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國
A醫院為減少支出,提高經濟效益,鼓勵本院醫生承包醫院設在市內的幾個門診部。在合同中約定:承包期間,承包人享有充分的自主權,醫院除了每年收取一定的承包金外,不干涉門診部的內部事務,不負擔承包者的工資和福利,也不承擔任何民事責任。
張醫生也承包了一個門診部,某日在為一個女青年陳某做整形美容手術時,因操作失誤,造成陳某局部毀容。陳某向他索賠10萬元,張醫生說自己沒錢,要她找醫院。醫院則拿出合同書對陳某說,合同上定得清清楚楚,醫院不承擔民事責任,要索賠得找張醫生本人。陳某索賠無門,一氣之下起訴到法院,要求醫院賠償10萬元,并承擔案件的訴訟費用。醫院辯稱,院方和張某間有合同,民事責任由張醫生自己負擔,院方不管。法院審理后認為,門診部是醫院設立的,承包后也是以醫院的名義對外營業,門診部不是獨立法人,陳某之所以在該門診部就醫,是出于對醫院的信任,故醫院應該承擔對陳某的賠償責任。至于醫院與張某簽定的合同,系雙方的內部約定,對外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最后,法院判決醫院賠償陳某8萬元,并承擔全部訴訟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