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谷物”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產物,由于它的產量比傳統谷物高幾 倍,當時較為落后的國家紛紛種植這些包括稻米和小麥的“神奇谷物”,大大舒緩饑荒的威脅,人們稱之為“綠色革命”。
英國發表的《地球環境轉變提綱》研究報告指出,這種高科技谷物雖然產量大,但無法如傳統谷物一樣,在土壤中吸收足夠的礦物質,包括鋅和鐵等,這些都是腦部發育必需的元素。結果,人們雖然有較充足的糧食,但攝取的“微量營養素”反而有減無增。
報告指出,根據聯合國食物及農業組織的資料,在70年代和80年代,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所吃的食物都缺乏鐵質,情況尤以產亞及東南亞最嚴重。這些地區正是“綠色革命”進行得最成功的地區。
報告估計,“綠色革命”造成谷物鐵質含量不足,影響到全球1/4人口,即15億人。
印度全國逾半數學童學習能力因而下降。報告認為,如果情況繼續,人體為了應付“微量營業素”不足,消化系統會發育得愈來越大,相反,腦部則愈來愈小,人類的智力將成為犧牲品。
另外,聯合國的數據亦顯示,世界上五成孕婦因鐵質不足而造成貧血,使她們本身和胎兒都受到威脅。估計每年造成20萬人死亡。世界銀行則估計,鐵、碘攝取量不足所引起的疾病,令發展中國家損失5%的國民生產總值,也使他們的經濟雪上加霜。
報告也表示,除了“神奇谷物”土壤流失、環境污染及營養不良等問題,也是對人類智力發展不利的因素。
[摘自美國《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