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暉亮
兒童學習困難是指由于各種不良的因素,造成兒童學習上的失敗,表現為兒童經常性的學習成績很差或因此而留級。引起兒童學習困難的常見原因有:學習能力障礙,缺乏學習動力,學習方法不當,家庭環境不良,教育方式不當,以及孩子有多動癥、考試綜合征、學校恐怖癥等。多數學習困難的兒童往往伴有心理異常,如自卑、焦慮、憂郁、不合群、有攻擊或退縮行為等。
兒童學習跟不上,家長非常著急,但又束手無策。家長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智力有問題,卻往往忽視了心理因素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因為學習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心理活動,學習成績反映了兒童心理活動的功能水平。據國內調查表明,兒童學習困難的首要原因是各種心理衛生問題造成的,約占87.8%。許多孩子學習困難,并不是主觀上不努力,而是有著客觀的心理問題。但他們卻受到了不應有的責難,其結果,更加損害了孩子的自尊與自信,加重了他們的心理異常。這說明學習困難不僅僅是教育問題,同時也是醫學問題和社會問題,家長和教師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認識。
第一,對學習困難的兒童不應歧視、挖苦和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第二,家長與教師要善于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予以肯定,看到孩子有所進步,即使是很小的進步,也要及時地予以表揚與鼓勵,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改善其心理狀態。第三,對孩子的進步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在孩子的進步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反復,家長必須耐心對待,幫助孩子從挫折體驗中接受教訓。第四,注意對孩子學習成績的評價,多做縱向對比,少做橫向對比,即不和成績好的同學對比,只和自己過去的成績對比,以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為能根本解決問題,家長應帶孩子去看兒童心理門診,通過心理咨詢和有關的心理測查,從中找出孩子發生學習困難的根本原因,根據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使孩子早日恢復心理健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