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石安
小方結婚3年了一直未能懷孕,眼看同齡的人紛紛“升級”為人父、人母,心中不免十分著急,夫婦倆雖加倍“努力”,但依然不見動靜。無奈之下他們去了醫院,醫生在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并仔細檢查后,開了幾張化驗單,要求他們做性交后試驗及免疫功能檢查,幾天后醫生確診小方夫婦為“免疫性不育”。
夫婦之間由于免疫功能失調導致的不孕,稱免疫性不育。患者雙方大多是由于生殖系統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種免疫引起,男方的精于、精漿,女方的卵透明帶是特異性抗原,可引起免疫反應,從而產生相應抗體,阻礙了精于在女性生殖道里的存活、運動,干擾男女精卵的結合及受精卵著床等而導致不育。免疫性不孕的發生率占不孕者的20%~40%,是原因不明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西醫對此無特殊的治療方法,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避孕套避孕(隔絕療法)、口服皮質激素、精于洗滌、人工授精或體外受精與胚胎官腔內移植法,有的副作用較大,有的操作繁雜而價格昂貴,且療效不穩定,而國內自90年代以來,用全天然的動植物藥治療免疫性不孕,經不斷探索已取得較好效果,可明顯提高受孕率。
在正常情況下,精子被血睪屏障所隔離,不與機體的免疫系統相接觸,從而不會產生精子的自身免疫抗體,當女方患有生殖道炎癥,反復人流術或輸卵管阻塞,月經期或子宮異常出血時性交等,可促使免疫系統屏障受損,產生抗精子抗體,影響精于在女性生殖道的存活、運動,干擾其與卵細胞結合和受精卵著床,不僅使受孕率低,還可引起早期流產。因此及時防治女性生殖道的急慢性炎癥,避免人流術及杜絕不潔性生活對預防免疫性不孕具有重要意義。
祖國醫學認為,因行經、房事或其他檢查以及手術等濕邪乘虛襲人,蘊而生熱,邪毒內侵胞宮、沖任,稽留血脈,進而淤毒內阻,損傷腎氣,導致沖任不盛,攝精無力或腎陰不足,陰虛火旺,均可致精液凝集或使精液不循常道乘損而人,血精博結,使胞宮氣機失調,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為以下幾型:①陰虛火旺型,癥見頭暈心煩,腰脊酸軟,口干咽燥,苔薄舌暗紅,脈細弦,女性可伴有月經量少,色暗紅,白帶偏黃,治以滋陰降火,化淤清營,用知柏地黃丸每次8粒,每日3次,三七片每次4片,每日2次,連用2個月為一療程。②氣血不足型,癥見神疲乏力,面色不榮,活動后心悸氣短,苔薄舌淡邊有齒印,脈細,女性可伴有月經量中等色淡,白帶清稀,治以補氣益腎,強精溫陽,用還精煎每次10毫升,每日3次,補中益氣丸每次10粒,每日2次,連用2個月為一療程。③濕熱淤阻型,癥見少腹脹痛,口干而苦,煩躁易怒,苔黃膩舌偏紅,脈弦數,男性可有前列腺炎病史,女性可有急、慢性盆腔炎病史。治法以化淤泄熱,得濕解毒,用龍膽瀉肝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大黃蟅蟲丸每次1丸,每日2次。我們在臨床中還注意通過用天然的動植物藥調節患者的整體功能,不主張口服皮質激素以干擾全身的免疫系統,研制的抑抗顆粒劑(丹參、黃芪、三七、熟大黃等)治療免疫性不育夫婦多例,效果非常理想。對于因精于與宮頸粘液不相容的免疫性不孕,在中藥治療的同時,男方應使用避孕套3~6個月,可避免精子抗原對女方的進一步刺激,待抗體消失后,選擇排卵期性交,可望獲得受孕。而小方亦在醫生的指導與治療下,半年后也“有喜”了。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