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宣奇
“笑一笑,十年少”。這句中國古老的諺語,雖說是對“笑”的一種幽默夸張的比喻,但它也說明,笑能使人開心。人一開心。心情自然愉快,也就驅除了煩惱,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人若生活得無憂無慮,身體自然會健康起來。所以,又有一句諺語說得好:“心寬體胖”,也就是這個意思。
身體健康了,壽命無形中自然延長起來,這恐怕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你看,許許多多的長壽老人,在他們的長壽經驗中,恐怕總有一條心情舒暢愉快,是一個樂天派!當今一些歐美醫生認為,開心大笑,讓人敞開心扉,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纏身。美國科學家威廉·弗萊,30年來一直研究笑與治病的關系。美國一些醫院,還因此雇用逗人發笑的小丑,講笑話的人和魔術師,以期給住院的病人帶來歡笑。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霍爾登,更開了一家以笑治病的診所,利用笑聲,為病人減輕心理上的壓力。據他說,用笑治病效果明顯。笑可以治療從感冒到癌癥的一系列疾病,霍爾登聲稱,以笑治病,主要是增加人體免疫力,改善健康狀況。他說笑象做操一樣,可令心臟加速跳動,防止血壓升高,促進血液循環。
可見。笑是有益健康的,笑是最佳的藥品,幽默使人健康長壽。據報載,有一項研究說:“就預防心臟病發作而言,‘笑聲是治療心臟病最好藥物這句古老的諺語,是千真萬確的。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馬里蘭大學預防心臟病學中心主任邁克爾·米勒,在路易斯那州新奧爾良的美國心臟學會會議上說,這項研究還發現,心臟病患者,不那么容易體會幽默或用幽默來使自己擺脫不安的境地。即使是在令人滿意的情況下,他們也笑得更少,并且更容易表示憤怒和敵意。因此,米勒說:“將來某一人,關于心臟保健的建議,也許會變成:經常鍛煉,正確的飲食和每天開懷大笑幾次。”
前南斯拉夫醫學博士波卡恩曾創辦了“大笑協會”。在“大笑協會”里,女士一天要笑13~16次,男士笑17次。除了引發會員哈哈大笑外,還組織會員觀看喜劇電影和馬戲表演等等。波卡恩博士說,大笑有益于健康。一個人5分鐘的大笑,可以代替40分鐘的一般休息。
更有意思的是,19世紀的英國,已經有醫生用笑來治療疾病,而且效果很好。
19世紀英國大科學家法拉第因長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整天泡在實驗室里,起居無常,睡眠不足,不知不覺得了頑固性頭痛病。頭痛,防礙了法拉第的研究工作,使他大傷腦筋。于是,他找醫生給他治療,可效果總是不大。他不甘心,繼續求醫。
一次,法拉第找到一位名醫給自己看病。醫生聽完他介紹的病情之后,想了一想,便微笑著鋪開處方箋。給拉法第開了一副藥方。可上面只寫下了一句英國的諺語:“一個丑角進城,勝過一打大夫。”
法拉第深深懂得了這位醫生的美好用意。打那以后,每逢劇院上演喜劇,或者是馬戲表演。他都風雨無阻地前去觀賞,開心極了!那些動作滑稽的演員。妙趣橫生的情節,千奇百怪的故事,常常逗得他象小孩子似的,開懷大笑,甚至笑得前俯后仰。連眼淚都笑出來了!
過了一段時間后,法拉第的頑固性頭痛病,于不知不覺中離開了法拉第,偷偷地跑到爪哇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