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鋒手槍又稱戰斗手槍,是一種能連發射擊的手槍。這種手槍既具有半自動手槍的性能,又兼有沖鋒槍可以連發射擊的特點。沖鋒手槍一般都配有分離式槍托,并且多以槍套(盒)代用,也有其他型式。連發射擊時將槍托結合在槍上,從而可實施抵肩射擊,以提高射擊精度,增大有效射程。沖鋒手槍主要作為半自動手槍使用,必要時當沖鋒槍使用,百米之內火力較密集,因此有些國家用以裝備部隊基層指揮員、特種兵和特種部隊。單手射擊時,有效射程為50m,抵肩射擊時可達150m;彈匣容彈量一般為10~20發;戰斗射速單發時20~40發/分,連發時約110發/分;全槍質量無槍托時約1kg,有槍托時一般不超過2kg。
沖鋒手槍比半自動手槍重,攜行不便,連發時不好掌握,散布較大,而威力又比沖鋒槍低,故現逐漸演變為微型沖鋒槍樣式。下面介紹幾種沖鋒手槍。
1932年式7.63mm毛瑟沖鋒手槍
1932年式7.63mm毛瑟沖鋒手槍由德國毛瑟兵工廠1932年生產,是最早廣泛使用的沖鋒手槍。基本結構原理類似于M1896式毛瑟手槍,但增加了連發射擊方式,設有可供單連發轉換的快慢機。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裝備了此槍,用于緊急情況下單兵自衛或突擊。該槍在南美、遠東地區特別是在我國比較流行。由于該槍彈匣容彈量多為20發,因此在我國戰爭年代,人們將其稱為“二十響”。
該槍發射7.63mm毛瑟手槍彈,初速425m/s;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后坐式,閉鎖方式為卡鐵擺動式;配用木質槍盒,連發射擊時可將手槍握把套接于槍盒上,實施抵肩射擊;該槍槍管長132mm,全槍長288mm,槍盒與槍結合后,全槍長640mm;彈匣容彈量有10發和20發兩種;全槍質量2.2kg(含10發實彈匣與槍盒)、1.3kg(不含彈匣與槍盒);扳機座左側裝有快慢機,快慢機柄位于“N”時為單發射擊,位于“R”時則為連發射擊;保險柄位于“F”時為發射,位于“S”時,則為保險;單手握持射擊時有效射程50m,抵肩射擊時則為150m。
瞄準裝置:矩形準星、弧形表尺。
捷克M617.65mm沖鋒手槍
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捷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輕武器進行更新,于是M617.65mm沖鋒手槍(又稱“蝎”式沖鋒槍)取代了M527.62mm手槍,主要裝備特種部隊和保安部隊。由于該槍發射西方國家普遍采用的0.32英寸ACP彈,故在國外大量銷售,一些非洲國家的軍隊和警察也裝備此槍。
該槍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由于槍機較輕,故槍上裝有減速器,減速器由裝在槍尾部的彈性掛鉤和裝在握把內的延遲裝置組成,可使射速從1000發/分降至840發/分;該槍配用10或20發彈匣;采用折疊槍托,折疊后可貼在槍管前端;機匣兩側均有快慢機柄,適合左右手操作,快慢機柄有3個位置:“1”是單發,“0”是保險,“20”為連發射擊。該槍質量較小,質心位置適中,加之0.32英寸ACP彈的槍口動能很小,因此無論是單手射擊還是抵肩射擊,其射擊精度都比較好。此外,該槍還可配用消聲器,保證50m外難以辨別槍聲位置,但會引起射彈散布增大和射速提高,有效射程縮短。
該槍的變型槍有:M63(發射0.380英寸ACP彈)、M64(發射9mm馬卡洛夫手槍彈)、M81(發射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
主要諸元
口徑7.65mm(0.32英寸ACP彈)
自動方式自由槍機式
發射方式單/連發
供彈具10或20發彈匣
全槍質量1.59kg(不含彈匣)
全槍長269mm(托折)/513mm(托伸)
槍管長112mm
膛線6條、右旋、導程305mm
瞄準裝置柱形準星、L形表尺(覘孔照門)
瞄準基線長171mm
初速317m/s、274m/s(帶消聲裝置)
射速840發/分、950發/分(帶消聲裝置)
HKVP70M9mm沖鋒手槍
VP70是一種結構新穎且獨特的自動手槍,由德國HK公司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制,雖未被軍方采用,但在商業中有所銷售,非、亞一些國家均曾購買此槍。VP70包括兩種型式,VP70Z(民用型)不配盒式槍托,僅能半自動射擊;VP70M(軍用型)將其槍套作為槍托裝于槍上,就可進行3發點射,其理論射速可達2200發/分,為此采用了容彈量為18發的彈匣。VP70M通過精心設計,減少了運動部件,據稱只有4個運動部件,且壽命可達30000發;該槍大量采用塑料件和鋁件,如套筒座就是塑料件,槍管座則模壓在套筒座上。其使用方法與一般自動裝填手槍相同,推彈入膛后,抽殼鉤翹起,表示膛內有彈,但此時的槍仍處于非待擊狀態,裝定保險就可安全攜行。
該槍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發射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采用擊針式擊發機構,但與眾不同的是,在扣壓扳機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有一個預壓階段,當繼續扣壓扳機時,扳機連桿解脫擊針,擊針在擊針簧的作用下向前撞擊底火擊發槍彈;保險為按鈕式,位于扳機后面的套筒座上,按下按鈕時為發射狀態;彈匣卡筍位于彈匣底部。
該槍槍套左前端有快慢機柄,槍套與槍結合時,將機柄置于位置“1”,然后將槍套插入手槍后端的聯接槽中,再將機柄轉至位置“3”,即可進行3發點射。如將機柄轉至“1”,則為單發。
主要諸元
口徑9mm(9×19mm手槍彈)
自動方式自由槍機式
發射方式單發、3發點射
供彈具18發彈匣
全槍質量1.1kg(含實彈匣、不含槍套)
6kg(含實彈匣及槍套)
全槍長204mm、537mm(裝上槍套)
槍管長116mm
膛線6條、右旋
瞄準裝置刀形準星、缺口照門
瞄準基線長170mm
初速360m/s
有效射程50m、150m(抵肩射擊)
1980年式7.62mm自動手槍
1980年式7.62mm自動手槍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支沖鋒手槍,于1980年設計定型,原擬取代54式7.62mm手槍,裝備部隊基層指揮員和特種部隊,但未正式生產。該槍發射51式7.62mm手槍彈,用革制槍套或隨槍匕首作槍托,快慢機位于槍底把左側,快慢機柄定于“D”時為單發,定于“L”時為連發,定于“B”時為保險。
主要諸元
口徑7.62mm
自動方式槍管短后坐式
閉鎖方式卡鐵擺動式
發射方式單/連發
供彈具10或20發彈匣
全槍質量1.7kg(含匕首槍托和20發實彈匣)
1kg(含10發空彈匣)
全槍長302mm、605mm(用匕首作槍托)
槍管長140mm
瞄準裝置矩形準星、矩形缺口照門
初速465m/s
有效射程50m、150m(抵肩射擊)
斯太爾9mm戰術沖鋒手槍
TMP(TacticalMachinePistol——戰術沖鋒手槍)是由奧地利斯太爾—曼利夏公司根據北約個人自衛武器概念研制的一種新型單兵武器,1992年推出,旨在裝備軍隊中的車輛、飛機駕駛員及工兵、通訊兵、重武器射手等。該槍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后坐式,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式,而且只有一個閉鎖齒;全槍僅41個零件,機匣與機匣蓋均用塑料制成。該槍發射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配用15、20和25發3種彈匣;設有前握把,便于雙手握持射擊;選擇單發或連發射擊是通過單連發扳機實現的,該系統與AUG步槍相同,輕扣扳機時為單發,進一步扣壓扳機則為連發;橫閂式保險有3個位置,即保險、單發和連發,當裝定在中間位置時,扳機行程受到限制,此時實現單發射擊。此外,該槍還可加裝消聲器。
TMP另有一種只能單發射擊的變型槍,被稱為特種用途手槍(SPP),SPP沒有前握把。
TMP除有發射9×19mm手槍彈的標準型外,還有發射9mm短彈、7.65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9mm斯太爾自動手槍彈、10mm自動手槍彈和0.41英寸快槍彈等不同槍彈的變型槍。
主要諸元
口徑9mm(9×19mm手槍彈)
自動方式槍管短后坐式
閉鎖方式槍機回轉式
發射方式單/連發
供彈具10、15或25發彈匣
全槍質量1.3kg(不含彈匣)
全槍長270mm
槍管長150mm
瞄準裝置片狀準星、缺口照門
瞄準基線長190mm
伯萊塔M951R9mm沖鋒手槍
伯萊塔M951R9mm沖鋒手槍是在伯萊塔M19519mm手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主要裝備意大利特種部隊。其基本結構與M1951手槍相同,仍然采用槍管短后坐式自動方式和卡鐵擺動式閉鎖機構,但可連發射擊,并相應地增加了快慢機;套筒質量較大,槍管稍長,旨在提高彈頭初速;為便于雙手握持射擊,并控制射擊時槍口的跳動,增加了可折疊的前握把,不用時可折疊在扳機護圈前方。彈匣容彈量10發。
主要諸元
口徑9mm(9×19mm手槍彈)
自動方式槍管短后坐式
閉鎖方式卡鐵擺動式
發射方式單/連發
供彈具10發彈匣
全槍質量1.35kg(含空彈匣)
全槍長170mm
槍管長125mm
膛線6條、右旋、導程250mm
瞄準裝置刀形準星、缺口照門
初速390m/s
伯萊塔M93R9mm沖鋒手槍
伯萊塔M93R9mm沖鋒手槍是意大利伯萊塔公司為意大利特種部隊研制的一種全自動手槍,現已生產。該槍既可單發射擊,又可3發點射;設置了可折疊的前握把和折疊槍托,既可單手射擊,也可迅速打開前握把,采用雙手握持射擊;連發(3發點射)時除可兩手握持射擊外,還可將折疊槍托打開,實施抵肩或腰際夾持射擊,兩種射擊姿勢都能有效地控制槍口跳動;槍管口部有3個向上開口的槽,可利用火藥燃氣的反作用抑制槍口上跳,提高了射擊精度。
該槍的結構與M92F手槍基本相同,自動方式為槍管短后坐式,閉鎖方式為卡鐵擺動式,在其握把的右側有一個點射控制機構;快慢機在握把左側、扳機護圈前方,用右手拇指即可扳動快慢機柄,以便選擇單發(1個白點)或3發點射(3個白點);保險也可采用同樣的方式使用或解除;套筒座前端下方加工有容納前握把鉸鏈的空間;金屬折疊槍托可迅速折疊并卡到握把底部而不影響彈匣。
(上)帶20發彈匣,準備單手射擊
(下)槍托打開,且前握把下伸
主要諸元
口徑9mm(9×19mm手槍彈)
自動方式槍管短后坐式
閉鎖方式卡鐵擺動式
發射方式單發、3發點射
供彈具15或20發彈匣
全槍質量1.12kg(含15發彈匣)
17kg(含20發彈匣)
全槍長240mm
槍管長156mm(含槍口裝置)
膛線6條、右旋、導程250mm
瞄準裝置刀形準星,缺口照門(方向可調)
瞄準基線長160mm
初速375m/s
◆黎光編譯(編輯/魏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