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春燕

幼兒園在晨檢時,時常看到孩子含著各種鈣片或小施爾康等口含片,有的家長是由于聽了醫生的勸告而給孩子補鈣,有的則是受了各種鈣制劑的廣告的誘惑而給孩子補鈣。小兒在生長發育階段,需要不斷地補充各種營養素,當然也包括各種礦物質,礦物質的缺乏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還會導致多種疾病。在礦物質中,孩子最容易缺乏的是鈣、鐵和鋅。因此家長常會買些鈣片、鈣粉給孩子吃,尤其對生長發育較快的孩子。那么小兒應該怎樣補鈣才科學呢?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占人體體重的1.5%~2%,身體中99%的鈣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使得骨骼和牙齒保持堅硬,1%存在于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對于促進血液凝固、維持心肌收縮和保持神經功能等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給孩子補鈣,應以食補為首選。在日常食物中乳制品、水產品、豆制品和一些綠葉蔬菜都是良好的鈣質來源。如水產品中的蝦皮、海帶、魚骨粉等食物中的鈣含量都非常高,每100克蝦皮含鈣高達1760毫克。乳類每100毫升含鈣120毫克。大豆的含鈣量也不少,但其表皮有質酸影響鈣的吸收,在制成豆制品后,由于去掉了表皮,吸收率大大增加。有些綠葉蔬菜如菠菜含鈣量也很高。在烹調過程中如果能先焯后炒,去掉部分草酸,減少腸道不易吸收的草酸鈣的形成,也不失為鈣質的良好來源。另外,不同的膳食成分對鈣的吸收率影響極大,高磷(富含植酸、草酸)、膳食纖維、脂肪酸皆可阻礙腸道對鈣的吸收,所以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平衡膳食,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林林總總的鈣制劑多達400多種。如果孩子經檢測確實需要用鈣制劑來補鈣,那么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鈣制劑時,要盡量選擇那些含鈣量高、易于溶解、吸收率高的鈣制劑。家長還需要了解服用鈣制劑的一些基本常識和注意事項,行之有效地為孩子補鈣。
人的腸道對鈣的吸收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服用時間吸收率不同,餐時和餐后服用優于空腹,此時服用可刺激胃酸分泌,延長胃的排空,提高吸收率。不同的服用方法吸收率不同,一次大劑量服用不如分次小劑量服用,如一次服用2克鈣,吸收率為14%,將2克鈣分為四次服用,每次服0.5克,吸收率可高達29%。不同的年齡對鈣的吸收率不同,嬰幼兒的吸收率達50%~60%,青少年為35%~40%,成人為15%~20%,老年人則只有10%~15%。機體所處的不同狀態,對鈣的吸收亦不同,缺鈣時腸道對鈣的吸收率明顯增高。服用一些藥物,會影響腸道對鈣的吸收,如孩子服用抗癲癇藥物時易致小兒鈣的吸收不足。另外,維生素D能大大促進鈣的吸收,佝僂病主要就是由于缺乏維生素D所引起的,如果單純補鈣而不補充維生素D,仍然無法避免佝僂病的發生。而兩歲以上的孩子由于戶外活動較多,皮膚受陽光照射而合成維生素D供人體利用,而且此時孩子吃的食物品種增多,鈣和維生素D的來源較豐富,所以佝僂病十分少見。
實驗證明,鈣的攝入量增多,可使吸收率下降,腸道中過多的鈣會隨大便排出,不僅造成浪費,還會影響到鐵和鋅的吸收,引起孩子貧血、食欲不振、生長發育減慢、免疫功能下降。這是由于鈣、鐵、鋅皆為二價陽離子,在腸道吸收時會互相抵抗的緣故。因此家長千萬不能盲目地給孩子補充大量的鈣,而是要根據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適時適量適當科學地給孩子補鈣。圖/方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