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身修
楊女士年逾不惑,自紡織廠下崗后,便進入一家服裝公司任營銷員。她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迎難而上、頑強拼搏,不到兩年的時間就使公司的業務成倍地增長,因此被推選為第一任女經理。近一個多月來她不僅體態較前更胖,而且在行走或上、下樓梯時常感到雙腿軟弱無力,同時兩膝關節也有些隱隱作痛。楊女士十分焦急和煩惱。
這天上午,丈夫陪她去醫院就診。醫生詳詢病史、化驗血液和作x線膝部攝片后告訴她:“你患的是骨關節炎。”楊女士和丈夫反復詢問醫生才弄明白,骨關節炎是一種中老年較常見的髕骨和膝關節疾病,又稱退行性膝關節炎。它是因髕骨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病變并出現骨質增生而引起的。
那么,髕骨關節軟骨怎么會發生退行性病變的呢?髕骨俗稱膝蓋骨,是膝關節前面的一塊半圓形球狀骨。骨的后面是較平滑的關節面,面上有一層白色的軟骨,稱為髕骨關節軟骨。膝關節是全身負荷量最大的一個關節。若人的身體肥胖,膝關節的負荷量就增大,而且髕骨關節軟骨的負荷量也增大。膝關節長期承受超負荷的壓力,較易遭受損傷而引起退行性病變。行走、奔跑或上、下樓梯時,關節軟骨在相對應的膝關節面上來回摩擦。如摩擦時間過久,關節軟骨也較易發生退行性病變。
在病變之初,關節軟骨原有的晶瑩潔白的光澤開始減退,且逐漸轉變為淡黃色,很像一塊不透明的毛玻璃。若這種退行性病變繼續發展,則在軟骨體上可先后出現多處裂紋,以后裂紋還可逐漸加深,接著可發生小的斑片狀脫落。隨著時間的推移,脫落的小斑片日益增多,并能在膝關節腔內自由游動。醫學上稱這種能自由游動的小斑片為“關節鼠”。與此同時,髕骨關節軟骨的邊緣還會出現骨質增生,引發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起病緩慢,一般需經1~2年或更長的時間,患者開始出現雙腿發軟,并伴有輕重不等的膝關節疼痛。其臨床表現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患者在清晨或休息后感到疼痛,但稍加活動后反而能減輕;有的在氣候突變時疼痛可加重;還有的在膝關節活動過多時引起疼痛。楊女士是位較為肥胖的中年婦女,過去在紡織廠織布車間做擋車工時,整天在織布機前巡回,髕骨關節軟骨早就承受了較大的負荷量而提前發生退行性病變。下崗進服裝公司搞了一年多營銷,天天在外面奔跑。與日俱增的肥胖更增加了髕骨關節軟骨的負荷,致使病變日益加重。任公司經理后不久,就出現了雙腿軟弱無力和兩膝關節隱隱作痛的癥狀。x線膝部攝片發現膝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面粗糙,膝關節邊緣有骨質增生,醫生才確診為骨關節炎。
該病的治療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治療兩大類:
(1)非手術療法:休息、膝關節保暖和適當的活動等措施都能緩解癥狀。并有助于髕骨關節軟骨的修復。體型肥胖者應通過控制飲食和增加活動來減肥。針灸、理療或中草藥外敷等也能減輕癥狀。膝關節疼痛明顯時,切忌用對胃腸道有刺激的止痛藥物,如消炎痛和炎痛喜康等。目前較常用的泰諾控釋片,既能迅速止痛,又可維持6~12小時的藥效。絕大多數的患者通過非手術療法可以治愈。
(2)手術治療:①關節鏡手術療法:如非手術療法無效,可通過關節鏡對髕骨關節軟骨進行修整、刨削,并清除小斑片。本法的優點是創傷小、出血少和療效好。②手術療法:如經關節鏡手術治療后癥狀仍未改善,則應立即作人工關節置換術或髕骨切除術來治療。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非手術療法,楊女士的癥狀明顯減輕。現在,她又活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