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裔男性在今年“情人節”是當紅的“男友”人選。
《新聞周刊》在“情人節”推出專文,指出從“雅虎”創辦人楊致遠,到新片《安娜與國王》男主角周潤發,亞太裔男性是“世紀之交的美國英雄”。
《新聞周刊》在“情人節”回顧了美國亞太裔男性的“形象史”。
專題報道指出,過去30年,美國亞太裔社區已習慣于美國亞太裔女性與外族通婚;但亞太裔男性與外族通婚則是“異數”。1980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美國亞太裔女性與外族通婚的比例幾乎是亞太裔男性與外族通婚的3倍。而原因之一可能是亞太裔男性肩負家長要求的“責任感”,結婚對象應該是同族裔的“好人家”女孩。
報道說,現在情況已經變了?!睹绹鴣喬幔寒愖逋ɑ榧皭矍橹鐣Y構》一書作出結論說,美國出生的亞太裔男性有一半與非本族通婚。作者品川調查了加州的結婚證書資料,發現美國出生的亞太裔男性與白人通婚的有18.9%;與非本族的亞太裔通婚的有22.7%;與其他少數族裔通婚的有6%。
品川估計這個潮流還將繼續。而在此同時,美國媒體表現的亞太裔男性形象也有所改變。從陳查理、李小龍到成龍,展現的是亞太裔男性的刻版形象。洛杉磯制片人克里斯·李則預期,好萊塢將出現更多像周潤發的亞太裔羅曼蒂克英雄。
該文說,亞太裔男性的形象,已由“工人或洗衣店主的兒子”變為“未來的網路百萬富翁”。
這些都影響到婚姻市場。社會地位在擇偶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離婚之后交了一位韓裔男友的白人女子羅思維爾指出,亞太裔男友現在就像流行的時尚。
不過品川也指出,與異族通婚的亞太裔男性的離婚率遠高于與異族通婚的亞太裔女性。
[摘自法國《歐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