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克勤

通常所稱的小品文,指篇幅短小、文辭簡約、情趣盎然、韻味雋永的散文作品。小品文作為一種文體的興盛,在明清時期,主要在晚明階段。晚明小品文的主要特點在于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在藝術上極富創造性。雖然在思想內涵和歷史深度方面,無法與先秦兩漢散文、唐宋散文等相比;但在反映時代思潮、探尋人生真諦方面,同樣達到了時代的高度。
晚明個性解放的思潮、市民意識的增強,是晚明小品文興盛的重要原因。明亡之后,天翻地覆的巨變使社會思潮產生了新的變化,隨著清王朝專制統治的加強和正統文學思潮的沖擊,小品文的創作也趨于衰微。但仍有一部分作家仍然繼承了晚明文學的傳統,創作出既有晚明文學精神又具時代特色的小品文,為后人所激賞。
明清小品文不僅是中國古典散文終結時期的遺響,而且也是古典散文向現代散文轉換中的重要一環,對后世產生了重要影響。進入90年代以后,文壇上出現了一陣小品隨筆熱,明清小品的價值在塵封半個世紀之后重又為人們所發現,并開始得到實事求是的評估。為了使廣大讀者對明清小品有比較全面的認識,給廣大讀者提供較好的閱讀文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特出版了這套“明清小品叢刊”。
本叢刊精選明清具有較大影響和具有較高欣賞價值的小品文集。由于明清小品文作者多率性而作,又多引用前人詩文及典故,所論又多切合當時社會風尚,為給讀者閱讀提供參考和幫助,特對入選的小品文予以簡注。
收入“明清小品叢刊”第一輯出版的有明代公安派代表作家江盈科的《雪濤小說》(外三種)、明代呂坤和清代洪應明的《呻吟語·菜根談》(合刊)、清代著名文學家李漁的《閑情偶寄》和清代沈復的《浮生六記》(外三種),均為小品文的名著。其中有的以犀利幽默的文筆刻劃世象百態,描摹風俗人情;有的以凝煉雋永的語言總結人生經驗,揭示處世之道;有的以藝術家的修養,展示了生活的雅致和趣味;有的以丈夫的身份,抒發了人間難得的真情。
此次 出版,均請古典文學專家撰寫精當的前言,介紹作者背景與作品特點,又細加校核。使得本叢書不僅成為古典文學愛好者的良好讀物,而且對于研究者來說,也不失為有價值的參考版本。
“明清小品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