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類別
臺灣的黑社會幫派可分為三類:外省掛、本省掛和縱貫線。
其中,竹聯幫、四海幫、三環幫都是外省掛(大都由外省子弟成立,但也有不少臺灣人加入),他們喜歡往日本、香港、美國等地發展。竹聯幫因1984年在美國策劃的暗殺旅美臺灣作家江南(劉宜良)的“江南案”而聞名全球,他們的部分成員早在多年前就前往美國發展,和當地的“華青幫”合作開賭場,近年則分食澳門娛樂業大餅。四海幫則在期貨和建筑業中勢力強大,與政商界關系良好。
本省掛指的是臺灣各地“角頭”(小團伙)組成的幫派,他們喜歡固守臺島,但將黑道企業多元化,包括工程建筑業、影視娛樂業甚至新興的衛星、有線電視和網絡。本省掛在臺灣各項選舉中影響力很大。部分臺灣基層民意代表(簡稱民代)、村里長就是“角頭大哥”漂白的,他們親自走入政壇尋找“護身符”,以合法掩蓋非法。黑道民代造成問政品質低落,也讓臺灣被評為“黑道治省”。
縱貫線指的是臺灣中部的首要黑道勢力,他們以剽悍聞名,擁有強大軍火,道上聞風喪膽。
四大幫派
近幾十年來,臺灣幫派林立,活動猖獗,給臺灣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其中天道盟、四海幫、竹聯幫及松聯幫,是橫行江湖的四大幫派,它們活動力強悍,造成治安動蕩,人心浮動。臺灣警方掃黑也以這四大幫派為主要目標。
天道盟是臺灣治安當局1984年施行“一清(掃黑)專案”的產物,一清掃黑,把大批幫派分子、角頭老大掃進職訓總隊,大家被囚禁在一起,卻因派系不同而屢有摩擦和群毆,其中因竹聯幫人最多,氣勢凌人,引起其他幫派角頭老大的不滿。在看不慣竹聯幫作風及外省幫合作的情況下,臺灣省角頭楊登魁、羅福助等人倡議結盟以對抗,他們利用上法庭之便,在臺北看守所組成天道盟。
天道盟總會對各地分會及天道小弟采取經費補助方式,只要提出開店計劃,經審核認為合理,就提供資金開店,發展據點。
竹聯幫于1955年在永和竹林路開山立派后,一直是臺灣外省掛幫派中最兇悍的一個,雖經“一清專案”大劫,但元氣恢復極快。目前,竹聯幫勢力仍是各幫派之冠。
竹聯幫凝聚力極強,不良少年出來闖蕩江湖,最有可能加入的幫派便是竹聯幫。據警方最新調查資料,竹聯幫的營生,老一輩的大都投資特種營業,新生代則搞賭場,還有一部分當保鏢或土地中介,所獲利潤甚豐。
輿論認為,無論黑白兩道,都承認竹聯幫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消滅,40多年來混過竹聯幫的,已遍布各行各業。
四海幫是臺灣最早成立的外省掛幫派,1955年在臺大歃血為盟,其中高官巨賈的子弟占多數。四海幫生意做得很好,因第一代的四海幫分子,混過一般小太保的時日后,靠家勢投入商場。現在他們的生意以房地產最熱手。
松聯幫崛起全拜“一清專案”所賜,當時各幫派被掃,惟獨松聯幫無人被捕,于是該幫兄弟接過各幫地盤,從此坐大。不過,松聯幫至今仍被定位于“傳統”幫派,只經營一些特種行業,如賭場,或憑借黑道勢力代為討債、擔任特種行業者“圍市”、保鏢等打打殺殺的工作。G熝 文
海外星云 200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