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其亮
老黃夫婦帶著6歲的兒子小江到醫院求診,訴說小江未足1歲就開始不時出現“抽筋”,發作時人事不省,雙眼上翻,有時還小便失禁、口吐白沫。小時候常常是在感冒發熱后發病,近二三年即使不發熱也會發病;跟過去相比,每次發作的時間延長了,間隔時間卻縮短了。那時候聽別人說小孩子偶然發燒、“抽筋”不要緊,長大就會好了,不時的發燒還會躥個兒,所以沒太重視,也就沒做詳細的檢查和治療??涩F在不僅沒好,反而越來越嚴重,這可怎么辦?
通過腦電圖等檢查證實,小江的病是從開始的高熱驚厥發展為現在的癲癇,再仔細追問家里的情況,原來老黃小時候也有過發燒后“抽筋”的病。
驚厥又稱抽風、驚風,廣東方言也叫抽筋,指的是當中樞神經系統或其他全身疾病引起腦細胞過度興奮時導致的肢體肌肉抽動。小孩子大腦發育未成熟,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差,高熱狀態下更易激發腦細胞功能紊亂,故高熱驚厥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原因。
高熱驚厥主要發生在6個月至3歲。當感冒等致急驟高熱(39-40℃以上)后,一般在24小時內小兒就會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全身對稱性、強直性的軀干及肢體陣攣抽搐,多伴有雙眼上翻、凝視或斜視,可有屏氣甚至面色發紺,部分可有大小便失禁,發作時間由數秒至數分鐘,驚厥后多人睡。
隨著年齡的增大,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漸趨成熟,5歲以后單純由于高熱引起的驚厥已很少見了。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小時候高熱驚厥發作較頻繁,或者患兒發病年齡提前或延至6歲以后,低至中度發熱也可誘發驚厥,發作時間長達10分鐘以上,熱退一周后進行腦電圖檢查仍有異常改變,這類病變醫學上稱為復雜性高熱驚厥,發展為癲癇的機會相對較大。如果在近親中也有類似病史,則發生癩癇的機會更高。
對考慮屬復雜性高熱驚厥者,除早期就應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防止外,還應定期由專科醫生檢查追蹤隨訪,并長期規律服用預防發作的藥物1-3年,以避免反復驚厥對腦組織的損害及減少癲癇的發生率。從小江小時候發病的情況及其家族史來看,他的病很可能就是由小時候的高熱驚厥發展而來的,也可以說與當時對高熱驚厥治療不及時,不系統有關。
因此,對孩子小時候發燒、抽筋要有足夠的重視,要及時帶小孩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系統的治療,這對降低癲癇的發病率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