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果孫
第二屆春蘭杯第二輪
黑方:馬曉春九段出2又3/4子白方:李昌鎬九段
馬曉春終于戰勝了李昌鎬,這是眾多棋迷所盼望的。這是兩人在本世紀的最后一次交手,希望能成為一個辭舊迎新的良好的開端。本來,這只是“春蘭杯”的第二輪,其重要性是不能和番棋決勝相提并論的,只是馬曉春遇李昌鎬輸得太多了,這就使這局贏棋變得很重要。時常有棋迷這樣問我:“馬曉春為什么老輸給李昌鎬,兩人的棋力到底如何?”我只有照直說:“兩人旗鼓相當,各有所長!論功夫,李昌鎬深些,論藝術性,還是馬曉春高些?!逼迕詡儠芍弁?,似乎將信將疑。不錯,普天下以成敗論英雄者,還是占多數。我只得說:“你打李昌鎬的譜,常能發現很平常的一手棋卻恰到好處,但很少有出人意料之外的好手;你打馬曉春的譜,卻常有令人拍案叫絕之著??上У闹皇牵R曉春的這些高著,遇到李昌鎬時突然不見了。”
言歸正傳,我們來欣賞一下馬曉春這局贏棋吧。

第一譜1——46
至7止,是常見布局,今年極流行。左上角白4也可在星位。
白8該怎樣下,大家在探索。1999年2月份馬曉春贏了李昌鎬的一局,也是用這一布局,右邊的著法見圖一。

圖一:白1在正中分割是最常見的,黑2在上方大飛,白3拆二,黑4飛正好。白5飛時,黑6突出奇兵,以下至11止,白落后手,馬曉春比較順當地贏了這盤棋。
現在,白8先掛。黑9這手棋,酷愛小飛的馬曉春居然也下了個單關。說句笑話,也許是下了單關,才使馬曉春贏了這盤棋。白10分割,至12是順理成章的下法。
黑13仍小尖,棋形雖不甚佳,但實用。至17告一段落,大體是兩不吃虧。細微的得失如何?要等待更多的實踐方可斷言。黑右下的結構,其子效高于單關守角,但也有弱點,那就是白棋有在A位靠的手段。
現在,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白方在右邊作戰成功之例,見圖二。

圖二:這是1999年11月29日劉昌赫執白對曹薰鉉下的棋。白8偏上方分割,是好構思,黑9若A逼,則白B拆,離黑3遠了一路,黑棋就不便連攻帶圍了。于是黑9在下方逼,雙方行進至13時,白得到了14的絕好點。說14絕好,是因為先有了黑9,這個子與黑3近了點,黑不宜在C位飛了。以下至34進入中盤戰,白方打開了局面,很快確立了優勢。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黑方子力集中在下邊,大局就容易落后,這大概是“迷你中國流”的弱點吧?
白18點角后,22脫先,是一個趣向。至23的結果與被黑在20關補相比,上方的官子是白方便宜,但就由上方向黑角侵分而言,白方卻虧損了。總之是利弊參半。
黑25從這里著手,是好構思。
白26在三路擋,是李昌鎬的風格,至31止,黑順利進入寬曠的左上方,無疑是黑好。這一棋形,白在四路擋為好,見圖三。

圖三:白1在這里擋,黑2若跳,白3可壓出,以下7至11忍耐,黑邊上總得補一手,白再經營左上,成為長遠的一局棋。黑2若馬上在8托,見圖四。

圖四:黑2馬上托,4斷,是有名的騰挪手段。但請注意,通常這一手段是在下邊一個或兩個子受威脅時宜用,即如圖中所示情況,如黑白子位置互換,則更好。現在,棋局重點在左上,白5長即可,局部黑雖稍便宜,但白大局不壞。
白32至36是李昌鎬的特殊感覺,倘若業余棋手下出來是要挨罵的。李的用意是滅去黑眼,以便大圍上邊。
白38是令人吃驚之著,被讓四子的小孩愛下這手棋。
黑43補,護住了A位弱點,至此局勢黑優。
白44、46勝負手。無異在說:“我要通通圍住,你敢進來就吃你。”
接下來馬曉春該怎樣下呢?

第二譜47——100
黑47說:“對不起,我要連鍋端,你給不給活?!?/p>
白50不給黑借用,是吃棋下法。如果逼近一路,黑反而容易活了。
黑55“投石問訊”,猶如夜行人向莊院中投進石子,探明是平地還是水塘,有人還是有狗,以便決定行止。
白56若于61位立,則黑角上有一后手眼,黑將在60位跳,有活路。
黑57、59常用手筋,所謂“棋逢斷處生”。
白64提,是正著,若粘接則馬上不行。
至70告一段落,黑上方被吃了,但先手得到了左邊的便宜,同時,被吃黑子若一旦動出,便驚天動地。不過馬上動出還不行,見圖五。

圖五:角上直接收氣,是白快一氣的“有眼殺瞎”,黑外圍若長出一氣,即可殺白。黑1長,現在白2可頂緊,黑3斷是好手,白4只有打吃,黑5打,7提,白8可盤渡,至白10止,黑未能長出氣來,而白外圍又勉強未潰。
黑71打入,一箭雙雕,既要吃角上兩子,又瞄著動出左方死子。至此局勢不明,黑好下。
回顧左上作戰過程,黑61若先在63長,則白65位打,黑再61打,可苦活,馬曉春當然知道。看來,馬曉春的判斷是死了比活了好。
白74敗著。至此成騎虎之勢。此手只宜在77位托,以求減輕右上損失,且護住左上。變化見圖六。

圖六:白1托,對雙方都是考驗,首先考驗黑敢不敢在A長,因為白若B應,黑子逃不出去,黑官子就虧了。如果黑正在A長,反過來考驗敢不敢在B補,白若不敢走B而C頂,則黑有D點手段。官子出入很大。黑若直接2扳,進展至黑8,白中腹厚了,就不怕黑A了,如果這樣,白尚可周旋。
譜著至80,白雖可吃住上邊三子,但黑81動出,白已不能按圖五下了,82必須自補,黑83尖出,白84還得在上邊補棋,等于被左上死子連走三手,還不逃之夭夭嗎?
黑85碰,要斷白三子,白86只得虎,黑87就出頭了。
至97止,黑大塊已脫離險境,勝負已定。97是先手,白若不應,黑在一路扳,白不行。
第三譜1——71(即101—171)
黑1、3均是先手,黑5擋,不僅大,而且大塊成活,再無后顧之憂。
白6已不屬于“勝負手”,俗稱“掏毛坑”,有越掏越臭,越臭越掏之意。我想,大竹英雄先生一定會大皺眉頭。
黑7、白8均是先手,黑11對白6不予理睬,是“氣合”。馬曉春是另一個極端,在早年,他輸半目或一目半的棋經常認輸,不收完小官子,表示自己能數清目,也相信對方不會出錯。記得有一次我和他在比賽中,在一個局部,再走幾手,我將有一個“一子解雙征”的妙手出現,他一看之下,馬上把棋盤上子推了,笑道:“豈能讓你的妙手出現。”
見到白6這手棋,馬曉春一定在想:“我得讓你知道知道,該不該下出這樣的棋來?!?/p>
從11到25,乃是“一刀連一刀,刀刀不離后腦勺”之著,白根本無暇活動白6這個子。
白26壓,黑27扳出,是照顧17旁邊的斷點,以下至39連回,在右上,黑雖蒙受損失,但白6這個子是無疾而終了。
白40尖,是希望將戰火引向下邊,活動白6這個子。白50頂是好手,至64白大塊先手活了。
白66又在黑空中下了一子。這手棋是有官子便宜的,黑若A擋,白可B尖。
黑67是先手,白該補活,黑先手得利。
白68求投場,黑69尖,白大塊死了,白70分斷黑棋,黑71正著,至此殺氣黑勝。白認輸。
共171手黑中盤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