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紅
近幾年掀起了一股補鈣熱潮,市場上各種各樣的含鈣保健品層出不窮,不論是老年、中年、兒童和幼兒統(tǒng)統(tǒng)補鈣。甚至連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痛和腦血栓后遺癥的腿腳不便也用補鈣來治療。看來,一些人對補鈣的認識存在誤區(qū)。
實際上并非人人都缺鈣。人的正常飲食中含有足夠的鈣,一般不需要另外補鈣。需要補鈣的大多指某些特定人群,如一部分老年人、嬰幼兒或者是某些不能正常飲食或吸收不良的病人。
補鈣并非越多越好。老年人骨質(zhì)疏松、易骨折多是因為隨著年紀增長,體內(nèi)的激素分泌減少導致骨骼中的有機成分減少而造成骨骼脫鈣。老年人補鈣要適量,補鈣的同時要做一定戶外活動,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tài)和愉快的心情才能保證健康的身體。有些年輕的家長認為只有多補鈣,才會使寶寶健康成長,于是就盲目地給孩子補鈣。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鈣是一種有很強生理功能的物質(zhì),機體組織中的鈣離子的增多和減少,都會引起不同的生理變化。鈣的攝取不足會導致小兒佝僂病和發(fā)育遲緩等,但鈣攝入過多,會使小兒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更嚴重的會有高鈣血癥的危險。所以,鈣劑不能濫用,更不能隨便加大劑量或長期服用。
補鈣的方法要科學。如果服用不得法,即使補很多鈣,也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多數(shù)缺鈣的原因是鈣的吸收不好,故補鈣時應(yīng)該同時補充維生素D以幫助鈣的吸收。另外,牛奶和鈣劑不宜同時服用,有報道二者同時服用不利于鈣的吸收和奶的消化。專家建議飲用牛奶與服用鈣劑的間隔時間至少為1個小時,兒童補鈣更應(yīng)注意這一點。
要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補鈣,應(yīng)該先到醫(yī)院檢查一下,然后根據(jù)實際的缺鈣情況選擇適合的鈣劑和補鈣方法,決不能盲目地補。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才是最好的補鈣方法。與其浪費很多錢買藥,不如餐桌上增加一些富含鈣質(zhì)的食物(如牛奶、魚、排骨、瘦肉、水果、蔬菜、海產(chǎn)品)和富含維生素A、D的食物(如各種動物的肝臟、禽蛋類及魚肝油等)。另外,經(jīng)常做戶外運動,多曬太陽和適當?shù)捏w育鍛煉,對保障鈣的吸收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