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王為農等
李斌王為農姜如蓉張臻
(1.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眼科西安710038,2.武警山東省總隊醫院)
李斌男,1964年生,武警山東省總隊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現就讀于第四軍醫大學基金班,導師王為農副教授。[摘要]目的:探討中青年眼瞼松弛癥的手術方法和療效。方法:對16例患者量出須切除的上瞼皮膚量。根據不同患者局部解剖結構特點,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整復。結果:16例術后既恢復了視野和視力,也獲得了滿意的美容效果。隨訪1年~3年療效穩定。結論:所用方法治療眼瞼松弛癥效果確切可靠,合乎美容要求。
[關鍵詞]眼瞼松弛癥整復術
[中圖分類號]R77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00)06-0449-02
PLASTIC TREATMENT FOR BLEPHAROCHALASIS
LI BinWANG Wei-nongJIANG Ru-rong et al.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angdu Hospital,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8)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method and clinical result to treat the blepharochalasis. Method:Surgeon clipped redundant skin of upper eyelid with forceps,so that the skin that would be excised was marked out.We choose different methods to perform plastic operation on 16 cases of blepharochalasi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opographic anatom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s:Postoperatively,not only the patients recovered visual acuity and visual field recovered,but also got satisfactory aesthetic effect.No recur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followed-up period of 1years~3years. Conclusion:These methods are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blepharochalasis and meet the cosmetic demands.
[key words]BlepharochalasisPlastic operation
中青年眼瞼松弛癥是指發生于中、青年的一類特殊的眼瞼疾病,其原因不同但表現類似,俗稱"腫眼泡",此類患者亞洲人中尤多。由于情況特殊,常被列為美容重瞼成形術非適應證行列。1993年~1999年,我們共為16例患者施行了手術整復,取得了滿意效果。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16例,25眼,其中男5例,女11例。雙眼9例,單眼7例,年齡17歲~32歲。發病時間6個月~5年,手術證實,16例均有眶脂肪疝出或脫垂,伴淚腺脫垂者8例11眼。所有病例均不伴有眉下垂及上瞼下垂。
2手術方法
2.1切口設計根據面型及五官的和諧設計理想的重瞼切口線。囑患者自然輕閉雙眼,用無齒小鑷將上瞼皮膚輕輕提拉至牽動睫毛翹動的情況并用龍膽紫畫出第一條標記線的重瞼高度,單側患者如對側眼是重瞼者,根據對側重瞼線,設計第一條標記線形態。再用皮膚夾持法以不出現瞼閉合不全為度確定第二條標記線,兩線間即為需切除的皮膚量。
2.2麻醉0.3%的卡因結膜囊內每次1滴共2次作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1ml~1.5ml加1∶1000腎上腺素1滴(6號注射針頭)作翻轉上眼瞼于穹窿部結膜下及眼瞼皮下浸潤麻醉。
2.3切開分離按第一條和第二條標記線切開皮膚及眼輪匝肌,用眼科小剪剪除其間皮膚及其下眼輪匝肌。于切口肌層下向上分離至Whitnall韌帶,眼瞼拉鉤拉開上唇,充分暴露有一定彈性的眶隔組織〔1〕。
2.4切除疝出的眶脂肪打開眶隔,讓患者閉眼,以手指壓迫眼球而疝出眶脂為度,在疝出眶脂的基部夾一彎止血鉗,剪去眶脂后,斷面燒灼止血,將基底部回納。
2.5脫垂淚腺的整復對伴有淚腺脫垂者,可將眶隔切口擴大至顳側1/3,暴露淚腺。然后將淚腺用剝離子或刀柄復位。用3-0絲線褥式穿過淚腺前緣及結締組織縫合固定在眶骨膜上,使淚腺復位于淚腺窩中。
2.6加固縫合眶隔用3-0縫線將遠離眶緣端的眶隔前后切口緣互相重疊加2~3針褥式縫線拉緊固定于眶外緣之骨膜上,
2.7重瞼切口縫合5-0尼龍美容線做皮膚-提上瞼肌腱膜-皮膚縫合5針,間斷對皮縫合。
2.8口服廣譜抗生素3天,術區敷料包扎一天,以后每日清潔換藥,1周拆線。
3結果
本組16例手術后1例1眼因皮膚切口處理不當出現輕度"三眼皮",患者自我感覺滿意,拒絕再手術修復,其余均取得了滿意效果。術后隨訪1~3年,效果穩定,未見到復發再診者。
4討論
4.1發病機理的探討此病與發生在中、老年人的眼瞼皮膚松垂癥有本質的不同,眼瞼松弛癥的情況比較復雜。目前認為本病主要為先天性遺傳因素〔1,2,3〕,共同發病的遺傳家系多有報道〔2,3〕。由于先天性解剖結構的差異眶隔、筋膜及懸韌帶發育欠佳。有的患者眶脂肪從發育不良的眶隔薄弱處疝出,分布于瞼板之上或眶隔松弛低垂于瞼板之前形成腫泡眼,這在國人比較常見;有的患者加之后天炎癥引起淚腺腫脹隆起,導致循環障礙,眶隔進一步松弛,淚腺脫垂的病情也逐漸加劇,皮膚同時出現松弛退變,對于本病,尤其是伴有淚腺腫大脫垂者,應與慢性淚腺炎相鑒別。后者常使上瞼腫脹愈加明顯。表現為雙側上瞼外側腫脹,有時眶上緣呈"S"形,瞼下垂,上瞼皮膚可見潮紅脫屑。外上眶緣下方可捫及硬質包塊,不痛,但可能有壓痛腫脹感,復視,眼球向內下方移位,外上轉困難,但突眼罕見〔4〕。ド儼糠植∪艘蛉身情況或局部皮膚過敏,似血管神經性水腫,日曬后加重,瞼皮潮紅粗糙脫屑,瞼皮萎縮皮下組織松垂,呈腫眼泡外觀〔3〕。
4.2皮膚切口的處理設計切口線要流暢。夾持松弛皮膚時,用力須適中,確保睫毛、眉毛不移位。重瞼線的高低長短和形態應根據面型五官確定,不可拘于黃金分割一成不變。去除松弛的皮膚時,內側不宜過多,以免術后形成"三角眼"。若內側不需去除皮膚,可于距內眥5mm~8mm處皮膚不切開,采用"掏剪式"去除其下的眼輪匝肌,以防內眥術后形成條狀瘢痕皺襞,影響美容效果〔7〕。由于去除組織層次不同,在縫合切口前,自然閉目情況下,上瞼作輕度按摩,避免組織的異位粘連。切口上緣皮下組織去除過多,造成粘連,易形成多重瞼,本組病例有1眼術后形成"三眼皮"就是這一原因。若見切口內眥部上下唇基本吻合,向外眥部漸分離,外眥部上下唇間距1.0mm~1.5mm,縫合后效果好,以此為標準進一步調整須切除多余皮膚量。
4.3眶脂肪的處理如果眶脂肪疝出或脫垂是造成腫泡眼的主要原因,可以作適當的切除。切除的量除根據上瞼腫脹程度外,還要考慮面型與五官的和諧美以及眼球突出于眼眶的程度。過多的眶脂切除形成所謂歐式眼其實并不符合國人的審美標準。
4.4淚腺脫垂的處理淚腺位于眶外上緣的淚腺窩內,大小如杏核,被提上瞼肌腱膜分為上下兩葉,上葉大、下葉小,共有10~20個排泄管,上葉的排泄管通過下葉開口于上穹窿結膜之顳側。所以臨床上如果切除了淚腺下葉,實際后果與整個淚腺切除術一樣。若是結膜健康,其上的副淚腺分泌液尚可勉強潤澤眼球不致引起干眼癥,但欲哭無淚癥在所難免〔4,5〕。因此,術中識別淚腺組織勿使損傷和盡量加固眶隔使淚腺復位至關重要。瞼部淚腺位于上瞼肌腱膜擴展部之上,體積15mm×7mm×3mm~23mm×15mm×7mm可分20多個小葉,眼瞼術中可見呈針頭大小灰白色小葉群狀質較硬,應與眶脂相鑒別〔6〕。如果伴有淚腺腫大難以復位時可考慮作上葉淚腺切除,切除的多少依其脫垂程度而定,一般不應超過其1/2〔5〕??舾舯仨毶咸岵⒗喂炭p合,加強淚腺前的張力,但要避免損傷提上瞼肌,以免術后發生損傷性上瞼下垂。ヒ醞認為〔1,2〕本病應列入重瞼成形術非適應證,即使行美容手術,術后也不能控制復發,而本組病例術后美容效果很好,經1~3年隨訪未見復發者。我們認為只要充分認識其發生原因分別予以處理可行手術治療,而復發的原因可能與脫出的眶脂肪、淚腺及眶隔處理不當有關。
[參考文獻]
1Collin-JR.Blepharochalasis:A review of 30 cases.[J]Ophthal Plast Surg.1991;7(3):153
2郭秉寬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眼科學[M].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8:39
3Duke-Elder S.System of ophthalmology Vol XⅢ[M].London:Kinpton,1974:350~355
4李鳳鳴主編.眼科全書(上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210~216;1012~1070
5宋琛.手術學全集.眼科卷[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4:240~262
6扈惠芝,穆生海,姜如蓉等.上瞼手術中的淚腺脫出與處理.中國美容醫學雜志,1996;5(2):80
7林茂昌主編.現代眼部整形美容學[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196~198
收稿日期2000-06-06
編輯/姜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