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軍 周云龍等
說來羞愧,前年在南方打工期間,我因生活不夠檢點,曾經患過梅毒。發現病情后我相當緊張,不敢耽擱,立即前往專科醫院接受正規的抗梅毒治療。一個療程之后,各種癥狀逐漸消失,就是梅毒血清反應不轉陰。為了徹底驅散籠罩在心頭的陰影,我四處奔走,又到好幾個診所求治,耗費了不少錢財。可是令我大失所望的是,梅毒血清反應至今仍為陽性。在就診過程中,我發現另外幾個病友也在為同樣的現象而苦惱。請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梅毒血清反應不轉陰是否說明梅毒尚未治愈?需要不需要繼續進行治療?
浙江寧波馮曉軍
馮曉軍讀者:
梅毒的病原體為梅毒螺旋體。作為一種外來的抗原物質,梅毒螺旋體可引起患者的免疫反應,使之產生抗體。這同注射過疫苗后產生各種抗體的原理是一樣的。人體感染梅毒螺旋體后會產生兩種抗體,一種為非特異性抗體,亦稱反應素;另一種為特異性抗體。梅毒血清試驗就是檢測是否存在這些抗體以及存在多少抗體的方法。一般來講,經過及時合理的治療,反應素滴度可以逐漸下降或轉陰。但除梅毒之外,其他一些疾病有時也會檢測到這種非特異性抗體,出現所謂的假陽性反應。因此,為了便于鑒別,還須檢測梅毒螺旋體的特異性抗體。如出現特異性抗體持續陽性的現象,醫學上稱之為血清固定,可以理解為曾經感染過梅毒螺旋體的一種標識。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含意,以此作為進行無休止治療的依據,就會給患者帶來精神上和經濟上的巨大壓力。當然,出現這種情況后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復查。凡對診斷有疑問的病人則應當做進一步的確診試驗。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皮膚科周云龍
尿液變紅為何不是血尿?
我前一段時間忙于產品推銷工作,整天東奔西走,任務相當緊張。大熱天汗流浹背,卻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的尿液變成了紅顏色,十分驚慌,以為是患了血尿,趕緊到醫院去檢查。醫生看了我的尿液檢查報告后說沒有發現紅細胞,不是血尿,而且也不需要治療。這實在令我大惑不解:尿液明明是紅色的,連肉眼都看得出來了,怎么能說不是血尿?
上海夏振林
夏振林讀者:
你所說的情況,可能屬于假性血尿。假性血尿可呈淡紅、鮮紅、紫紅、棕紅、醬油色等,酷似血尿。其形成曲原因大致有:①大量出汗未能及時補充水分,或因發熱、禁食等原因引起體內缺水,尿液色素濃度高,可呈棕紅色,稱為代謝色素尿。②大冷時尿液內鹽酸鹽的含量較高,形成過飽和狀態,吸收大量色素并析出,可使尿液呈鮮紅色。③黃連素、維生素B2、利福平、安絡血等藥物的色素含量很高,服后可使尿液呈棕黃色、棕紅色、淡紅色。稱為藥物色素尿。④食用咖哩、紫莧菜、桑葚等高色素食物,尿液可能被染成棕色、紅色,稱為食物性色素尿。⑤瘧疾發作時,大量紅細胞裂解成血紅蛋白及血紅素,使尿液呈鮮紅色,稱為血紅蛋白尿或血紅素尿。除了血紅蛋白尿、血紅素尿會堵塞腎小管,造成腎功能衰竭外,其他色素尿對人體均無害,故而不需要進行治療。醫生的意見是正確的,你不必過于驚慌,只要注意多飲一些水就可以了。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沈海源
半身不時麻木是什么病?
我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平素一直嚴格遵照醫囑按時服藥,血壓、血糖控制得都還不錯。最近一段時間由于家中雜事繁多,心情不佳,沒能按時服藥。這兩天自己感到情況不太好,幾次發生這種現象:突然感到右半身麻木、無力,伴有頭暈,幾分鐘之后就活動自如了。可是過一會又會發作。這半身不時發生麻木到底是什么病?常聽人說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容易患腦卒中,我是不是也得了這種病?請問我該怎么辦?
廣東韶關陳守真
陳守真讀者:
你的懷疑是有一定道理的。你所說的情況,是一過性腦供血不足的表現,很可能屬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該病發病突然,臨床表現可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一般都可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正常,發作頻率因人而異。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雖然是腦卒中中最輕的一種,但仍應視為臨床急癥。如果聽任其頻繁發作,將有1/3的病人在5年內發生腦梗死,1/3的病人出現腦功能的損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往往是不良征兆,你應立即到醫院診治,不能掉以輕心。平時應保持樂觀鎮靜的情緒,避免大喜大悲,合理安排生活,加強飲食調理,注意勞逸結合,進行適當的鍛煉,以盡量消除各種誘發腦卒中的因素。
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研究生部姜壽峰
風疹與風疹塊是一回事嗎?
我妻子懷孕3個月了,最近身上出現了風疹塊。有人說這是惠了風疹,對胎兒有不利影響。請問風疹與風疹堤是一回事嗎?
高申
高申讀者:
風疹與風疹塊,雖一字之差,實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病,常發生于冬春季,小兒(5歲以下)多見,也可見于成年人。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輕度炎癥,如鼻粘膜充血腫脹,有水樣或粘液性分泌物,咽部紅腫,低熱,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伴有輕微癢感。風疹最早見于面頸部,24小時內可布滿全身。大小及形態不一,一般持續3天即消退。只需對癥處理即可痊愈,并可獲得終身免疫。風疹若發生在妊娠3個月內的孕婦身上,就會影響胎兒發育。還可能導致先天性畸形。
風疹塊在醫學上稱為蕁麻疹,絕不能與風疹混為一談。蕁麻疹多見于過敏體質的人,常由外在或內在的某種激發因素引起。特別是魚、蝦、蟹等異性蛋白質,藥物,寄生蟲等。所引起的過敏反應沒有傳染性。可用撲爾敏、非那更等抗過敏藥物治療,必要時可加用激素藥,療效一般是滿意的。蕁麻疹如發生在孕婦身上,對胎兒影響不大,不必驚慌。
無錫市北塘醫院董萬國
B超檢查對胎兒有無影響?
妻子懷孕后需要接受B超檢查,不知這種檢查對胎兒有無影響。貴刊能否請專家給予解答?
四川廣漢張晨張晨讀者:
B型超聲波(簡稱B超)是一種利用超聲波穿透、折射和反射的特性對人體進行探測的常用設備。由于具有快速、無創傷、便于觀察等優點,在臨床各科尤其是婦產科中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B超在了解胎兒在母體內發育狀況、判斷胎兒有無畸形異常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已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超聲波可對胎兒產生各種潛在的不良影響。
醫學專家們選擇了年齡在18~30歲,無任何異常情況的正常孕婦,讓她們在人工流產術前采用B超照射胚胎部位,時間分別為5、10、30分鐘。結果顯示,B超確有不安全因素。當B超照射10分鐘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減弱,數量明顯減少,而脂質過氧化的程度相對增強。這對于正處在器官形成期的嬌弱胚胎來說,顯然會產生不利影響。
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專家在研究后認為,產前,特別是妊娠24周內做超聲檢查,有礙胎兒的健康,對孩子將來的發育不利。澳大利亞科學家在權威性醫學雜志《柳葉刀》上撰文指出,孕婦在產前多次接受B超檢查,可能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醫生也證明,過多接受超聲波檢查的胎兒,出生后與未接受討超聲波檢查者相比,語言發育有明顯的遲緩。
需要指出的是,臨床上所采用的B超設備,在生產時就已經考慮到它的使用安全范圍,發射的聲強度是較小的。只要不暴露于過強過長的超聲波之下,B超對胎兒的不利影響仍是很小的。在一般情況下,妊娠6~8周的孕婦進行B超檢查時,其照射時間應控制在5分鐘之內。如果妊娠3個月以上,則時間可稍長。對身體健康、妊娠正常的孕婦,可進行常規的產前檢查(懷孕早期1次,懷孕4~5月時1次,懷孕7月以后每2周1次)。但對于異常妊娠則應視情況而定,以保障母嬰的安全。
華西醫科大學黃國華
何種睡姿最恰當?
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學宿舍里恰似一個睡姿“博覽會”。仰面朝天、鼾聲大作者有之;埋首枕間、俯身而臥者有之;四肢舒展、無拘無束者有之;側身弓背、向隅而眠者亦有之。同學之間雖然在開玩笑時互相打趣,但都謝不出到底哪種睡姿最恰當。責刊素以“現代生活指南”為宗旨,能否在這個問題上給予一個“說法”?這樣,宿舍里下次再討論睡姿問題時,我就可以作為貴刊的代言人發表權威性的觀點了。
北京李先群
李先群讀者: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右側臥位是最科學、最恰當的睡姿。右側臥時,脊椎略向前彎,四肢安放位置的可變度比較大,心臟所承受的壓力比較小,胃內容物易于流入十二指腸。本睡姿尤其適合于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仰臥時容易打鼾,雙手放置胸前又會壓迫心臟;俯臥時胸部明顯受壓,嚴重影響呼吸。采取后兩種睡姿時,體位都難以變動,肌肉也不能完全放松,故而使機體得不到充分休息。以上道理足夠你說服宿舍里的同學了。
南京醫科大學副研究員王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