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生
時間已過午夜,但唐老師還不能人睡,還有兩個班的作文沒有批完。為了驅逐困倦,他吸了支煙,又喝了杯濃茶,繼續批改。后來實在挺不住,就倒在沙發上睡了。大約清晨4點多鐘,他從惡夢中驚醒,感到胸前劇痛,不敢喘氣,也不敢活動,出了一身冷汗,有一種瀕死的恐懼感。他禁不住叫出聲來。妻子和兒子忙喊叫鄰居把唐老師送到醫院,醫生根據其冠心病史和本次檢查,診斷為“不穩定心絞痛”,用了些擴張冠狀動脈之類的藥。兩小時后,疼痛緩解了。醫生欲收他住院,進行一個療程的溶栓治療,可他執意不肯,因為他還惦記著那兩個班的作文。他想:既然是“不穩定性”的,那就是還不能下定論。現在不疼了,也就不一定是心絞痛了。所以,他當天下午就回家了。沒想到就在第3天清晨,他又一次發作了心絞痛,而且比上次重得多。到醫院一檢查,是廣泛性心肌梗死。雖經多方搶救,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年僅58歲的語文教師,竟未來得及再和他的學生們見上一面,便帶著無限的遺憾撒手人寰了。學生們獲悉這一噩耗時,無不悲痛欲絕,只能在作文本上寫下一篇篇悼念文章。
痛定思痛,人們百思不解的是:心絞痛究竟離心肌梗死多遠?對心絞痛來說,“穩定的”和“不穩定的”哪個更危險?
其實對一般人來說,不必去細分心絞痛的類型,只要知道心絞痛是心肌缺血的表現,表明冠心病已發展到較重階段,應當認真對待就可以了。沒有專業知識而去追究細節,反會把概念弄錯,誤了大事。有人把不穩定心絞痛理解為尚未肯定的心絞痛,認為既然還定不下來,那肯定要比明確診斷的(穩定性)心絞痛輕得多。唐老師就是犯了這個毛病,把輕重緩急弄顛倒了。
實際上不穩定心絞痛往往是急性心梗和猝死的前驅信號,是介于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種臨床狀態。其病變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出血,誘發腔內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或內膜損傷、斑塊破裂誘發血管痙攣;或斑塊因脂質浸潤迅速增大;或內皮下出血,造成管腔狹窄。這些病理改變的臨床特點是:在完全休息狀態發生胸痛,常在后半夜或清晨發作;發作時間較長,呈進行性加重;勞動時可無心絞痛發作;發作時心電圖有明顯改變,缺血區ST段升高而非缺血區ST段壓低。根據這些特點診斷不穩定性心絞痛并不困難。
一旦診斷為不穩定性心絞痛即應認真對待,千萬馬虎不得。一般應采取以下措施:①住院治療一段時間,以防心肌梗死或心臟猝死發生。②病人千萬不要緊張,善于自我心理調適,避免情緒劇烈變化而誘發心絞痛。⑧一般應臥床休息、吸氧、心電監護。④硝酸鹽、鈣拮抗劑和口阻滯劑聯合應用,以有效緩解心絞痛發作,解除冠脈痙攣及狹窄,防止演變成心肌梗死。⑤抗凝治療。多用阿司匹林口服或肝素靜滴,以防止和減少病變部位血栓形成及擴展。⑥1,6二磷酸果糖快速靜點,可連用1周,總有效率達93.3%。⑦溶栓治療。新近有報道,應用國產尿激酶溶栓治療不穩定心絞痛,顯效率70%,總有效率90%。96.3%。⑧冠脈擴張或搭橋。早期手術介入可阻止不穩定型冠心病病人發生致命性后果。不穩定心絞痛的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效果較好。早期接受積極治療的病人,其再住院或再次發生心絞痛的可能性減少50%。
如果唐老師在第一次發作心絞痛后,能住院徹底治療一段時間,可能悲劇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