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麗的荷蘭鹿特丹港黃金地段,占地10萬平方米的歐華城破土動工。規劃中的歐華城是全歐洲第一個華人貿易中心,由鹿特丹華人基金會中一批熱心的華商籌劃興建。這個集商貿、辦公、展覽館、超市、東南亞美食廣場、醫療保健診所、高級旅館、現代住宅和中式庭院、休憩廣場等設施為一體,極具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構思甫呈于世,即獲鹿特丹市政府的批準,還得到2000年荷蘭全國空間設計評比的樣板證書,并獲頒特別獎章,更為歐盟決定2001年鹿特丹為歐洲文化之都增添了異彩
雖然經營餐飲一直是傳統華人在海外的主要營生,中餐業至今也仍是荷蘭華人的經濟支柱,但不少有識之士和新一代華商正在走出傳統中餐館,進入發展商貿及參與高新科技發展的新領域,創造新世紀海外華人進軍全球經濟版圖的新形象
可以說,荷蘭的歐華城傳遞著一個信息:新時代的海外華人正在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版圖上繪畫美麗的彩虹
據資料顯示,20世紀初期,華人大量移居東南亞,初時或開墾種植,或下井采礦,或為普通勞工。離家出走海外的絕大部分華人身無分文,以做苦力維持生計,靠省吃儉用實現原始積累。迄今,散居在全球各地的海外華人估計有5700萬人,其中逾九成仍居住在東南亞一帶。經過一個世紀的奮斗,華人舉世矚目的創造力,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已舉足輕重。有研究指出,目前海外華商的總體實力及其在世界上的經濟實力,已位居全球第四或第五位。全球華人經濟流動資金每年超過3兆美元,華商貿易出口總值超過400億美元。英國學者托恩比曾經預言,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崛起的華人正在發揮無遠弗屆的影響力,托恩比的預言正在變為現實。美國《福布斯》雜志最新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表明,香港長江實業集團主席李嘉誠,在全球538名富豪的排名中,躍升至第18位,被譽為“亞洲首富”及“全球華人首富”。1979年9月25日深夜11時半,長江實業宣布從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手上,成功收購老牌英資洋行和記黃埔22%的權益,李嘉誠遂成為香港開埠以來首位入主英資洋行的華人,改寫了和記黃埔的歷史,亦開創了香港商界的全新局面。更引人注目的是,無論面對金融風暴的沖擊,還是進入轉變中的科技時代,李嘉誠領導的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始終像一艘東征西戰的超級航空母艦,在經濟的波濤中快速前進。去年,和黃連續四次榮登《亞洲周刊》“國際華商五百”排行榜之首,并以向英國流動電訊公司出售Orange股權,獲得1000多億港幣巨利的表現,締造了新的神話,并晉升為1999年度全球最高收入的公司,溢利142億美元,向中外股東交出一份亮麗的成績單。和黃的投資遍及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李嘉誠統領中外員工近10萬大軍,成為名副其實的跨國集團企業和商界領袖
東南亞金融風暴曾經令華商陷入最寒冷的經濟冬天,華商的排名經歷了大洗牌,總市值也大幅減少,不少曾經在國際經濟舞臺上叱咤風云的華商黯然退出。在傳統產業面對新經濟的挑戰下,互聯網的萌芽及發展也把華商帶入新的成長領域,當新世紀的曙光展現時,華商開始了新舊經濟的整合?!秮喼拗芸?000年國際華商500排名榜前10名中,6家企業涉足新經濟,除了和黃及聯華電子,還包括盈科數碼動力、華碩電腦、華邦電子和鴻海精密工業,一改華資企業以地產、金融為龍頭的傳統模式。各地華商企業開拓舊經濟的資源,引入新產業的力量,不斷把新元素注入傳統企業及傳統產業中,并以國際化、多元化和資訊科技產業化發展的趨勢,展現出新時代華商企業新生命的魅力。新生代的華人企業家以更接近國際潮流、融入全球經濟一體中而令人稱奇。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新移民國家,新一代海外華人形成了比較有特色和潛力的高科技電子產業。據悉,享譽全球的美國硅谷就有1/3的公司為華人所擁有,通過全球華人的商業網絡運作,世界1/3的電子信息產品市場為華人所占領。不久前評選揭曉的1999年度硅谷“十大風云人物”中,華人就占了4個席位。這4位創業英雄曾經是留學美國的莘莘學子,如今成為華人新富翁的代表。《財富》雜志評選出25位企業明日之星,港、馬及大陸的華人企業家有6位上榜。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華人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由于兩岸三地經濟關系出現實質性變化,一個以中國人為主體的大中華經濟圈正在形成。這個以中國大陸為腹地,涵蓋臺港澳,未來更將聯合東南亞華人的經濟圈,已被世界銀行稱為“華人經濟區”,并預測:在21世紀,它將成為國際經濟的“第四極”而與歐美日并駕齊驅
[摘自香港《明報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