親馬科斯是一位世襲公爵,與德意志帝國巴伐利亞王國的國王路易二世同屬一個家族,在波林霍芬地區有大片領地。茜茜出生不久,馬科斯一家從慕尼黑遷往波林霍芬的小鎮波茜地區居住。這里地處碧波蕩漾的施塔恩貝格湖之畔,那瓦蘭的天空、茂密的森林、碧綠芬芳的山坡草地和農舍構成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風景畫。茜茜公主在這樣的天然風光下度過了愉快的童年,對大自然充滿深厚感情。她的父親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一生縱情田園生活中的享受,也不想把自己寵愛的茜茜調教成大家閨秀,因此,他經常帶著幼小的茜茜到山野去游玩或在草地上練習騎馬,使茜茜成長為一個具有野性的姑娘。
1853年的夏天,15歲的茜茜生活發生了重大的轉折。這個不引人注意的小丫頭在陰錯陽差的一瞬間竟被推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后的高位。直到如今,這個離奇的故事還被傳頌。事情原來是這樣發生的:這年,巴伐利亞的維特爾斯巴赫家族要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再次聯姻。茜茜的姐姐娜娜被選定嫁給年輕的奧地利皇帝弗朗西斯·約瑟夫。相親那天,弗朗西斯提前到了一會兒,娜娜因尚未換好衣服無法立即迎見,只好打發茜茜先去陪同稱作表哥的奧皇坐坐,然而,當娜娜梳妝打扮妥當在眾人簇擁下雍容華貴地走出來時,事情早成定局而無法挽回。原來弗朗西斯·約瑟夫已愛上先一步而來的茜茜,被她的容貌和性情所打動,執意非她不取。而遠比茜茜成熟和有教養的姐姐竟陷入令人啼笑皆非的難堪之地,
世上從無十全十美的事,皇后的顯赫地位并未使茜茜終身幸福,婆母索菲是她最大的克星。蘇菲也是巴伐利亞的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公主,茜茜可稱其為姨媽。她嫁給弗朗西斯·約瑟夫的父親,在哈布斯堡王朝權傾朝野,甚至一度親掌朝政。茜茜婚后始終不習慣于宮廷中的各種繁文縟節,被索菲視作缺乏教養和不安份,從而對她無法寬容。這兩位本是同根生的婦人后來明爭暗斗,致使茜茜心力交瘁。茜茜共生二女一男。索菲甚至剝奪她作母親的權利,不準她接近和教育自己的子女,兒子魯道夫一度把自己的母親視作路人。這對茜茜是極大的精神折磨。弗朗西斯·約瑟夫對茜茜一往情深,他們的夫妻情本該更加篤密,卻也遭到索菲的破壞,索菲為了防范茜茜削弱自己的權勢,長期抵毀兒媳的名譽。由于索菲在世的勢力很大,直到她死后多年,茜茜還難以走出她的陰影。縱觀茜茜的一生,這個以美貌和善良征服了眾多王公貴戚和臣民的皇后,始終極力以遠離奧地利宮廷來逃避這個使她華貴于世的王朝對她進行的精神懲罰。格德勒的城堡莊園就是茜茜當年經常居住的“避難所”。
走進古堡的大門,迎面便是一個飾有圓型拱頂的建筑群。這是一座二層的新式而簡樸的古堡,沒有通常古堡的那種垂老和陰森的味道。這個曲直型建筑群的背后有一片大花園,碧綠如蔭的草坪、隨季節變化的鮮花、威嚴的塔松和茂密的森林將這個花園裝點得絢麗而深沉。
古堡進口處有一個大廳,背后有一扇門通向那個大花園。幾根堅實的圓柱支撐著大廳下面的天花板,象征著它的主人統治的奧匈帝國固若金湯。大廳兩側各有一道重大理石樓梯通向一樓的廳室。
二樓外室的左側是個餐室,擺著餐桌和餐具柜等。這個房間面積不大,但是光線柔和,使人感覺非常舒適。茜茜在飲食上并不十分挑剔,只是要求室內絕對不能有油煙的味道。因此行宮的廚房設在很遠的地方,廚師烹制出的每一道飯菜要由專人通過一條暗道送到餐室里來。茜茜經常是獨吃,在心情很好時才與家人或好友一起吃飯。她的早飯很簡單,通常只飲一杯牛奶,用來擠奶的奶牛要由她親自選定,進正餐,她非常喜歡吃匈牙利菜,格德勒產的葡萄和蜂蜜更是她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茜茜也經常在這個花園里舉辦大型宴會,邀請匈牙利上流社會的一些人士來作客。當然,宴請的地點不是這個小小的餐室。
從餐室向左穿過一道門,使進入奧皇弗朗西斯·約瑟夫的居室。這里共有三間不太寬敞的房間,從左至右為:臥室、書房和客廳。弗朗西斯·約瑟夫不常來這里,平時這些房間是閑置的。這幾個房間的墻壁都是紫紅色的,配有相應色彩的家具、地毯和窗簾。這里現在收藏的家具不多,但都很小巧別致,從中表現出當年房主人的幾分清心寡欲。
與中央大廳根接的建筑群的右側是茜茜的世界。那里共有相通的客廳、書房、梳妝室和臥室四個房間。茜茜所有居室的裝飾色調均為充滿夢幻的紫羅蘭色,因為她喜歡這種顏色。
她每天起得很早,然后到森林里去散步。早飯后的上午,她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她的房間度過,主要閱讀文學作品,她特別喜歡海涅的詩歌,自己有時也寫詩,有的還曾在報刊上發表過。午后,她要處理一些需要她過問的事,4點以后,她又要外出散步或騎馬,有時有人陪同,但往往是她獨自行動,有時她在森林里迷失方向,只好自己去農舍問路,與主人攀談一番。有時在路上遇到乞丐和流浪漢,她會解囊相助。這片故事直到如今還在當地廣為流傳。
茜茜喜愛匈牙利,更愛匈牙利人。在她生前的最后一些年月,她的貼身女伴只從匈牙利的貴族中挑選并帶到維也納宮廷。在她到格德勒遠避維也納宮廷的寂寞的日子里,安德拉希伯爵走進了她的精神世界。安德拉希·久洛曾在法國僑居,后來回國從政,奧匈帝國建立后出任匈牙利政府的第一任總理。匈牙利史書記載說,安德拉希當時是一個“不足40歲、頗為自信卻又略見浮躁的貴族。”他的威武與剛烈打動了茜茜的心,后來他們心照不宣地彼此相愛。安德拉希經常陪同茜茜在森林里騎馬、打獵,他們也少不了在花前月下相互溫情脈脈。但是,出于精神之間的溝壑和世俗的束縛,他們從未相互表露和宣泄過這種埋藏在內心的深處的情感。這種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一直持續到安德拉希先茜茜一步離開人世。在安德拉希任總理期間,茜茜幾乎把他視為匈牙利化身,經常充當他的代言人,以至軟化了弗朗西斯·約瑟夫的對匈政策,使匈牙利從奧匈帝國獲得了不少優惠。茜茜居住過的這套居室,就是當年她與安德拉希伯爵經常相遇的地方,如今這里早已人走樓空,室內留下的那茫茫的一片紫羅蘭色不免顯得冷冷清清。
在行宮右側院內,有一排長長的建得很講究的馬廄。它高大又寬敞,內有數十個馬位,房柱均由紅色的大理石琢磨而成,各種鐵器也鍛造得非常考究。當年這里飼養著各種良馬,供茜茜挑選騎用。茜茜每年花在養馬上的錢十分可觀,在這方面可以說她是很奢侈的。那些良馬也不負重望,經常馱載著她跳越那些連最優秀的騎手都望而生畏的障礙物。
馬廄盡頭還可看到一個巨大的騎術房,其規模之大如同一個室內體育館,茜茜專門從西班牙請來高師,不斷指點著她改進騎馬技術,才練就一身驚人的騎馬本領。
茜茜當年曾不止一次地對人說,她酷愛格德勒古堡莊園,更愛格德勒的秋天,尤其愛看“它這時節的橡樹林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如今格德勒古堡莊園正在逐漸恢復它原有的豐彩。人們思人及物,對這里的一切更加格外珍視。
[摘自法國《中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