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堅
合同,又稱契約,是指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但是,合同生效之后,在尚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由于客觀情況的變化而使合同不能或不宜履行時,法律是允許變更或解除既存的合同關系的。
劉某2年前開辦了一家裝修公司,由于裝修市場競爭激烈,他這家公司業務不多,即使零星的小業務也很難保證。一天,某商場的經理陳某找上門來,說他們商場打算裝修,問劉某的公司愿不愿意接這個業務。劉某喜出望外。為拿下這個業務,劉某答應了陳某的一切條件,但有一個條件令劉某猶豫不決,陳某提出裝修的12萬元先由劉某的公司完全墊付,商場保證在驗收合格后的2個月內付款。劉某認為這個條件過于苛刻,公司的風險太大,但賺錢心切的劉某又不愿意看到就要到手的業務跑掉,于是勉強答應了陳某的要求,雙方簽了合同。
合同簽定之后,劉某總覺得不放心,經多方打聽了解,劉某得知陳某的商場欠了一身的債務,其中有2家債主已經把商場告上了法院。這可把劉某嚇得不輕,他當即找到陳某,要求商場提供擔?;蛘呓獬贤?,陳某并不否認上述事實,但堅決不同意提供擔?;蚪獬贤髣⒛嘲凑蘸贤舐男辛x務,否則要到法院起訴他。劉某得不到陳某的任何保證,始終不敢貿然動工。不久,陳某真的起訴到法院。
其實,某商場的這一行為實際上是徒勞無益的,如果陳某懂一點合同法的話,他肯定會放棄起訴。
我國合同法第68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标惸车纳虉鰝鶆绽劾?,且已被債主告上法庭,該商場顯然已喪失商業信譽,劉某有理由中止履行合同。此時商場如果能提供擔保,劉某可以恢復履行合同,但事實是陳某不能提供擔保。合同法第69條規定:“當事人依照本法第68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因此。劉某的行為并不違法,對陳某的訴訟請求法院不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