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4日,美國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海軍造船廠冠蓋云集,包括現任總統布什在內的多位政府官員、國會議員以及各方嘉賓共聚一堂,為一艘正在建造中的核動力航空母艦舉行命名儀式。典禮進行時,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舉起了一瓶香檳,朝船首揮去,緊接著觀眾席響起了一片掌聲。從那一刻起,這艘原本代號“CVN76”的尼米茲級超級航空母艦被正式冠上前總統里根的姓名,稱為《羅納德·里根號》,預計在2003年建造完成后下水服役。
對大多數美國民眾來說,里根當政時期積極強化和擴建海軍兵力,因此用他的名字為新航空母艦命名倒也合情合理。然而對美國國內一群力圖將里根“圣賢化”的人士來說,這件事更是意義非凡。由于海軍已擁有《華盛頓號》《林肯號》《羅斯福號》等以前總統之名命名的航空母艦,“里根號”的出現,象征里根的豐功偉業足以媲美這些名留青史的偉大總統。
1981年到1988年間擔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卸下總統職務已屆12年,盡管他下臺后有過一段四處獲邀演講的風光時期,但自從他罹患老年癡呆癥一事于6年前曝光后,便很少再公開露面。最近幾年,有關里根的報道都令人沮喪,例如他記憶力嚴重衰退,甚至忘了自己曾是美國總統;2月6日,里根度過90歲生日,但在元月間,他又因跌倒而摔傷臀部。
正當里根待在家中靜靜安享晚年之際,一些以他為名的命名和紀念活動,近年來卻在美國各地展開;替建造中的新航母取名為“里根號”,不過是一系列類似命名活動中最新的一樁。截至目前,美國已有12個州出現以“里根”為命名的公共設施,如首都華盛頓的“里根國際機場”“里根大廈”“里根高速公路”還有出現在各地的里根中學、里根小學、里根大道等等。
不過,把里根當圣賢來尊崇的“里根迷”似乎覺得,這些紀念措施仍不足以反映里根的偉大,也無法表達他們的對里根的敬仰。他們深信信,里根是20世紀下半葉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他的強國擴軍政策讓美國走出越戰失敗的陰影,重建民眾對國家的信心;而他不借挑起軍備競賽,更拖垮了蘇聯,使美國贏得冷戰的最后勝利。他們還認為90年代初美國在海灣戰爭中獲勝,完全歸功于里根奠下的雄厚基礎。
有些“里根迷”承認,他們對里根的崇拜已到了宗教般狂熱的地步,他們為下一代或下下一代取和里根相同的名字“羅納德”,并全力支持在全美各地用里根的大名來為街道、建筑物、郵局等機關惑設施取名。
華府的“里根傳承計劃”組織是最熱衷張貼“里根標簽”的機構之一。該組織力圖在全美50個州、總共3000多個郡里“高舉里根旗幟”甚至倡議那些過去十多年來陸續脫離共產黨統治的東歐國家也采取類似行動,因為沒有里根,他們就不會有今天。
“里根傳承計劃”推動的各項方案有些頗受外界矚目。他們建議當局在華府林肯紀念堂和國會大廈間的林蔭道上,為里根樹立一座紀念碑;要求當局將10美元的上的首任財政部長漢米爾頓的畫像換成里根肖像。而他們最大膽也最具爭議的主張是要在南達科他州拉什莫爾山四位美國總統雕像旁,為里根也鑿一座半身雕像。
拉什莫爾山四位美國總統的上半身及臉部花岡巖雕像,由左至右分別為華盛頓、杰斐遜、老羅斯福和林肯,是1927年到1941年間由雕刻家柏格倫父子和400多位工人用炸藥及各式鑿具有險峻的山壁上完成的作品。這四座平均高約20米的雕像已被規劃為“國家紀念碑”,且成為代表美國的最著名景觀之一。
前些年,少數里根迷就建議在這些雕像旁多鑿一座里根像,但沒受到重視。“里根傳承計劃”成員最近乘里根歡度90大壽之便,再次提出“送里根上拉會莫爾山”行動計劃,主張在最右邊的林肯臉像右方再鑿一個里根像,同時要求其他里根迷響應這項號召。
這一提議提出后,引來不少反對聲浪。和共和黨長久處于對立的民主黨人士一個勁兒猛澆冷水,他們指責里根在位時創刊下美國史上最龐大的財政赤字,還曝出足以“媲美”尼克松“水門事件”的“伊朗門”軍售丑聞;他們甚至引用醫學觀點,質疑里根是否早就得了老年癡呆癥,而美國則被一個老糊涂整整領導8年之久。總之,他們認為里根沒什么了不起,真要鑿像,羅斯福、肯尼迪(皆屬民主黨)更有資格。
有些人則依地質學觀點反對這一計劃。他們指出,當初柏格倫進行鑿刻時,發現華盛頓像左邊山壁不能雕刻,只好把杰斐遜、老羅斯福和林肯安排在他的右邊。即使如此,仍存在許多問題,柏格倫后來又清除右邊山壁50萬噸的巖石,才找到堅固到足堪雕刻的花岡巖。地質學家指出,柏格倫的作品已到達極限,若硬要再鑿一座里根像,恐怕連林肯像也會不保。若是要替里根鑿像應該另外找合適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