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摘譯 王為農 審校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眼科
Small incilion external levator repair:
technique and early results//Luarelli MJ,Lemke BN//Am J Ophthalmol.1999;127:637
提上瞼肌腱膜斷裂是成年人上瞼下垂發病的常見原因,以往常規用前路和后 路提上瞼肌縮短的方法。本文介紹外路小切口提上瞼肌修復術治療提上瞼肌功能良好的腱膜 性上瞼下垂。
1方法
2%利多卡因0.6ml加1:20萬腎上腺素瞼部浸潤麻醉。用細棉簽輕輕推開上瞼皺褶 ,觀察其眼瞼形態并確定皮膚切開位置。于瞼板上緣眼瞼皺褶處用微型電動切開刀作8mm切 口,助手輕分皮膚切口,術者分開瞼板前輪匝肌,暴露出瞼板上部約10mm(圖1)。助手向前 上方牽拉眶隔附著處提上瞼肌的連接筋膜,術者向前上方牽拉眶隔及前部輪匝肌,切開提上 瞼肌前眶隔,確認腱膜前脂肪墊并向上拉開,沿提上瞼肌前表面向上分離,然后將提上瞼肌 與其下面的Müller氏肌分離達5mm。對雙側病例可用小止血鉗夾住提上瞼肌腱膜,操作與對 側相同。
置縫線前,用有齒鑷抬高瞼板,觀察眼瞼形狀,確認理想縫合位置之后,用 帶5-0尼龍線的縫針,橫向穿過部分瞼板,經提上瞼肌出針。(圖2,3)術者打結時,線環先 不要完全拉緊,以便調整瞼裂高度。在患者的配合下,觀察正前方、向上、向下注視時眼瞼 的位置和形態。必要時可將縫線進行調整,根據所要求的重瞼形狀,可增加縫線。用7-0單 股polyglactin縫線間斷縫合輪匝肌,用6-0可吸收縫線連續縫合皮膚。
2結果
在17例28只眼平均隨訪28.5±5.0周,除兩個眼瞼欠矯1mm±外,無眼瞼過矯,1 眼瞼輕度成角畸形。醫患雙方對眼瞼位置和形狀的滿意率為89%(25/28),無1例須補充手術 。
3討論
外路小切口優點是出血少,組織水腫輕,從而有利于術中準確估計眼瞼位置和功 能。同時,所用麻醉劑也較標準切口少,減輕了術中對提上瞼肌功能的影響,有利于觀察術 畢效果。該法比完全切開的外路提上瞼肌手術損傷小所需時間短,術后反應輕恢復期也短。 如果將來要補充手術,局部瘢痕少也是其優點。但此手術不適應需行皮膚和脂肪成形術的患 者。8mm切口的術野不如完全切開時寬闊,故行此術式術者須有熟悉的眼局部解剖學知識。
收稿日期2000年-03-12
編輯/姜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