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芳
如今不少父母正忙著教孩子這種知識、那種技能,卻很少想到如何培養孩子的經濟頭腦。孩子的經濟頭腦不會與生俱來,例如,兒子看到商場中一件籃球衣的標價從300元降到270元,就對父親說:“如果我們現在買一件籃球衣就可以節省30元。”父母告訴他:“如果我們不買籃球衣就會節省270元。”這時,兒子的眼中會充滿了疑問和不解。
現在的孩子從外界媒體和朋友那里獲取大量的信息,無處不在的廣告把大量的而孩子并不需要的東西推給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需要的是:理解錢的價值,培養良好的經濟頭腦。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經濟頭腦呢?一般的學校并不教孩子這方面的知識,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技巧的賺錢者、存錢者和花錢者。
該給孩子多少零花錢?
為了讓孩子學會正確地對待錢,孩子首先要有一點錢。傳統的習慣是:家長在孩子需要用錢時給孩子錢。專家認為,定期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是培養孩子正確理解錢的意義的最好方法。它能教會孩子如何去存錢、用錢。因此,有些專家把給孩子定期定量的零花錢稱為“財務學習基金”。
孩子5~6歲時,已能區分錢幣,能加減運算,有時需要買一些小物品,懂得錢與購物之間的關系了。這時,就是孩子應該有零花錢的時候了。那么給孩子多少零花錢才合適呢?有的專家認為:以一歲一元錢為宜,即每周給5歲的孩子5元錢。也有的專家認為,對于一個5歲的孩子每周5元錢太多了,而對于一個15歲的孩子每周15元錢可能不夠。當然,你給孩子多少零花錢,應該取決于下列三點:一、孩子的成長狀況。二、你的負擔能力。三、零花錢的用途。
無論你給孩子多少零花錢,他們很快就會覺得錢太少了。那么是否應該給孩子增加零花錢,什么時候增加?以什么理由增加?這又是家長應該考慮的問題。有的專家認為:不應當按年齡的增長給孩子增加零花錢,年齡與零花錢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如果僅僅因為年齡的增加就給孩子增加零花錢,孩子從中學不到任何東西。給孩子增加零花錢,應該能使孩子從中學到如何平衡收支,即學會解決收入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應該告訴希望增加零花錢的孩子們,要他們列出零花錢的用途。
●零花錢:是懲罰還是獎勵?
許多家長自然而然地把孩子的零花錢與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聯系起來。把零化錢當成懲罰的武器或者獎勵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并不總是有效,有時孩子寧可不要零花錢也不愿做作業。至于把零花錢作為獎勵,有的專家認為以其他方法作為獎勵,有時會更有效。韋蒂是3個孩子的單親母親,她一般都給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一點獎金,但韋蒂發現其他的非直接性的獎勵會產生更好的效果。有兩次她的孩子放棄了獎金,選擇度假作為獎勵的方式,出人意料的是,這兩次孩子取得的分數最高。
●教孩子學會存錢
管理錢的第一步是存錢,但存錢的目的是正確地使用錢。因此,存錢絕不僅僅是把錢塞入儲蓄罐中,或者存入銀行中就完事,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明確存錢的目的。家長首先應鼓勵孩子建立一個短期目標,例如一個玩具、一個氣球、不干膠畫片或者是其他小東西,這些東西孩子在一周內就可以存夠錢買下來;然后,再建立稍大一點的目標,孩子需要存2周才能有足夠的錢;再然后,就是需要一個月才能買得起的更大的目標。
在孩子存錢的過程中,應該使孩子明確自己的目標,并能看得見自己存錢的進展。例如,孩子選擇了存錢買一件價值6元錢的布娃娃的外衣,你可以把布娃娃外衣的廣告剪下來 ,貼在錢罐上。存錢罐應該選擇透明的玻璃罐,讓孩子能看到里面已經存了多少錢。孩子經常會忍不住想打破存錢罐,用錢去買其他的東西,家長要對孩子明確,必須學會對自己的承諾負責,要有責任心。
●讓孩子自己作決定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家長應該采用“加倍儲存”的方法來鼓勵孩子存錢。辛迪在她的孩子滿10歲的生日那天,給孩子開了一個500元的銀行存款戶頭,孩子在10~16歲之間,每向這個帳戶存入一元錢,辛迪也存入同等數量的錢。辛迪告訴孩子,如果他堅持存錢,到他16歲時,他的存款就可以達到3000元。隨著孩子的成長并開始管理更多的零花錢,家長應給孩子介紹一些財政預算的概念。
家長還必須有所準備,并允許你的孩子在用錢方面干傻事。如果你的女兒把她全部存款都用于買一個難看的項鏈,你明明知道她以后會后悔,但你仍應該讓她去買。當然,她買了以后肯定不會戴它,但你應該自始至終地讓她自己作決定。她會從后悔與失望中學到用錢的經驗。家長真正要做的不是教孩子應該用自己的錢去干什么,也不是教孩子一生中該干些什么,不該干些什么,而是應該教會孩子該怎樣自己作決定。(譯自美國《讀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