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托車賽史話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為了比較各自制造的摩托車的性能質量,曾舉行過一些非正式的國際摩托車比賽,從而逐步形成了一種運動競賽項目。1904年在巴黎郊區舉行了一次國際比賽,競賽路線為周長54公里的環形路,行駛5周共270公里。參加這次比賽的5個國家還發起成立了“國際摩托車運動俱樂部聯合會”。可是因為基礎畢竟還很薄弱,僅僅過了兩年,這個聯合會就解散了。5年之后,經英國汽車聯會的提議,又重新恢復,總部就設在倫敦。到了1949年,“俱樂部聯合會”改名為國際摩托車運動聯合會,又多了幾分權威與正規。1950年國際摩托車運動聯合會遷移到瑞士日內瓦。接下來讓我們記住這個時刻——1979年10月,在瑞士芝特勒國際摩聯75周年代表大會上,中國被接納為會員國。
國際摩聯每年舉辦的世界錦標賽、歐洲錦標賽等地區傳統性國際大獎賽,不僅項目多,而且次數頻繁,大致分為越野賽、公路賽、場地賽和旅行賽四大類。最受人矚目的當屬格蘭披治大獎賽,每年比賽共分16站,在世界各地舉行,分為125CC、250CC、500CC三個組別進行,全年16站總計積分第一者為世界冠軍。
有一點不可遺漏,那就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超級摩托車賽。這項賽事起源于美國,該級別的世界錦標賽自1988年以來一直存在。參加超級摩托車賽的摩托車,必須看起來像是可以被銷售用于公路行駛的交通摩托車。這一政策可保持車輛的成本低并且使賽事對于觀眾來說具有趣味性。然而競爭依然激烈,許多賽手正是通過這塊階石晉身格蘭披治大獎賽的,比如說:世界冠軍弗雷第·斯賓塞、埃迪·勞森和韋恩·雷尼。
值得一提的還有耐力賽,最著名的耐力賽是最早于1922年在法國舉行的博爾德奧比賽。由于耐力賽持續達24小時,故這項賽事對人和車輛來說,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日本摩托車后來居上
摩托車賽既是駕駛員駕駛技術的比賽,又是各大摩托車制造廠制造技術的較量。國際賽車場不僅是車手龍爭虎斗的戰場,也是各大廠商的擂臺,各自最新車款、最尖端的技術在此一爭高下。
有人說意大利男人愛開快車,他們的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是汽油,夸張嗎?一點兒也不,在亞平寧半島上迷人的國度里有著發達的摩托車制造業,有約60多家工廠生產摩托車,國內共有各種類型的摩托車700萬輛,約占全國人口10%的人血管里流淌著可以“燃燒”的血液(喜愛與參加摩托車運動)。每年組織國內、國際比賽700余次(太棒了,平均每天有兩場比賽看,真讓人羨慕啊!),他們有著自己聲名赫赫的車手,為他們奪得世界冠軍和歐洲冠軍。
國際摩聯創辦伊始,世界摩托車錦標賽的地點一直在歐洲,技術優勢也在歐洲。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歐洲許多國家,諸如意大利、英國、德國、奧地利等國家擁有發達的摩托車制造業,相比較而言,亞洲起步較晚,整體水平落后于歐洲。但是,不可忽視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的摩托車運動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們每年集中數以萬計的摩托車進行各種賽車活動,舉辦各種國內比賽200多次。1997年日本車手曾獲得了125CC越野賽的世界冠軍,而在公路賽上也活躍著一批高水平的日本車手,宇川徹、岡田忠之、東雅雄都是歐洲車手面臨的“威脅”,這代表著日本的摩托車運動水平已步入了國際“第一集團軍”。
日本的三大摩托車品牌享譽世界——本田、鈴木、雅馬哈。尤其是本田摩托車,看下面美國《新聞周刊》近期的一篇文章,你就可以發現本田摩托車現在有多么的強大。

本田準備贏得第500次勝利
2001年,本田摩托車隊希望在16站的格蘭披治大賽中贏得冠軍。2001年的比賽在4月8日開始,地點是在本田的主場,日本。本田已經在過去的51年時間里贏得了497次格蘭披治大賽冠軍;其中有142次是在享有盛譽的500CC賽中獲得的桂冠。
本田車隊的21歲的華倫天奴·羅西正努力贏取今年500CC的桂冠。這個意大利人只花了一年時間去學習125CC,接下來的一年里就獲得了世錦賽的桂冠。然后他又在250CC項目上故伎重演,短短的時間內把冠軍抱回家。上一年他在500CC的首次賽季演出已經是亞軍,這個摩托車天賦驚人的小伙子,會不會把他在125CC、250CC的歷史再現一次,在2001年,即參加500CC比賽的第二年就奪冠呢?
其他“追風戰士”也在摩拳擦掌。
阿里克斯·克里維利贏得500CC比賽1999年的世界冠軍,但是他上賽季的表現令人失望。今賽季他卷土重來,躊躇滿志地想奪回桂冠,并且有了一個日本新隊友。
巴西人阿里克斯·巴羅斯已經是連續第11次在500CC級別征戰了,上一年是他完成得最好的一年,獲得第4名。曾經的125CC和250CC的世界冠軍勞利斯·卡皮羅斯也來到500CC賽道,盡管受傷使他7次無功而返。能否擺脫傷病的困擾是他要解決的最大問題。
英國車手克里斯·沃克是18年來第一個贏得500CC格蘭披治大賽的英國人。
2000年是摩托車格蘭披治500CC的比賽51年歷史以來最激烈的一個賽季,因為16站的比賽里竟然誕生了8個不同的冠軍。10月7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站比賽中,鈴木-羅伯茨車隊的美國車手肯尼·羅伯茨獲得第六名,不過這足夠使他獲得本年度500CC摩托車大賽的總冠軍。22年前羅伯茨的父親曾贏得同樣的冠軍頭銜。賽后羅伯茨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一直夢想著這個冠軍頭銜。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我已經奮斗了27個賽季,而這次的成功是我人生最大的勝利。”
意大利名將羅西獲得本站的勝利,他的本田摩托車成績為45分22秒624;羅伯茨駕駛的鈴木摩托車落后羅西7秒778,位居第六,但這并不影響他最終獲得總冠軍頭銜。
可以想象本賽季,美國人肯尼·羅伯茨要捍衛他的桂冠將是相當艱苦的,因為他要面對的是本田車隊的一大堆才華出眾的車手的圍追堵截。車迷們可以在這賽季里大飽眼福了。
(黃友兵編譯自美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