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靜源
一聲輕輕的“對不起”,在很多情況下,能夠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時一件小事,因為過錯方不愿向對方說聲“對不起”,往往會使小事變大,矛盾升級,甚至釀成令人遺憾的后果?!皩Σ黄稹?,作為現代人的文明用語,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意義,幾乎人人都能看得清楚,并且在社會生活中已經自覺地加以運用。然而在家庭生活中,特別在面對年少的孩子時,作為成人的家長有時做了“對不起”孩子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說過這三個字。
平時家長總是不厭其煩地對孩子進行著種種“對不起”的教育,并在實際生活中加以現場指導。然而,究竟又有多少家長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呢?是每個家長都做得非常好,不存在有對不起孩子的地方嗎?非也。其實,很多情況下,家長根本就不曾意識到這一點;即使是他已經意識到了,內心也感到對不起孩子,也鮮有對孩子說聲“對不起”的。筆者在教子的過程中,曾經經歷過這樣一件事,它讓我感到,作為父母能對孩子說聲“對不起”是多么的重要。
還是在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天我去幼兒園接兒子回家。正是盛夏,兒子提出買支冰棒吃。我覺得兒子的要求并不過分,便買了兩支冰棒,一支給兒子,一支給我自己。我剝開包裝紙,隨手一扔,便大口大口地吃起冰棒來。兒子停下了腳步,睜大了眼睛,滿臉疑惑地看著我說:“老師說雜物要丟進果皮箱里,不能隨便亂丟?!蔽翌D感不悅,心想:小小年紀的他竟然也敢教訓起媽媽來,便有些惱火地沖他叫道:“那你就去把它撿起來放進果皮箱吧?!薄白约旱氖伦约鹤??!眱鹤雍敛幌嘧尰鼐吹?,并且還抓住我的手不讓我走,其用意不言自明?!澳恪幌裨捔?,竟然管起我來了。”我用力甩開他的手,徑自朝前走去。兒子哭著一路小跑著緊緊跟了上來。一路上,兒子淚雨飛濺,氣喘吁吁。“畢竟是自己的骨肉啊”,我起了惻隱之心,便緊緊拉過兒子的手,望著他滿臉的淚痕,我心頭頓時生出一股歉意,心里幾次想對兒子說:“你沒有錯,是我不對,媽媽不該這樣對待你?!笨稍挼阶爝?,卻被我強咽了下去。
這件事過去了好幾天,兒子對我還是不冷不熱,這確是我始料不及的。我開始感到,我不能在兒子面前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做法,即意味著我在兒子的心中也就開始失去本應得到的尊嚴和信任。
社會生活中,我們之所以在該說“對不起”的場合,能對對方發自內心地道聲“對不起”,是因為我們始終把對方放在與自己同等的位置,把對方的尊嚴看得與自己的尊嚴一樣重要,因而在說對不起時不會感到難為情。而面對年幼的孩子,作為家長,卻把孩子的尊嚴看得無足輕重,總以為孩子小,就那么回事,因而在很多需要向孩子說聲對不起的場合,也總是難以出口。
孩子因為聽不到家長的“對不起”,他們會對自己已開始形成的某些正確的看法產生懷疑,這不利于孩子正確人生觀的形成;在應該說聲“對不起”的情況下,孩子或多或少“領教”過家長的態度,他會感到他不能享受與成人同樣的待遇,因而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在家長錯怪或誤解孩子的情況下,孩子聽不到家長的“對不起”,就會感到傷心和壓抑,內心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十分的重視。
向孩子說聲“對不起”,在一定意義上更多是表現了家長努力塑造“平等、互敬”的良好家庭風氣,反映出家長的民主治家思想。而且有利于融洽家長與孩子的感情,讓孩子感到家長是可以值得信賴的朋友,從而主動地與家長交流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的放矢,使家庭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