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林 曹維 圖/曹維
世人眼中,丹麥是一個童話王國,而在丹麥人看來,芭蕾者是他們真正的童話。5月,我們將有幸目睹“真正用足尖跳的芭蕾”。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眼中,丹麥是一個遙遠、富饒而美麗的國家,有著奇異的風光和許多令人向往的神秘。
這并不只是因為安徒生是舉世聞名的作家。其實,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中所描述的靜謐的城鎮、村莊中美麗的房屋、曲折蜿蜒的街道、自然的風光、優雅的人文風情及宏偉的建筑奇觀,全都源于丹麥自然環境的優美景致。
安徒生的故鄉奧登塞坐落在美麗的富南海島上,被安徒生形容為“像花一樣”,這里的自然環境,都對安徒生的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成為了他許多故事的靈感源泉。像美麗的富南島一樣,除了日德蘭半島以外,丹麥是由大小406座島嶼組成的。有人測量過,在丹麥的國土上,任何一個人距離大海的最遠距離都不會超過52公里。也許就是因為美麗的島嶼被蔚藍的大海包圍的緣故,在安徒生的童話中才有了美人魚的傳說,才有了那為愛情而被撞得粉碎的潔白的泡沫。
布儂維爾的芭蕾大都是根據童話創作的,他也因此用芭蕾重新創作了丹麥的童話,《巨人錯婚記》是其中最好的一部。貴族出身的希爾達同女巨人穆麗和她的兩個兒子維德利克和迪德利克一起生活在神山中。一天晚上,青年貴族奧菲被女精靈們糾纏,他不停地舞蹈、不停地旋轉直到失去了知覺,是希爾達用愛和圣井中的泉水讓奧菲重新恢復了知覺,于是兩個人深深地相戀,最后歷盡千辛萬苦,希爾達和奧菲終于團聚在一起。
布儂維爾不僅僅用芭蕾創造著丹麥的童話,他對丹麥芭蕾最大貢獻就是他創立了芭蕾的丹麥學派,由他創立的“布儂維爾學派”一直到今天都還影響著丹麥芭蕾事業的發展方向,并使丹麥芭蕾成為了世界三大芭蕾體系之一。丹麥芭蕾學派的風格典雅、精致,高難度的技巧中融合了大量啞劇的成分,丹麥的芭蕾被譽為“真正用足尖跳的芭蕾”。
芭蕾金字塔尖上的皇冠

追溯古典芭蕾發展的漫長歷史,在驀然回首間,會發現這座古老而輝煌的金字塔的塔尖上,一頂鐫刻著“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的金色皇冠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原來在“鼎鼎大名”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和若干俄羅斯的芭蕾舞團(如基洛夫芭團,莫斯科大劇院芭團等)的背后,竟還有一位鮮于露面的“古典芭蕾的嫡親傳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從1748年承繼自法國而來的古典芭蕾的衣缽后,一直孜孜于保持和發揚一種純正的古典風范的歷史征程,并且一走就是252年。
古典芭蕾,在意大利汲取了亞平寧半島民間的溫暖陽光后,來到法國宮廷,在皇室的精心關愛下,獲得了貴族的身份,古典芭蕾就此開始了自己一生的世界之旅。法國人讓·蘭德將純正的古典芭蕾帶到了北歐大陸的丹麥,在這之后才開始傳往俄羅斯,才有后來的彼季帕和《天鵝湖》等。在丹麥這塊美麗而浪漫的土地上,古典芭蕾的原汁原味被盡可能地保存下來。1830年,丹麥芭蕾和世界芭蕾史上的最重要的人物——奧古斯都·布儂維爾成為皇家芭蕾舞團的芭蕾大師,開始用足尖創造著丹麥的芭蕾童話。
在古典芭蕾的訓練體系中,布儂維爾創建的同名體系以細膩的腳下訓練而著稱于世,這一訓練體系使得丹麥的芭蕾舞演員不僅能跳布儂維爾的作品,而且也能跳不同編導和不同風格的作品,這是其他芭團無法做到的,因為它們的訓練體系更注重上肢的外在表現,從而忽略了扎實的腳下功夫,無法跳布儂維爾的作品。以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為例,它的訓練體系是以另一大古典芭蕾訓練體系——齊凱蒂體系為基礎的,雖然齊凱蒂體系本身與布儂維爾體系很相似,比較豐富,但是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強調,突出對上肢的訓練,使得演員腳下的根基不扎實,難以演繹他的作品,也就很容易被淘汰了。而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始終貫徹布儂維爾的訓練體系,演員在獲得純正的古典芭蕾技術技巧訓練的同時,也獲得了很強的適應力,對于一個芭蕾舞演員也好,一個芭蕾舞團也罷,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也正是這一點使得丹麥皇家芭蕾舞團歷久彌盛。
這些年來中國觀眾從英國皇家芭團,看到澳大利亞芭團,看到俄羅斯的基洛夫,莫斯科大劇院等等,眼界大開。所欣賞到的芭蕾基本是同一體系基礎之上的不同風格的展示,并且是不斷被改變味道的古典芭蕾,那么純正的古典芭蕾到底是什么樣的?答案只有一個:丹麥皇家芭蕾舞團!
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不僅在古典芭蕾技術技巧方面無可挑剔,更重要的是,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支能夠展示古典芭蕾數百年之精華的芭團,也是唯一一支能夠展示布儂維爾學派風格的芭團,該團《巨人錯婚記》,《仙女》、《拿波里》這些帶有濃郁的童話色彩的經典劇目,是世界古典芭蕾不可多得的劇目。獨樹一幟的布儂維爾浪漫芭蕾用輕松的,啞劇式的敘述手法給現代人講述著古老的丹麥童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巨人錯婚記》。
它是一部由布儂維爾,安徒生和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聯袂編織的童話。這部戲到底有多好看,用中國芭蕾泰斗戴愛蓮女士的話來說是“誰都可以看得懂,誰都可以欣賞,劇情能夠吸引觀眾入戲”,在新版中,舞蹈部分被加強了,也更好看了,戴女士表示:“《巨人錯婚記》會很受歡迎,我也還想再看一遍。”
丹麥是一個童話的國度,它不僅孕育著一個芭蕾的童話:鑄造了一頂芭蕾金字塔尖的皇冠——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于是,我們期待那個講述在五月融融暖意里的芭蕾童話,我們期待一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芭蕾之旅。
女王與芭蕾的童話
在2000年的5月,來自“童話王國”的丹麥皇家芭蕾舞團,將以其悠久獨特的丹麥風格的芭蕾足尖叩醒我們心中沉睡已久的“童話情結”,帶給我們一份久違了的純凈與輕松。
新版本的《巨人錯婚記》將帶我們京城的觀眾走進童話王國丹麥,聆聽一位女王與芭蕾的童話故事。
所有的丹麥人都很為他們自己國家的藝術傳統而自豪,哥本哈根人更為與他們同樣生活在哥本哈根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而自豪,她是丹麥第一位執政女王,也是第一位真正坐在丹麥皇室寶座上的藝術家。在丹麥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氣息的感染下,女王瑪格麗特二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領導者,她更是一位非凡的藝術家。女王本人特別熱愛芭蕾和舞臺設計,加之極深的藝術修養和真正屬于皇家的、高貴的藝術品位,女王瑪格麗特二世以一個藝術愛好者和藝術家的身份,為新版的《巨人錯婚記》設計了全部的服裝和布景,并參與了全部的排練過程,由此不同凡響的演出效果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女王她是根據安徒生童話中的描述,為這部“現代童話”設計服裝和布景的。
每天在處理完國事之后就去皇家劇院工作。女王在談到這件事的時候這樣說道:“我首先是個女王國家的首腦,其次我還是一個敏感而又叛逆的女性,一個活躍的藝術家。事情就是這樣,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看上去就好像我的女王地位同我生命中熱愛藝術的那一部分開始融合在一起。”這支世界上唯一的由皇家直接贊助的芭蕾舞團,在丹麥皇室大力支持下,一直保持了純正的古典芭蕾風格,并由此在世界芭蕾舞臺上屹立不朽。這本身就好像是一個童話,一個“芭蕾的童話”。
走進丹麥,就像是走進童話;走進皇家芭團,就像是走進丹麥的童話。我們童年心目中的童話,有一些已經變成了現實,而那些沒有實現的部分,深深地植入了記憶中并升華為永遠不會注銷的美好向往。正如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評價布儂維爾的作品《巨人錯婚記》時說的:提醒你,這是真實的故事,如果你相信那些巨人的存在,那他們就真的存在在那里。童話,是孩童和成人共同的財富,于是與你相約在五月的北京,“聽一聽”丹麥舞蹈家們用足尖“講述”的美麗童話,還有那個童話所講述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