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江 王 標等
李江王標陳明福賀忠文劉本立
李江,1984年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醫療系,1998年獲第四軍醫大學整形美容外科專業醫學博 士學位,導師魯開化教授。現為濟南軍區總醫院整形美容外科副主任醫師,副主任。已發表 研究論文38篇,編寫專著4部。
摘要目的:研究更簡便的持續組織擴張方法。
方法:制作氣囊 緩沖定壓注氣系統,選擇15例皮膚瘢痕患者作皮膚氣體擴張觀察。
結果:自制的氣囊定壓 注氣系統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和便于攜帶的特點。15個患者27個擴張部位在40~80mmHg的灌 注壓下8天~12天完成擴張,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29.7±5.8天。患者對擴張的反應與常規 注水擴張法相同。擴張過程中有氣體外透現象,未發現有害表現。結論:定壓氣體組織擴張 是一種更簡便的持續快速擴張法,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組織擴張術氣體皮膚瘢痕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A CONTINUOUS PRESSURE-CONTROLLED
AIR INFLATION EXPANSION
Li JiangWang BiaoChen Mingfu,et al
Depart. Plastic Aesthetic Surgery General Hospital of Jinan Army (Jinan 250031)
AbstractObiective:To study a much easier continuous tiss ue expansion technique.Method:An air inflation system with a rubber buffer bagand a hand-pump was made for continuous expansion, and fifteen patients with s kin cicatrix were collected for air expansion evaluation.Results:The air infla tion system was small and easy to be carried.Under inflation pressure of 40~80m mHg,air inflation of all expanders were completed in the duration of 8~12days.T he average hospitalized time of fifteen patients was 29.7±5.8days.Air outer-pen etration phenomenon of expanders was found,but without harmful appearance.Conc lusion:Continuous pressure-controlled air inflation could achieve fast and simpl e expansion,which is worth investigating further.
Key wordsTissue expansionAirSkin cicatrix
快速組織擴張術在皮膚擴張應用方面的可行性在動物實驗以及臨 床應用中均已得到驗證。在多種快速擴張方法中,持續恒壓擴張術被認為是快速安全簡便的 擴張方法并廣受關注,目前的文獻中已有近70例臨床應用報道。為了進一步簡化操作過程, 更好地發揮持續快速組織擴張的優勢,我們用持續恒壓氣體灌注系統進行皮膚軟組織擴張獲 得了成功經驗。
1臨床資料
皮膚疤?;颊?5例,年齡3歲~42歲,男性6例,女性9例。病變分布于頭面、軀干 及四肢,面積最大20cm×25cm,最小4cm×8cm。埋置擴張器1~4個,容量80ml~500ml,共2 7個擴張部位。
2方法
2.1氣體定壓灌注系統
緩沖加壓灌注系統:由加壓手泵、壓力表、三通管、抗折導管和橡膠緩沖囊構成,該裝置與 擴張器對接后形成一個恒壓系統。使用中如系統內壓下降,則用手泵注氣加壓。因空氣比重 很小,由多個擴張器間的高度差產生的壓力差可忽略不計,故系統內各點壓力相等。
由于該系統結構簡單,灌注物為空氣,故有操縱方便的特點。系統中的橡膠氣囊是為了增加 系統內部的總容積,起壓力緩沖作用,以減少注氣加壓次數。使用中如采用多個擴張器(總 容量大于500ml)治療皮膚病變,可以將橡膠氣囊摘除,則緩沖加壓系統更為簡單。(見圖1) 。
2.2擴張器
實驗選用新型薄壁細導管擴張器。該型擴張器質軟,壁厚0.13mm。導管外徑2mm,長150mm ,方向與擴張器長軸方向垂直。術前做充氣浸水試驗,查有無破損,常規高血壓蒸汽消毒備 用。另備連接栓和肝素帽作體外注射壺(見圖2)。
2.3擴張器植入方法
術區作局部腫脹麻醉,兒童加用氯胺酮復合麻醉。在病變內作垂直于擴張器邊界的小切口, 長約2cm~3cm,皮下間隙形成后植入擴張器。導管從切口旁另一微型孔引出,接封口帽。切 口縫合后即向擴張器內注入空氣使擴張器充分展開,至局部皮膚出現輕度蒼白反應為止。術 后應避免擴張器受壓。
2.4擴張方法
擴張器埋置術后48小時~72小時安裝定壓氣體灌注系統,有多個擴張器時用中間導管串聯。 首次充氣至囊內壓達 40~50mmHg之間,當壓力表測量值下降5mmHg時,用手泵打氣加壓,每 天需加壓 4~5次(約每4小時~5小時一次),以補償壓力衰減。此后,每天升高系統內壓約5 mmHg。擴張器完全膨脹后作超容量擴張,可每1~2天升壓1次,每次可升高10mmHg,以克服 擴張器的彈性阻力。灌注壓設定以患者有輕微脹感但無痛為標準。注氣擴張完成后按常規方 法作擴張皮瓣轉移術。
3結果
擴張過程中患者一般感受良好。一個擴張器在埋置術中破損漏氣被及時更換。擴 張后期和超量擴張期間,有5例患者出現擴張器周圍局限性皮下氣腫,氣體量不大,主要存 在于擴張器外間隙,另有少量氣體進入周圍皮下組織中,距擴張器邊緣3cm~5cm,可觸及局 部握雪感。術中取出擴張器時發現內部有1ml~3ml的透明液體。
擴張皮瓣修復術后無組織壞死并發癥,治療結果優良?;颊咦≡簳r間21天~37天,平均29. 7天,達到快速而理想的效果。見圖3,4,5。4討論
1957年,Neumann〔1〕所作的第一例皮膚擴張術就是氣體注射擴張法。他 通過一條外置的導管向器擴張內間斷注氣,花費兩個月時間完成了一例耳再造術。1976年, Radovan〔2〕設計制造了定式擴張器,將注射壺埋于皮下并通過注水方式作皮膚擴張 ,形成了當今通用的皮膚擴張法。1989年,Daneil Man〔3〕在全顏面除皺術中作氣 體即時擴張,明顯提高了除皺效果。1993年,Anger〔4〕將內窺鏡用于擴張器植入術 ,用CO2氣體作皮膚擴張也獲得了成功經驗。
近10年來,快速擴張法的研究和應用愈來愈普遍。但我們在動物實驗和臨床應用研究中發現 ,文獻報道的快速擴張方法并沒有達到簡單快速的要求。持續恒壓液體灌注擴張術雖然比常 規間斷擴張術快速方便,但仍有一些缺點:①持續擴張中儲液袋需要中途加水;②恒壓灌注 儀和儲液袋較重(0.5kg~1.0kg),攜帶不便;③多個擴張器同時擴張,擴張器間有較大的 壓力差,傳感器的測壓值近似平均壓,不能反映每個擴張器的實際內壓;④與常規擴張術一 樣,松軟部位的大容量擴張器可發生移位現象。為此,我們通過改進擴張器結構、擴張器植 入方法扣擴張方式等措施,設計了具的最短療程的氣體定壓皮膚擴張法。
與持續恒壓液體灌注擴張比較,持續定壓氣體灌注擴張有其獨特的優點:①擴張過程可靠, 能達到理想快速效果;②直接注入空氣,進一步簡化了皮膚擴張方法;③空氣重量輕,患者 無墜脹感,擴張器不移位;④可及時發現擴張器滲漏和破損情況;⑤多個擴張器串聯擴張時 ,擴張器間無壓力差;⑥灌注系統結構簡單,重量輕,易于攜帶。從臨床應用初步結果看, 注氣皮膚擴張的實際治療效果與常規擴張方法并無差別。通過27個部位的擴張觀察,尚未出 現影響治療質量的并發癥。
硅膠擴張器具有透水特性,但它的透氣特性不曾被人們了解。我們在持續定壓氣體擴張研究 中對擴張器的透氣性(氣體外擴散)進行了密切觀察,發現透氣現象是客觀存在的。透氣的發 生時間主要在擴張后期,特別是超容量擴張期。氣體受纖維包膜限制局限于擴張器周圍,只 有少量氣體進入外周皮下組織中形成輕度局部皮下氣腫,從初步觀察結果看,未對患者造成 不良影響。在今后的進一步觀察中,我們將進一步比較擴張器的透水和透氣特性及其可能產 生的危害,同時比較注水和注氣的擴張器中微生物學差別,以進一步論證氣體定壓擴張的安 全性并作相關改進。
參考文獻
1Neumann CA.The expansion of an area of skin by progressive distentio n of subcutaneous balloon.Plast.Reconstr.Surg,1957;19:124
2Radovan C.Adjacent flap flap development using expandable silastic implant.Pr 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lastic and reconstruc tive surgeons,Boston,Mass.,Sept.1976
3Daniel M.Stretching and tissue expansion for rhytidectomy:An improved approac h.Plast Reconstr Surg,1989:84(4):561
4Anger J,Szego T.Use of videoscopy as an aid in the placment of tissue expande rs.Rev Paul Med,1993;111(2):363
收稿日期1999-11-16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