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慧
據報載,今年50出頭的關某平素身體較虛弱,常自服各種滋補藥。去年冬天起,兒子為她買來廣告中宣傳的某種能補硒強身的滋補品。關某認真地按照產品說明書上的最大劑量每天服三次。到今年3月初,關某已用了含硒元素的30多瓶滋補品,身體沒感覺強壯,頸部倒出現了一大塊白斑,盡管摸上去沒有任何不適感,但當她焦急地到市中醫院皮膚科就診時,醫生根據病況認為她由于長期超量補硒,導致體內硒中毒,引起局部皮膚色素減退,患上了白癜風。
[點評]
原本想通過補充微量元素達到強身健體目的的關某卻得了惱人的白癜風,實在是事與愿違。這一特殊病例,值得我們引為教訓。
微量元素顧名思義就是每天人體需要量極少的礦物質元素,往往以百萬分之一(ppm)來描述。目前已知人類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有碘、鋅、硒、銅、鉬、鉻、鈷及鐵共8種。微量元素與其他一些營養素不同,它們一般不會被機體“代謝”掉,不會像糖那樣變成水和二氧化碳,但在機體代謝過程中,它們可以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外,一種形式存在,只有在被排出和排泄時才丟失。當微量元素低于機體需要的濃度,人體組織功能會減弱和不健全;身體內如果某種微量元素缺乏,組織和機體就會受到損害并處于不健康的狀態之中。相反,如果濃度高于特定的范圍,則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毒性反應以致中毒;如果這一毒性濃度繼續增加,甚至可以引起死亡。從濃度過低到過高的安全劑量,在有的必需微量元素比較寬,而有的卻很窄,例如硒,其正常需要量和中毒量之間僅相差不到十倍,這主要與機體調節特定微量元素的能力和代謝因素有關。
硒是機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Selenium)的原文的意思是月亮,它的一個最重要的作用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催化還原型谷胱甘肽成為氧化型,使有毒的過氧化物還原為無害的羥基化物。人類缺乏硒的表現可能不只一種,但我國克山病與硒的缺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關系。這種疾病的主要特征是心肌的病變,有明顯的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和心率失常等。WHO專家委員會估計,人的飲食中含0.1ppm的硒可預防缺乏病。按大多數人的每天食物消費量,把0.1ppm的硒換算成成年人每日攝入量為50~200微克硒為宜,從15歲到60歲左右,硒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成人為400微克,不論男性與女性都是如此。過多的硒攝入,不但沒有必要,而且對身體有負面影響,如毛發、指甲和皮膚的異常,呼吸中發出大蒜氣味,助長齲齒的發生等等。
本例病案中的關某在沒有經醫院確診缺硒的情況下長期、大劑量地補充硒元素,一則造成體內硒元素過多地蓄積,另外引起體內微量元素之間的失衡,從而出現了硒中毒的臨床表現之一——色素消退性皮膚病(白癜風)。關某此時應立即停止補硒,并堅持用藥治療白癜風才是上策。這種濫用補品反傷身的教訓,在臨床上并不罕見。關某的遭遇,再一次向人們敲響警鐘:千萬不可盲目服用補品,因為補品能補身亦能傷身,所以在使用此類補品前,應當與醫生或營養學家商量,以免濫補。“補”壞了身體,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