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謂三
在醫院體檢中心里,幾個孩子正爭著量身高、稱體重,好奇地聽電腦磅秤對自己身體的評說:
“身高1.15米,體重30千克,體質指數22.7。您的體重正常。”
“身高1.13米,體重35千克,體質指數27.4。您明顯超重,是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看到這情景,老王先是似信非信,轉而又想,看它對咱這個十分健康的人怎么評說。老王稱量后得到下面的評價:“身高1.68米,體重72千克,體質指數25.5。您的身體超重,請注意控制體重,不然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他得到這個評價后,專門去請教一位老醫生。老醫生說:“磅秤說得不錯。”接著,便引出了以下的話題:
問:體質指數科學嗎?
答:科學。這是目前世界公認的評價體重的方法。不過在這以前,人們曾用體表面積或身高厘米數減去105的方法來計算標準體重。那些方法或因過于繁瑣,或因失之粗略而被淘汰。體質指數的計算(體重千克/身高米2)比老的方法更科學,更簡便易行,適用于各年齡層次的人計算標準體重。
問:反映體重的體質指數有無統一標準?
答:有。國際通用的正常范圍是:18.5—24.9。18.4以下為消瘦,25以上為超重,30以上為肥胖。但是,中國人體型比歐美人小。根據我國專家調查的結果,認為體質指數18.5的低限還適宜中國人,但上限25尚值得研究。從具體情況看,最佳水平以控制在20—22為宜。
問:那么,就憑一個簡單的計算就斷定是否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這有根據嗎?
答:有。說來話長,我不妨用幾個數字來說明:體質指數大于25的人,高血壓、糖尿病、乳腺癌的危險因素比正常人將增加3—6倍。以高血壓為例,體質指數每增加3千克/米2,4年內發生高血壓的危險,男性高50%,女性高57%。就是單純的體重超重,沒有吸煙和飲酒等其他危險因素并存,高血壓、冠心病和腦卒中的發病率仍然比正常體重的人商。因此,專家們確認體質指數過高就是心血管病的獨立的危險因素。
問:體質指數是不是偏低些就好?
答:不是。低于17—19時,總死亡率、癌癥死亡率和其他疾病死亡率也都明顯升高。
問:體質指數是惟一可信的評價方法嗎?
答:也不是。體質指數只不過反映人體的重量。并不能反映含有脂肪的多少。目前還有其他方法可作為判斷體重質量的參考:一種是人體水浮力測量,目前尚未普及;另一種是計算腰圍/臀圍比。可隨時測量,男性大干0.9,女性大干0.85,就說明脂肪分布在腹部過多,即便體質指數正常也不可掉以輕心。反之,雖然體質指數偏高,但腰/臀比正常,則可能是肌肉發達引起的超重,就像健美運動員那樣,也不必太擔心。
問:有些人減肥總難降到標準體質指數,他們的努力還有價值嗎?
答:有。比如減掉5千克對大胖子雖然微不足道。卻可以降低有關疾病的危險。因此不應放棄努力,“勿以善小而不為”。
問:單靠節食和運動不能使體重滿意控制時,可以應用減肥藥嗎?
答:體質指數大干30時,可輔以藥物減肥。
聽完一席話,老王自有“勝讀十年書”的感慨:“看來,了解體質指數的意義不亞于測量血壓。”“是的,您可以這么理解。”醫生不持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