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可靠消息,兩家影視制作巨頭正在競爭對文學名著《紅樓夢》的重拍權。這可把我高興壞了,不管是誰家拍成了,可能至少也該是一副新面貌、新氣象。
近年來,我國四大名著相繼都被搬上了熒屏,可就是《紅樓夢》沒戲看。夫人、小姐、丫環倒是一個比一個漂亮,但著實是生硬矯情有余而靈動可愛不足。也許是太忠于原著了,雖然已播放了若干遍,其中的某些情節還是讓人不大能看得真切,畢竟我們不是人人都參加了“紅學會”。較之其他古裝戲如《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武則天》等,《紅樓夢》過分地注重了藝術性,而忽略了對觀賞性的追求,仿佛只是供個別人行家里手、專業人士研究觀摩的,而不是給老百姓看的。況且,央視《紅樓夢》已經拍了10多年了,觀眾的審美觀念和欣賞水平,已較當初有了很大的改變,八十年代的電視劇,怎能抓住21世紀觀眾的心?因而,從廣大觀眾的需求出發,重拍一部大眾化的,有時代特色的《紅樓夢》,實在是拍攝方應當注意的。
也許有人會說,央視《紅樓夢》拍絕了,不管誰來重拍,恐怕都難以超越經典,象《笑傲江湖》那樣落個沒趣。的確,央視《紅樓夢》陣容龐大、制作精致,在當時是空前的,無以倫比,但卻不是絕后的。俗語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原版《紅樓夢》也未必就是只要,永恒的經典很可能更精彩的就是將要重拍的這一部。就像一位業內人士所說:“有競爭才好,當年拍電視劇《紅樓夢》時,不是也同時有謝鐵驪導演、劉曉慶主演的《紅樓夢》在競爭嗎?再說,像《紅》這樣的名著,有100個版本都不嫌多。《安娜卡列尼娜》也不好多個國家都在拍,而且越拍越精彩、越精致。”更何況,現在電視藝術的發展已非當初可比,憑借先進的拍攝技術拍出一部全新的《紅樓夢》,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對于重拍《紅》劇,觀眾也熱情很高。為新劇選角兒煞費苦心,將“四小名旦”和紅樓中的寶黛、湘云、王熙鳳對號入座,而陸毅、周杰不知誰為寶二爺的好,于是出現了紅樓角色之一、之二、之三爭雄的熱鬧場面。就沖著這份難得的熱忱,不重拍《紅樓夢》真是對不起觀眾。
重拍紅樓 閬苑仙葩難開二度
文/峰林
天地之間,英雄彎弓射雕;恩仇錄中,書劍決戰連城……今年影視圈快要把武俠戲拍瘋了,在媒體的一片炒作聲中,有兩大“主兒”別出心裁,英雄所見略同地鎖定鴻篇巨制《紅樓夢》。不知這朵閬苑仙葩能否盛開二度,那塊無瑕美玉可否重放光彩?
在中國,《紅樓夢》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把它搬上熒屏,即便是號稱電視劇國家隊的央視也絲毫不敢含糊。從1982年開始籌拍到1986年封鏡,前后歷時5年,傾盡人力、財力。不說別的,單飾演寶玉、黛玉的歐陽奮強和陳曉旭這對“情侶”,就是劇組花大力氣從全國各地數
萬名候選人中層層淘汰,精心挑選出來的,可謂是“萬里挑一”。這次要誕生超越原版的最佳組合,還不得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搜捕”。還有另外四百多人物的選角,不知要折騰多少演員,勞累多少熱心觀眾。
再者,《紅樓夢》里大小人物四百多個,編個加強營也綽綽有余。如此寵大的陣容,哪一樣不要錢。有關人士已替拍攝方作了預算,少數也得好幾千萬元。
重拍《紅樓夢》勞民傷財且不說,關鍵的是十幾年過去了,央視版《紅樓夢》依然魅力如初,《金陵十二釵》依然光鮮照人,纏綿凄美的寶黛愛情還是那么蕩氣回腸。有人肯花數千萬元為觀眾拍電視巨片,這是件大好事。可人家央視版《紅樓夢》走在前面并已經成為經典,這本身就是一個高度,一個挑戰,要成功超越往往比白手打天下要難得多。因此,這新版紅樓萬一敗下陣來,這下損失可就大了。
再說,還有個問題,就是怎么個拍法。近年來,“戲說”劇一直挺火,乾隆成了武林高手,皇宮變成了娛樂場所,唐三藏喜好抱打不平……

要重拍《紅》劇中大概也曾有過“戲說紅樓”的念頭,想以此引來觀眾的一片喝彩。就像香港也曾拍過《紅》劇,一開場寶玉就踩著自行車,黛玉則穿著比基尼在游泳。不料,國家廣電總局早已有令決不能“戲說”。
當然,“戲說”不成了,拍攝方也不會笨到拿才下的“新雞蛋”,跟醞釀了五年,光輝了近二十年的“舊石頭”相碰。那么,就只有走中間道路,也不敢說,這就是一條不歸路。但大雅不成,大俗不就,不俗不雅一雜交,生出個怪物來,你對它能愛得起來嗎?再說了,在當今講速度、講效益的社會,誰又有五年磨一戲的精神呢?
想我泱泱大國,數千年精神文明史,重大歷史事件數不勝數,翻開《史記》、《左傳》、《春秋》……隨便把哪段歷史事件好好挖掘一番,咋都能拍一部有新意也耐看的影視劇來。有好幾千萬元重拍《紅樓夢》,不如另辟蹊徑,在中華文學藝術的寶庫中,采擷一朵藝術之花,讓她燦然開放,這無論對哪一方,都是皆大歡喜,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