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著走著,真真正正地推開另一扇千年的大門了,當我們在時光的催促下急匆匆地起步之前,或許應該回過頭,靜靜地回望,用感激而又寬容的微笑,面對昨日長路。
如果能把20世紀的歷史抹掉再重來,你會給它怎樣著墨呢?
有人說:“首先,當然要制止那兩場大戰。一踏入1900年,整個地球幾乎都卷入一片混亂的利益侵略與民族運動里。假如能抹掉這個世紀重來,1900年第一件大事就是在6月2日那天讓幾顆足球場般大小的隕石掉落在中國的大沽口,把當時停泊在港灣的八國聯軍艦隊統統砸沉。然后再派幾顆大隕石,分別到俄國和歐洲,把意見不合然后又影響全世界的兩幫人馬砸個片甲不留。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的殖民號令中心也得砸,砸到全世界大家優劣條件比較平衡才罷休?!?
浸血的歌總會追隨我們一生。
有人說:“假如可以重來,就把全球現代化再拖遲幾百年吧。這么急趕著去哪呢?反正進步越快,地球就臟得越快,資源也消耗得越快。那倒不如全世界大家放輕松點,慢慢來,還可以多呼吸幾口干凈空氣。假如可以重來,應該盡早提倡保護自然生態,干掉那個發明塑料的王八蛋,他的‘創作遺害比原子彈還嚴重。假如可以重來,在50年代之前就實行全球性的‘碳稅,工業家的工業碳廢氣污染只要每年向大氣層排放多少廢氣就得繳多少‘碳稅,用它來維護珊瑚礁、熱帶雨林、紅樹林、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品種。再有多余的錢,我們興建海上藝術城市,鼓勵人文藝術,定下百年計劃,由藝術作為人類互通的橋梁。”
環境污染和藝術的失卻是一種比戰爭更殘酷的悲劇。
還有人說:“假如真的可以重來,我想在20年代出世,那是個幾乎什么都在重新探索的年代,就連‘人、心、性、愛、欲幾乎天天都能有點新概念來點新視角,這能夠制定一種長期等候新生活出現的熱切期望,對社會的要求常常也能有感性和理性的掙扎,人不至于活得像今天在特定社會特定主流觀念里那么機械麻木?,F代人天天把自己埋在一堆毫無感情的微型晶片里,為一種越來越近虛擬的生活服務,一切節奏飛快,飛快到一個人死了都可能沒有印象自己曾經活過?!?
再長久的一生,也不過是回首時那短短一瞬的美麗。帶著一顆無瑕的心上路,世界將到處是古老的年輕,紀念的鮮潤,成熟的從容。
《海外星云》(2000年36期)
海外星云 2000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