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昀

快樂的春節過去了,孩子門回到了幼兒園,他們帶來了過年的精彩感受,還帶來一個不斷被提起的話題——壓歲錢。
爸爸媽媽說
沈超媽媽:我們當然不會讓孩子去支配壓歲錢。但孩子很聰明,他知道自己收到了許多錢,在與爺爺奶奶通電話時,他會說:“今年我又收到許多錢。”壓歲錢多了之后,我發現超超的購物要求越來越多。去超市時,他會抓住自己喜歡的玩具不放,我不給他買,他會耍賴、哭鬧,還常說“我要用我的壓歲錢買”。
張宇雯媽媽:我的煩惱是怕老人用錢慣壞孩子。我讓他們象征性地給一點,他們總聽不進去,有時為了怕我勸止,就悄悄地塞給孩子。其實,我情愿他們送些小孩可以用的東西:像玩具什么的。
郭青爸爸:我沒收了孩子的壓歲錢。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發現郭青在吃一種果膠糖,是三無產品。問他哪兒來的錢,他很爽快地說,我用了自己的壓歲錢。所以,我沒收了他所有的錢,他跟我生了氣。事后我和他媽媽與他認真談了,但他總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壓歲錢自己不能用?
老師說
陳老師:家長反映的情況,在幼兒園里表現得并不突出,這可能是幼兒手上有了壓歲錢,在幼兒園里,無法買東西的緣故。但是就幼兒持有壓歲錢這件事本身,倒是值得我們和家長一起探討的。
我是教師,同時也是家長,我的孩子在幼兒期并不能清楚地理解金錢的概念。幼兒園里的孩子,大多如此,他們對金錢的概念是模糊的:他們能認得1元錢、5元錢,但如果你拿出好幾個硬幣,再問他,他會說,很多錢。這表明在這個年齡段,幼兒對貨幣的認識尚未完全建立。在做買賣游戲時,他們有時付錢,有時忘了,有時該找零也沒有索要,有時還會多找錢。做游戲時,這些遺漏是無所謂的,但真的讓他們獨自去消費,我想還太早了。當然,在教學中怎樣更好地指導孩子消費,我也在思考。
金老師:以前,人們很少對小孩子講錢的事,有人會說,我從不給小孩子錢。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孩子應該及早得到關于金錢的教育,即使家長不進行教育,鋪天蓋地的媒體廣告也會刺激孩子的占有欲,倒不如早早地教他怎樣支配自己的錢。
專家說
——當孩子對新奇的玩具、新鮮的零食充滿向往時,不妨讓他們了解用什么方法才能占有這些東西,而不是一味滿足或一味拒絕。
——當孩子要求用錢時,家長同時要提出一些要求,比如,讓孩子共同參與一些家務勞動,讓他在用錢的同時也承擔勞動的義務。這樣再與他交流用錢的看法會容易些。
——在使用錢的時候,讓孩子學習計算,在實踐中的學習和應用顯然是幼兒掌握相關知識的最好時機。有些幼兒園開設小超市,在大班教數學以后,試著讓幼兒為貨物標價,也讓幼兒學習計算價格,練習數的知識。5-6歲有一定數字概念的孩子參與一些消費活動,對提高他的數學能力是有益的,但家長要給予較多的指導和幫助,不要用數學難題去“刁難”孩子。
——對孩子進行金錢的教育也要取得家中長輩的支持。可以和老一輩好好溝通一下,或者讓他們在銀行為孩子開一個戶頭,還可以為孩子買一份保險,這樣會比在暗中塞錢更有意義。
總之,我們不主張將壓歲錢直接交給孩子自己支配,也不主張完全將孩子與錢隔離起來。父母可以在周末陪孩子去購物,并為他建立一個儲蓄制度,逐步地培養他健康的消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