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王宗杰
小澤三五郎幼名金太郎,出生于江戶。少時入本因坊秀和門下學棋,好像是成為了村好旨(即后來的本因坊秀甫)的師弟,在年齡上,小澤三五郎似乎要比村好旨小二、三歲,我們現存有許多二人之間的對局譜,棋譜上顯示,雙方的每一次對局都是一場激烈的鏖戰。
有一次,秀和將二人招至面前,對二個弟子說:“在你們兩個人中間,如果誰能水平快速地提高,繼而成為國手,那么就讓他成為我的繼承者。”
這大概是發生在秀策去世前后那一段時間里的事情。秀和作為老師希望自己的兩名弟子能夠互相切磋學習,精琢棋藝共同提高水平。這雖然是一種激勵和鞭策,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又隱藏著另外一種互相殘酷競爭隱憂。水平后進者面臨著被淘汰出局的危險。身為老師的秀和本人,在少年時代也曾經有這樣的親身經歷。秀和與他的老師丈和的兒子梅太郎年齡相同,但后來梅太郎染上眼疾,一下子使秀和成為丈和的繼任者的希望驟增。當時的情況是對手絕不僅來自于家族之外,在家族內部的競爭傾軋同樣激烈。誰愿意接受自己始終處于人下,個人能力難以施展的事實呢?
下面我們要介紹的是小澤三五郎的杰作之一,他以9目戰勝秀策的一盤棋。對局時間是安政5年12月15日。安政年間正是秀策的全盛時期,所以這盤棋可以說是小澤三五郎力勝的一盤棋。我們可以從這盤棋的棋譜中一窺三五郎的棋力。
第1譜黑11、白12皆有中國流下法的意味,兩手棋頗具現代氣息。黑15、黑17等手段皆為現代風格,黑19、21表現出了小澤三五郎強烈的求戰心態,黑29更是力量的體現。黑已掌握了主動權。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白26過于一廂情愿,此時如按圖一行棋比實戰要好很多。黑53忙里偷閑,進至白64,右邊重滯的一團白子仍舊沒有徹底地擺脫險境,隨時有被沖擊的可能。
黑83好手,在這個局部白也可如圖二中1位頑強,但黑可2沖、4斷棄子爭先整形后于18位補,黑優勢。故秀策采取了84忍耐、86活角的手段與黑爭勝,對此小澤三五郎應對無誤,至108的轉換,黑棋無絲毫不滿。白110時,黑也可A擋,讓白B位渡過。
第2譜在本譜中,黑開始利用厚勢向中央的白棋大規模發起攻擊,攻擊中的處處得利最終使小澤三五郎以9目戰勝了秀策。
這局棋沒有介紹對局場所,也沒有對局主持者的姓名紀錄,本來這些都是應該有的記錄。所以我們想這可能是在本因坊宅邸進行的一場練習賽吧。
既然小澤三五郎如此強大,為何是彌吉,即秀甫成為本因坊的接班人呢?我們也可以想象得出秀和和彌吉滿懷興奮地看待這場棋賽,在對局之后又興致勃勃地對著棋譜進行研討的情景。
在極度匱乏的記錄之中,我們發現了三五郎的死因。“在游歷中國九州途中得急病而死。”在幕府末年的“皇國棋家見立番附”中有“別大關村盒愀Α焙汀按蠊匭≡筧五郎”的稱謂。所謂“別大關”,除了指與其他大關有級別上的不同之外,我們不會得出其他的結論。但在這里我們無法漠視的一點是彌吉已經改名為“秀甫”了。我們不能輕視的是彌吉從老師那里繼承了“秀”字,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在出現了這樣的事情之后,三五郎前往中國游歷雖然也是出于工作上的原因,但不管怎么說,留在人們心中的印象還是帶有失意色彩的。
彌吉改名為秀甫是在萬延元年十二月的事情。在這之后的短短三個月之間秀甫和三五郎之間居然進行了六盤對局,然后突然三五郎這個名字在歷史上消失了。這時秀甫的年齡是二十三歲,三五郎的年齡大概在二十一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