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龍 周前進
今年3月16日,在濟南鐵路中心醫院,一位婦女生下了兩男一女,這是山東省首例3胞胎試管嬰兒降生。
3月19日,33歲的劉某,在西南醫院通過剖宮產生下了三男一女,重慶市有了第1例全部存活的試管4胞胎嬰兒。
4月5日,一位35歲的婦女在山西省人民醫院,通過剖宮產生下了四男一女,我國首例試管5胞胎嬰兒誕生。
最近,我們經常會聽到或看到媒體上發布多胞胎誕生的消息。目前,我國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因此,多胞胎嬰兒越來越受到普通百姓和眾多媒體的“熱切”關注,甚至引起了一些年輕父母的羨慕。其實,多胞胎一而再、再而三地頻頻降生于我們這個世界,從優生優育的角度出發,根本沒有值得羨慕和炒作的必要。有專家認為,多胞胎的不斷降生,需引起相關職能部門及醫務人員的重視和謹慎對待,及時制定、實施或遵守相關規定,以規范非自然受孕的多胞胎妊娠的條件,控制多胞胎的出生率,確保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促進人口素質的提高和國民經濟的發展。
多胞胎出生率上升
多胞胎,是指產婦一胎生下數個嬰兒,用科學的語言表達,即一次妊娠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胎兒同時發生和發育。在世界范圍內,本世紀60年代以前,多胞胎的出生率還相當低,只是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其出生率才逐漸升高。近年來,多胞胎的出生率大幅度上升,目前雖然還沒有這方面的調查或統計數據的報道,但多胞胎出生率還會有大幅上升的趨勢,已是世界各國醫學界公認的事實。有幾個明顯的例子可以說明:臺灣某醫院前幾年每年只接生幾例3胞胎,而現在每個月大約要接生3例3胞胎;重慶市婦幼保健院自1996年以來培養的試管嬰兒,已有5例3胞胎嬰兒,兩例4胞胎嬰兒,多胎率達20%以上。
多胞胎的生理奧秘
多胞胎一般分為3種類型:一是單卵多胎。育齡婦女一般來說在月經周期內只排一個卵,并與一個精子結合后受精。受精卵在發育過程中,分裂成許多成團的細胞,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細胞稱為卵裂球。卵裂球分離成多群,每群卵裂球各自發育成獨立的胎兒,或在一個胚泡內形成3個以上的“細胞團”,并分別發育成多個胎兒。這類多胞胎為同一性別,如1989年,有一婦女一胎生下3個女嬰;1990年,一婦女一胎生下4個男嬰。二是雙卵多胎。育齡婦女在月經周期內排出兩個卵,兩個卵分別受精,并發育成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胎兒,結果便形成雙卵多胎。三是混合性多胎。其中既有單卵孿生,又有雙卵孿生,也有單卵單胎,這類多胞胎最易發生。1964年,巴西一位婦女一次自然分娩,兩小時內生下了八男二女10胞胎。
多胞胎增多,并不是自然受孕的結果
人類的多胞胎妊娠,主要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其中以雙胞胎最為多見,三胞胎少見,四胞胎及四胞胎以上罕見。但近年來,不但世界各地出生的多胞胎增多,而且其中三胎以上的比率明顯增多,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國內外有關專家通過大量的研究揭開了這個謎底。專家認為,全世界多胞胎的正常發生率應不超過千分之一,近年來多胞胎,特別是三胞胎以上的嬰兒出生率上升,主要與婦女廣泛應用促排卵藥物、濫用人工受精技術和環境污染有關,而不是自然受孕的結果。
近10年來,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蔓延,導致了婦女不孕率上升。有些不孕婦女為了實現做媽媽的愿望,常會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促排卵藥物和激素類藥物,這就有可能使一些婦女一次生成或排出兩個以上的卵子,這些卵子若與精子相遇,就可能形成多個受精卵,進而發育成為多胞胎。有資料顯示,用促性腺激素誘發排卵治療不孕癥,多胎的妊娠率在11%~44%之間。
同樣,在臨床使用人工受精技術治療不孕癥中,一些醫生為提高人工受精的成功幾率或應患者的要求,往往會在婦女的子宮內一次植入多個受精卵,從而人為地造成了多胞胎的增加,如1998年,一名印尼華僑婦女由于不孕,接受了人工授精,10月懷胎后,在新加坡一家醫院生下了五男一女6胞胎。
環境污染導致多胞胎出生率上升,最初是由英國研究人員發現的。他們在一次人口普查中發現,某一地區的雙胞胎、多胞胎的出生率比通常要高出3—5倍。通過檢測研究,結果證實這一地區雙胞胎和多胞胎高發與該地區的焚燒爐排放的多氯化合物有關,這類化合物可使人的生殖細胞發生突變而導致多胞胎頻頻降生于世。
多胞胎不利于優生優育
專家認為,婚后,特別是久婚不育的夫婦,一下子喜得多胞胎,當然可喜可賀。但從優生優育、提高人口素質的角度來考慮,世界性的多胞胎出生率上升,并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因為多胞胎不利于優生優育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對于妊娠而言,母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多胞胎對母親來說,在妊娠及臨產過程中,負擔過重、有限的“資源”難以均勻分配等都是突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母親的安全,主要表現在:
(1)多胞胎孕婦血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顯著增高,早孕反應無疑會加重,以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率高。
(2)多胞胎孕婦子宮過度膨大,而子宮的可擴張性又不是無休止的,易引起胎膜早破和早產。
(3)多胞胎的胎盤較大,有時可擴張至子宮下段,形成“堵塞”宮口的前置胎盤,導致妊娠晚期出血。
(4)多胞胎孕婦進入臨產后,易發生胎位異常和產程延長,同時,易導致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率明顯增高。
多胞胎對胎兒的影響更為明顯。一般而言,單胎妊娠的天數平均為286天,雙胎妊娠平均為260天,而多胎則平均不足為260天,因而把多胞胎胎兒歸為早產兒恐怕不能算是“冤假錯案”。再者,多胞胎胎兒的體重大多不足2500克,身長不足50厘米的也較多。盡管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早產兒”、“低體重兒”的存活率明顯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生理發育障礙和精神發育問題已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大量的隨訪結果表明,無論是早產兒,還是低體重兒,其體格發育與其他正常嬰兒并沒有什么明顯的不同,可問題在于,這類嬰兒的腦性癱瘓、視網膜病變、聽力障礙、癲癇和肺發育不良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嬰兒。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前面提到的在山西誕生的我國首例試管5胞胎嬰兒,由于早產,5個嬰兒的肺部發育均不成熟,其中兩個男嬰一降生就呼吸困難,雖經搶救,仍先后死亡。
多胞胎不利于優生優育的另一個原因是,以我國目前的經濟生活水平和人口狀況,多胞胎不僅會給家庭帶來極為沉重的撫養負擔,不利于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生活與學習條件的改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素質及其發展,還會增加國家的人口負擔,不利于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因此,人們不要迷信多胞胎,更不要人為地制造多胞胎的誕生。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