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裕盛
投身在一個這樣極度競爭的社會,每天都有新的人力進場,也都有不適應者淘汰出局。舊的贏家盤據山頭,新的嬴家企圖攻城掠地,磨刀霍霍,一個不小心,新舊交替,今日的贏家可能在一夜之間繁花落盡,成為明日黃花。換句話說,既然已投身疆場,就沒有回頭的路了,“一旦選擇路的開頭,等于也選擇了路的盡頭。”唯有一直向前,追求成功,才能在時代的浪頭揚眉吐氣,一展豪情。
在這火藥味極濃的淘汰賽中,如何脫穎而出?贏家的策略是什么?
學習、學習、再學習
知識即力量,對知識應無時無刻、無止境地追求。
知識爆炸無可避免,你必須像擰干的海綿般快速吸收新知。成功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來自于專業(yè)與知識的落實,所以,成功的人都是學習的人。
思考的力量
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即使身體殘障了,只要腦子還能思想,“我”即存在。新世紀的贏家必須是長于思考,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不會思考,毋寧死。冒然地到處推銷,沒有事前完善的模擬,臨場狀況無法掌握,失敗已是必然。所以,不要輕視動腦的環(huán)節(jié)。
專業(yè)的配備
有沒有看過“OO7”電影或《神鬼至尊》《將計就計》?它們決勝的關鍵是什么?是先進的高科技設備。你的行業(yè)需要什么樣的行頭你最清楚,記住,“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是最小的問題”,業(yè)務員要將工作當做事業(yè),那么,你投資了多少設備在上面?制造業(yè)的投資是工廠,業(yè)務員的工廠在哪里?無非就是一身打扮、手機、座車、通訊器材、辦公設備,在最短的期間準備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看職場最top的sales怎么裝扮,跟著學就對了。要成為第一名,先像第一名。
創(chuàng)新理念
技巧也好,話術也好,每天都要有新的東西出來,工作才不會成為一灘死水。基本動作當然要扎實,簡單的事重復做,只能保持不被淘汰。要成為一流,唯有創(chuàng)新技術,鼓勵冒險,才能處處桃花,不斷創(chuàng)新業(yè)績紀錄。只求生存,終將出局。創(chuàng)新可從兩件事中獲得:1、百分之百投入,激發(fā)出潛能來,創(chuàng)意源源不斷;2、追隨成功者,復制他們的成功哲學與創(chuàng)新手法。只要平日勤于練習,必然成為自己的東西。
不要談挫折
有成就的人才有資格說“挫”論“折”。尚未成功的人,談挫折有什么意思?無非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拋棄挫敗的原地踏步,大步向前,不是失敗,只是尚未成功,或者嚴肅地面對失敗的經驗,但不許被它打倒,失敗后檢討為成功之母,挫折是成功階梯攀爬的橫木,抓緊它,一躍而上,會發(fā)現成功的頂峰是多么美麗。
經營人脈不遺余力
成功不是自己一個人開創(chuàng)出來的,即使只有你一個人,格局也不大。成功是一大群人幫你建立起來的,人脈不是與生俱來,人脈也不會做白工,掌握最強的人際關系,就掌握了最直接的成功樞紐。調整心態(tài)。
步步為贏 麥可·喬丹說:“成功無捷徑,貴在步步為贏。”學習—思考—專業(yè)—創(chuàng)新—跨越挫折—人脈,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
一旦各就各位,成功就如同天雷地火般,席卷而來,而你就站在浪頭的頂端,乘風破浪,成為眾所矚目,新世紀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