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紅文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小國。西臨地中海,東依戈蘭高地,是亞洲與非洲之間的陸上交通要道。
1998年年底,在以色列西海岸的海法市為期8周的學習參觀,使我對以色列的教育情況有了一些了解。
教育被視為以色列社會的基本財富以及未來發展的關鍵。教育的基本目標是把下一代造就成為有責任感的成員。國家為5歲幼兒提供的幼兒園是免費和義務教育性質的。義務教育一直持續到16歲,并在18歲之前免收學費。
社區與教育
社區對教育的服務作用充分體現了一種資源共享、人才共享的新型觀念。主要的形式有博物館、藝術中心、音樂中心、社區活動中心等等供青少年和兒童活動的場所,還有資訊中心等供教師獲取信息、尋找與制作教材教具、相互交流的地方。
博物館不僅僅讓孩子動眼,還能讓孩子動手、動腦。
在海法市博物館,成人引導孩子們欣賞博物館中世界大師們的作品。工作人員向孩子們介紹了畫家的姓名、作畫的年代、畫種等基本知識,并向孩子們演示各種不同繪畫工具的用法及其不同效果。
接著孩子們就分散開,自己選擇喜歡的作品仔細欣賞,然后開始作畫(也可以選擇不作畫)。他們可以臨摹大師的作品,也可以在欣賞了一幅或多幅作品后自由發揮,進行創作。
我參觀時看到的孩子年齡大約在5歲左右,盡管他們的作品明顯不如我們國內5歲孩子水平,但重要的是:他們得到了欣賞大量名畫的機會,這是任何一所條件無論多么優越的幼兒園都不可能提供的機會,也是不可能通過欣賞一本精美的名畫集所能替代的。
在海法博物館中,以線條、形狀、光線和色彩為基礎的藝術作品不僅僅局限于上述的繪畫藝術,還包括了雕塑藝術、視覺藝術、建筑藝術等各種形式。
在海法博物館的另一個展廳,展示了視覺藝術的另一個方面:光與影。通過不同的鏡面組合,可以產生的效果是如此的不可預測,可能會看到無數個自己列隊前進,也可能是兩三根長棍在鏡中“變成”了多面體。
與展示配套提供了可供自己探索操作的小鏡子與其他各種材料,讓有興趣的孩子可以自行摸索如何用鏡面變幻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社區中心的多樣化、專業化
除了博物館,還有各種專業化較強的服務中心,為區內甚至區域外各個學校的孩子提供更專業的指導。
這種社區中心主要有藝術教育中心、音樂教育中心和社區活動中心。前兩種是比較專業化的教育輔助機構。有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和基本教育技能的指導人員,孩子可以由老師或家長帶領前往學習,注重培養孩子對藝術的欣賞能力與借助藝術手段表達情感的能力。
指導人員先啟發前來活動的孩子:“藝術家是什么樣的?”孩子說:有胡子、戴帽子、手中拿著筆……她就根據孩子的描述,用畫筆在唇上添上兩撇小胡子,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帽子帶上,既肯定了孩子們的回答,同時牢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
音樂中心和藝術中心也有專業人員到各所幼兒園進行巡回教育。這樣,幼兒園的教師就不需要具備很強的藝術專長了。
而在社區活動中心,則有圖書館、健身房等活動設施,使孩子們在學校之外有多樣化的活動形式與必需的活動場地和器材等。
●資訊中心的作用
資訊中心既是資料室,也是教研室,還是教材教具商店?;旧厦總€區都有這樣的供教師收集資料與新的教育信息的場所。
在海法市的一個幼教資訊中心,進門的第一個約50平方米的房間內,陳列架上整齊地放置著許多文件夾,每一個夾子按內容分類存放著可能有用的資料,供前來查閱資料的教師復印。這些資料由中心的工作人員(通常也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或指導者)負責收集,也有的是幼兒園教師在教育中使用后認為較有價值而提供給中心的。
而從這里得到信息的教師們也都會主動地將使用后的效果或是改進意見反饋給中心,以使中心能以更新、更佳的狀態為更多的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家庭與教育

家庭對幼兒教育的態度是積極主動參與到幼托機構的活動中。
我所訪問的一所幼兒園,在晚上7點組織了這樣的一次活動:為了班級內一個圖書角的開張,由家長安排并排演了一臺節目,節目的內容來自圖書角內的一本童話故事書,演員是家長們,觀眾是幼兒,目的在于引起孩子們對書的興趣。
演出時,盡管童話故事的內容很簡單,家長們完全可以將角色的臺詞背出來,但參加演出的每位家長手中都拿著那本書,就是為了讓孩子感受故事與書的關系。為了那15分鐘左右的表演,家長們作了精心的準備。她們和教師一起討論布景的制作、服裝道具、場地的安排等等,從最后的演出中,看得出她們所花費的心血。家長所制作的布景與道具既精美,但制作也不復雜,很明顯不是僅供一次性使用的。
而更多的是家長們對教育教學的支持。如在另一所幼兒園,我們看到教室門外有一排信箱,每個孩子和教師都占一格,孩子們之間、孩子和教師之間可以互相投遞信件、賀卡等。這排信箱就是由家長提供與制作的。
在我所到的每一所托幼機構的每一個班,都能找到一間小小的儲藏室,幾乎每一個儲藏室都有一大排高至屋頂的貨架,里面歸放著五花八門的材料,如各種材料的瓶瓶罐罐(紙質的、塑料的、玻璃的、金屬的等等),各種紙(包裝紙、硬卡紙、塑料紙、紙條、紙棍、紙筒等等),各種碎布料,還有絨球、彩珠等等,這些材料大多是由家長收集的,這些在家庭生活中沒有用的材料往往在教育活動中用途廣泛。
如果每一位家長都做教育上的有心人,那么,每個孩子的背后就是一批人。能夠為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幫助,有時這種幫助所導致結果的可能是出乎教師預料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創造的源泉。
幼兒園的教育
用目前常被提及的“素質教育”界定以色列的幼兒教育應該說是比較恰當的。我所到的幼兒園以及小學都有這樣一些特點:尊重幼兒的情感,關注幼兒的自由活動,重視幼兒的“自學”,善于利用各種“資源”。
這些特點目前在我們國內教育觀、兒童觀正確的學校、幼兒園和老師那兒,也能看到做得非常出色的,但尚未能有如此普遍。孩子們是最大的受益者。
●尊重幼兒的情感
我們所到的每一所幼兒園,不論采用何種課程模式,也不管幼兒園的教育特色偏重于哪一方面,都能夠觀察到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動中對幼兒情感的關注。這種關注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
如在集體活動時,詢問幼兒今天早上起床后的情緒,也有老師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以及為什么有這樣的感受。有時,教師也借助布偶、木偶等小道具,將發生在幼兒身上的問題通過玩偶之口表述出來,提供幼兒解決問題的模仿榜樣。
在我們的幼兒園內,也經常聽到老師和幼兒之間這類對話,“高興嗎?”“好不好?”除非孩子正在哭泣或生氣時,一般我們老師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積極的,即使有反面的回答,往往也僅限于“不高興?!焙苌俾牭接泻⒆诱f:“我今天很失望”“我今天有點擔心”等等
諸如此類較豐富的表達情感的詞匯。
我覺得,這不僅僅是與幼兒所掌握的詞匯量有關,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孩子還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這個問題的根源部分可能是我們民族所提倡的“內斂、中庸”的傳統,但是,讓別人了解自己對人或事的真實感受應該說是非常必要的“生存”手段。只要有恰當的啟發和示范,幼兒是能夠做到的。
我們都知道,長期對情感的扭曲會形成心理問題,那么忽視與克制情感的表達又如何呢?
●關注幼兒的自由活動
我這里說關注而非重視,因為我覺得,我們目前也都很重視讓幼兒有自由活動的時間與空間,而在幼兒自由活動的時候,教師怎樣適時地、恰如其分地關注某個或某幾個幼兒,不僅是了解幼兒的最佳時機,也是針對不同的幼兒開展個別教育的良機。
這種機會稍縱即逝,放過了也未必會造成什么容易察覺的遺憾,但這最能夠體現的是一個教師的指導能力。
在一所幼兒園的操場上,一名女孩正在往塑料小碗中盛泥沙,很明顯是在辦家家,正巧我和她的老師一起走到她的身邊并停下了腳步,所以很自然地被邀請坐下來一起“用餐”,這種場面在任何一所幼兒園都是常見的。那位教師坐下后首先也是裝著聞了一下味道,然后“嘗”了一點,接著她問那小女孩:“這么好吃的,是什么呀?”女孩回答:“是湯。”教師接著問:“你能不能告訴我這種的配料,我想回去也做做看?!迸⒎浅8吲d地答應了。于是,教師拿出了紙和筆,做出記錄的樣子。
一瞬間,我察覺到那小女孩有些困惑,可能她并不是很清楚地知道這種湯的配料,也可能她未曾料到老師竟會當真要把自己說的配料記下來。然而,也就是那么一兩秒鐘的猶豫。那小女孩煞有介事地面對我們也坐了下來,二郎腿一翹,開始講述了。她挖掘日常生活中有關湯的所有經驗,竟然也說得頭頭是道。而教師在她述說的時候,則很巧妙地用“你是否加了胡椒粉?”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使孩子在毫不察覺的情況下,接受了新信息,完善了答案。
在不超過5分鐘時間的事件中,我看到的是一次沒有教育痕跡的教育活動,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鼓勵,教師所采取的是求教者的立場,教育就在不經意中完成了。
●重視幼兒的“自學”
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用工具來測量并記錄種植區內植物的生長的情況。也有孩子利用各種不同的自制的簡單“儀器”來開展測量風速等活動。
科學研究的方法就在這種類型的各種活動中內化為孩子們自己的概念,并且掌握了科學的思維與研究方法,必然會為孩子今后不論從事何種工作打下最扎實的基礎。
●善于利用各種“資源”
這里所說的資源包括各種物質方面的資源,更主要的是指幼兒日常生活環境中所包括的其他環境。如我們這批來自于世界各個洲十幾個國家的客人參觀當地的幼兒園之前,多次被要求預先準備自己國家的小國旗,或是一句簡單的問候語,有一所幼兒園請孩子們準備了作品,然后自己選擇送給某位客人,作品的袋子中還包括一張寫有孩子的姓名與地址的紙。我們回到住地后,都馬上寫了信給送自己作品的那個孩子,并將參觀時與他們的合影寄了去。在我回國之前,很高興地收到了送我作品的那個小女孩兒寄來的一封信。圖/鄒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