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洛杉磯工作三年多,整天忙于公務,直到離任前才擠出時間到離住所不遠的藝術博物館走馬觀花地參觀了一下。琳瑯滿目的瓷器展館使我駐足。我想,這里總會有我國瓷都景德鎮或唐山的瓷器,結果一件都沒有。但我吃驚地發現,在一個不顯眼的展櫥里,有一個不大的瓷碗,上面標明\"中國定瓷\"。難道定瓷超過景德鎮的瓷?我回國后一定找機會去定瓷產地看看。
曲陽本是石雕城
離任前,我與華人朋友、福州同鄉會的會長林行珍話別。林先生對我說,他是做石雕生意的,有一本中國石雕品樣冊,對樣本里介紹的產品很感興趣,只是其圖片太小,不能斷定產品的藝術水準如何。他希望我回國后幫助他找個大點兒的樣冊,或到產地親自拍些產品的照片寄給他。我一看小冊子,石雕產地是河北省曲陽縣。我既感興趣,又感慚愧。我是河北人,連自己家鄉的產品都不認識。
我答應了他的要求,回國后一定要到曲陽縣去看看。我想,一是走訪一下家鄉,二是看看可否牽線搭橋,把家鄉的產品介紹到美國去。回到國內后,在河北省僑辦的協助下,我于去年4月到了曲陽。真是不看不知道,原來曲陽是個石雕城。步入曲陽,猶如走進石雕藝術的世界,家家玉磬聲,戶戶錘錘響,處處有石雕。那里石雕品種繁多,既有飛禽走獸,又有游魚花卉,既有建筑裝飾用品,又有家庭工藝品。傳統人物、動物是主題,也不乏現代和西方人物肖像。雕刻造形之優美,形神之活脫,雕工之細膩,令人贊嘆叫絕。而且雕刻手藝,幾乎人人都會,故有\"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誰都有一手\"之說。
曲陽石雕已有2000年的歷史。早在漢朝,曲陽的石雕就用于建筑裝飾。中國北方歷代有名的石雕都出自曲陽。北京故宮內的石雕建筑,天安門廣場上的金水橋、華表、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以及50年代末北京\"十大建筑\"中的石雕,都是曲陽石雕藝人的杰作。雕刻之鄉造就了一代代藝術大師。當今的盧進橋先生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之稱,甄彥蒼先生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證書。曲陽的石雕已遠銷國外,深受客戶的好評。
琳瑯滿目的石雕,令我目不暇接,我借機拍了好多照片,也收集了不少材料。
來到曲陽縣,也解開了我在洛杉磯藝術館看到的定瓷之謎。原來定瓷是我國古代著名陶瓷之一,窯址在今河北曲陽澗磁村、燕山村,古代屬定州,故名。定瓷起于唐朝,盛于宋代。它以質堅、柔潤、蟬薄、釉色細膩、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而聞名,贏得宮庭的青睞。定瓷名傳遐邇,藝壓群芳。江西景德鎮、山西平定、四川彭縣、遼定上京、福建德化諸窯皆蜂起仿效,形成龐大的定窯系。可惜,定瓷早在元末明初毀于連綿戰火。后來,定瓷以其名貴和稀少而成為收藏家的寵物和研究的對象。1995年夏,曲陽曾召開定瓷學術研討會,來自九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專家學者來到定瓷遺址,滿地的瓦礫、瓷片引起與會者的興奮和驚嘆。一位外國專家脫口開價,所有的破損模具和瓷片,他都要,每片兩美元。那個窯址瓷片約有一千萬片,而附近山腳下這樣的遺址尚有十幾處。
定瓷和瓷窯遺址都是國寶,國寶豈能不發掘和恢復。70年代初,在周總理的關懷下,河北曲陽成立了定瓷有限公司。經過20多年艱辛努力,千百次研制試驗,該公司除開發出傳統的定瓷優秀產品外,還研制出了一系列新品種。
牽線搭橋成功
到曲陽走一趟,不虛此行,不僅了解了曲陽的石雕和定瓷,也受到一種難得的藝術享受和教育,更為我家鄉和我們祖國的藝術瑰寶而驕傲。這一切促使作為一名外交人員的我,盡快設法為曲陽的石雕和定瓷開拓國際市場。
返京后,我即將所拍石雕照片和收集的材料轉送到美籍華人朋友林行珍先生手里。他收到后,如獲至寶,不久便來中國,并在我陪同下去了曲陽。林先生是石雕行家,他到現場一看,對各類石雕產品十分滿意,首次就選購了兩個貨柜。同年,他又兩次到曲陽采購,今年初又來進貨,營業額已達幾百萬元。生意還在進行,曲陽的石雕源源不斷地進入美國市場。曲陽的鄉親為自己的產品進入美國和獲得的經濟效益而高興,我也能為家鄉的經濟建設盡一點力感到欣慰。▲
(作者曾任駐洛杉機總領館副總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