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革”語言的社會文化心理分析

2001-06-14 05:48:56金立鑫
書屋 2001年3期
關鍵詞:語言文化

金立鑫

語言的一個重要屬性是它的“社會”性。語言的社會性的一個基本特征是社會對語言的制約,這種制約具體反映在語言的發展受社會的制約、語言的使用受社會的制約以及語言對社會的反作用。

語言的另一個重要屬性是它的文化屬性。語言的文化屬性的一個基本特征是文化對語言的制約。語言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是文化的表現形式。也因此說,有什么樣的文化屬性,就會有什么樣的語言形式。

語言還有一個重要屬性是它的“心理”性。語言的心理性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心理因素對語言的制約。語言是抽象的,但是它的具體表現形式是言語行為,言語在本質上是一個心理過程或思維過程。因此人的心理或思維狀態決定了人的言語表現,從而決定了語言系統。反過來,人的語言同樣會對人的心理或思維產生反作用,制約人的心理過程,制約人的思維過程。

一、社會語言的基本原則

為了分析語言之于社會的作用以及影響,我們必須建立一些最基本原則作為分析坐標,用它作為基準來衡量社會言語的變異現象。

1.1誠意性原則

語言作為組織社會的最主要手段,它的一個最基本的屬性就是“誠實”或“真實”。人與人之間的所有關系依賴于言語表達的誠實性。如果言語不具備誠實性,人與人之間的言語交際失去了最起碼的信任,言語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效用,它也就無法起到組織社會的作用。誠意原則要求說話人必須說真話,由于說假話的后果是使語言失去應有的效度,其后果是說話人以后的話語失去效度。一個社會不可能充斥大量的無效話語。如果一個社會的無效話語達到一定的程度,并且被多數人所承認,這個社會將產生信任危機。語言就難以承擔起組織社會的作用。因此“誠實性”是社會語言的第一條最基本的屬性,也是言語交際最基本的原則。

1.2言語行為實施權原則

社會的各個成員在社會中具有相應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社會角色的不同決定了言語行為實施權的不同。社會角色和社會言語行為實施權之間存在直接的對應關系。如同社會角色不能發生錯位一樣,言語行為的實施權同樣不能發生錯位。如果發生錯位,例如不該具有某種話語權的人實施了不該實施的言語行為,勢必造成社會的混亂。經典的例子是一個有婦之夫對另一個女人說,“你是我的太太”,這樣的話語是無效的。因為說話者不具備實施“丈夫”的權利。如果一個社會的無效話語達到一定程度,并且這些無效話語被多數人所接受,即無效話語獲得了一定的效度,社會規范將受到嚴重沖擊。這是社會言語交際的第二條原則。

以上兩條原則來之于奧斯汀(1962)(1)“言語行為”理論中的三個基本條件:

(1)說話者必須是具備實施某一行為的條件的人。

(2)說話人對自己要實施的行為必須有誠意。

(3)說話人不能對自己說的話反悔。

實際上,(2)和(3)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從(2)可以推導出(3)。因此我們將言語行為理論的三原則簡化為上面的“誠意原則”和“條件原則”。

1.3文化對應原則

文化對應原則指的是文化范式和語言系統的對應關系。不同的文化范式決定了不同的語言系統的結構,同樣不同的文化圈有自己的言語行為方式。不同文化圈的人進入另一個文化圈,必須遵守所進入的文化圈的最基本的言語交際原則(違背這種原則有一個層次性的“度”,最底層的也是最重要的層次不可違背,淺層次或許能夠被容忍)。否則言語交際就會失敗。我們將這種原則稱為“文化對應原則”。

1.4言語平和原則

一個正常、健康的社會,其多數成員的心態是相對平和的。不平心態不可能不存在,但是不平心態不應該占社會的多數。平和心態表現為平和的言語形式,反之,不平和的心態往往表現為過分激烈的言語行為。同樣,一個社會不可能不出現激烈的言語行為,問題是當我們研究一個社會時,言語激烈形式的分布和頻率就成為我們考察這一社會的重要指標。當激烈的言語形式達到一定頻率,分布達到足夠的平面,整個社會必定出現一種非正常的心理傾斜,其內部組織將出現相應的變化,嚴重的將導致社會組織的破壞。

1.5準確性原則

準確性原則下面包含四條準則:

可證性準則:話語者的言語必須是可證明的,即必須具有充足理由。同邏輯學上的“充足理由律”。

實在性準則:話語者的言語必須是“言之有物”的而不是空洞不可把握的。

恰當性準則:話語者的言語在大小范圍、程度高低等方面必須是恰如其分的,不是故意夸張的。

明了性準則:話語者的言語必須是平實明白的,不是曲折隱諱的。

以上原則“基本上”根據它們在社會言語交際中的作用強度依次排列。

本文試圖從以上社會言語交際的一些基本屬性出發建立社會言語交際的基本原則,同時將原則作為社會言語分析的參照坐標,嘗試用這些原則簡要分析“文革”中的一些語言現象。

以下我們逐條分析“文革”中違背這些原則的言語現象。

二、條件原則和誠意原則

2.1我們先分析違背條件原則的言語行為。

“文革”中,所有不正常的話語中,最為嚴重的是違背條件原則的言語現象。條件原則要求說話人擁有實施話語內容的權力。否則可能造成的后果有兩種:一是造成純粹的無效話語,二是造成搶奪話語權的社會組織混亂。下面是“北京十四中紅衛軍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六日”的一張“《告全國人民書》”的部分內容,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文革中典型的違背條件原則的言語行為:

“你們今后一律不許給那些資產階級狗崽子、流氓、阿飛、小癟三們理怪模樣、妖里妖氣的頭發,什么無縫青年式、青年波浪式、螺旋寶塔式、鴨子屁股式……(以下刪去約100字)

“資產階級老兒們,頑固不化的狗崽子、孝子賢孫們,絕不允許你們梳大背頭,穿著牛仔衫、雞腿褲、火箭鞋到處放毒,絕不允許你們梳著鴨屁股頭發,抹著夜來香,擦著香粉,穿著牛仔裙、港式衫、高跟鞋到處亂竄。只許你們老老實實,不許你們亂說亂動……(此處刪去60余字)

“所有房主們……而今你們還收房租,繼續剝削勞動人民。你們這些吮吸勞動人民血汗的臭蟲,必須停止吸血,房產一律歸公。住戶們一律不向房主交租子!各地房管局的革命同志們,望你們辦理好房產歸公手續,馬上把房產接收下來。

“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的革命同志,我們向你們發出通令:立即沒收資產階級的股息和取消存款給利息的作法……(以下刪去若干字)

“上述條令,自張貼日起,即時生效!若有違犯上述條令者,我們將采取必要的革命行動!

“北京十四中紅衛軍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六日”

這段由一群十七八歲的“紅衛兵”寫成的《告全國人民書》中所使用的六個“不許”以及大量的命令式言語行為,與話語者的身份和權限不符。說話人并不具備行使這一行為的權力。因此,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具有奪權性質的話語只能算作無效話語。受話者可以不必理睬。但是,如果說話人不僅僅是停留在言語行為上,同時還將言語內容付諸行動,并未得到社會力量的抵制,那么奪權話語就可能成為事實,可怕的事件就會發生。事實上,文革的悲劇就在于大部分人默認了這種話語強權。

2.2再來分析違背誠意原則的言語行為。

違背誠意原則,有時候并不是人們的初衷,更多的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最原始的違背誠意原則的原因恐怕是懾于一種權威或心理高壓。孩子撒謊通常與父母的高壓有關。文革中的政治高壓更是造成了一代中國社會群體的“集體說謊癥”。也同樣不能幸免。

如果這種“說謊癥”成為一種集體行為,肯定會造成時代的悲劇,也會影響文革以后的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現在中國社會的相當一部分話語者都在違背這一原則,它可能會造成整個民族文化的異化,造成民族品格的災難。

文革中形成的一大怪異就是言必稱“最高指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引用一段“毛主席語錄”。而實際上說話人并不真的要實行語錄中的內容。就連一對戀人申請結婚,也要先說上一段:“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而實際上很可能這兩個人是同鄉,結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結婚。但是必須這樣說。這樣的行為形成風氣,后果便是踐踏了人最基本的誠實,人人言而無信。一個社會多數人說假話,或者在公開場合一定說假話,并且形成一種“規則”,這是極其可怕的。這一負面影響集中反映在干部身上:臺上說的與臺下說的、當面說的與背后說的可能完全不同。文革的這一流毒至今影響著中國社會。當今中國社會上所有的陰暗面,包括貪污腐敗與這種違背誠意原則的言語行為有關。

有作者批評近年來的一些流行歌曲“不是源于真切的感受,而是源于某種方向性的引導和趨奉”。例如:“‘那個喜呀,那個樂呀,那個敲呀,那個打!(陳紅演唱《喜樂年華》)‘咱老百姓真呀真高興!高興!高興!(解曉東演唱《咱老百姓》)‘昨日你過年才包餃子,今天我天天過新年。(李殊演唱《中國在改變》)‘福到千萬家,家家都是一幅畫;安居樂業享天倫,國泰民安滿中華。(金彪、楊洋演唱《福到千萬家》)‘四海同慶恭喜發財心呀心相通,花也紅心也紅富貴在手中。(尹相杰、于文華演唱《滿堂紅》)”這些詞作者似乎根本看不見“上千萬的下崗職工和五千萬的貧困人口問題,還在那兒反復狂呼“高興”,虛偽加上蠻橫,最終聲嘶力竭。”“加上詞作本身粗陋低劣,所以使人怎么聽怎么覺得是‘那個空呀,那個假,那個淺呀,那個傻!”(2)

這些現象似乎是文革語言假話、空話、大話在今天的翻版。

三、文化對應原則

不同的社會群體普遍接受相應的文化模式。典型的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別。例如東方文化中謙虛和自貶容易讓人接受,是一種美德;而西方文化普遍接受鼓勵和贊揚。長幼有序、等級觀念在東方有著幾千年的傳統,而西方普遍接受個人自由和平等意識。這是兩種不同的文化模式,談不上好壞優劣。

不同的文化模式有相應的語言系統與之對應。這種文化模式進入了語言的音位系統和詞匯系統。它左右著人們的行為規范。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典型的日本人或韓國人對他的長輩用不帶有敬體形式的言語方式。我們也很難想象一個美國人用東方言語交際形式對他的下司說話。

一個社會群體普遍接受的文化范式,不太容易改變。雖然東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幾十年里得到了更多的交流。因此,現代社會對偶爾違背傳統文化范式的言語行為大多采取比較寬容的態度。但是,在東西方文化完全交融之前,違背傳統文化范式,仍然是很難接受的。如果一個社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突破傳統文化范式的言語行為,它預示這一社會系統出現了問題,和可能伴隨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們來看看當時只有二十來歲的譚力夫在文革中的一次集會上演講的結尾:

“關于階級路線的問題,你們來一百人,我一個也能對付!(掌聲)老實告訴你,我們的根子硬,我們的根子在哪?(群眾:毛主席!)你看,這還怕什么?(大笑,熱烈鼓掌)有人說共青團要打爛,連黨也算上,該砸爛的就砸爛!(掌聲)連這個學校我看都得砸爛!(熱烈鼓掌)有人跟我講什么黑格爾,費爾巴哈,我不懂那一套,我只知道毛澤東!(熱烈鼓掌)(譚力夫:在8.20辯論會上的發言,上海市上海中學《思潮集》,1968年)

從上面的言辭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年輕而又狂妄的“風流”人物。他漠視任何權威,把大言不慚當作氣勢豪爽。東方文化的那種溫文爾雅、有禮有節蕩然無存,只有在這樣的心態下才可能出現踐踏師道尊嚴、斯文掃地、摧殘千年禮儀文化的慘劇。于是我們在下面看到的是又一次“打倒孔家店”的場面:

“打倒‘孔家店!火燒‘孔家店!把孔‘泰王拉下馬來,砸它個稀巴爛!我們要把一切舊勢力的代表打倒,什么周公、魯公;什么宗圣、復圣;什么圣諭,什么欽賜,統統見鬼去吧!”(火燒孔家店──討孔宣言,北京師范大學毛澤東思想紅衛兵井岡山戰斗團,1966年11月7日。)

“‘糞土當年萬戶侯,我們就是要騎在‘圣人的頭上拉屎拉尿!”(清華大學偉大轉折縱隊00支隊,1976年9月14日)

這樣的言語行為和中國古典文化、和東方的儒家文化完全不同。可以算作是對中國文化的經典背叛。這種背叛如果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其后果是造成文化斷裂和信仰危機。對文革以后形成的信仰危機和文化斷裂,不能不說和這樣的言語行為有關。這對一個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來說是一種一兩代人難以彌補的災難。

四、平和原則

心理平和原則還包括語言單位的使用機率。一個社會往往有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這些都是語言的時代特征。但是當一些反映社會熱點的語言單位的使用機率超過正常范圍,這也說明社會群體的心態發生了嚴重傾斜,與之共生的是一些不正常的社會行為。文革中嚴重違背心理平和原則的語言現象就是“語言暴力”。至今為止還讓人心有余悸的語言就是:火燒×××、踏平×××、打倒×××,踏上一只腳,讓他永世不得翻身。這些言辭的使用頻率相當高,當時在全國幾乎隨處可見。我甚至見過“油煎×××”的標語。所用言辭之激烈,可謂曠世空前。

再請看下面的例子:

“今天世界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發動和統帥的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向最后勝利沖去了,資產階級要徹底完蛋了!”

“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清華大學偉大轉折縱隊00支隊,1976年9月14日)

“我們什么也不怕!這個反我們造定了。不反到底,死不瞑目!誰他媽的敢反‘自來紅就讓他嘗嘗我們‘自來紅的厲害!”《兵團戰報》,1966年11月26日)

“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紅衛兵,天不怕,地不怕,為了革命利益,刀山火海也敢闖!我們現在要起來為革命造反!造資產階級的反,造修正主義的反,造反動派的反,造一切剝削制度的反,造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的反,造阻擋通向共產主義的一切牛鬼蛇神的反!反!反!反了這些,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就會飛速向前發展,共產主義的康莊大道就在我們眼前!”(北京十四中紅衛軍,1966年8月26日)

激烈的言辭反映了一種激烈的、甚至是被扭曲的狂熱的心態。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通常會出現過激的行動,其直接后果就是物質和肉體上的傷害。文革中我們看到的幾乎所有的校舍沒有一塊完整的玻璃窗,自殺、被殺的知識分子無以計數。這樣的歷史悲劇值得后人借鑒。

激烈的言語行為對語言系統來說還具有破壞性。這主要表現在嚴重揮霍語言單位的能量,使得語言單位語義嚴重貶值,特別是形容詞和副詞。如果一個語言中的“最高級”使用過多,原有的最高級形式將會貶值,表達能量下降。那么,為了表達更“高級”的形式,不得采用其它形式,由于“不平”心理的驅使,造成惡性循環。結果我們在文革中看到了連續使用“最”的表現形式。這就是對語言系統的破壞。

五、準確原則

5.1可證性準則

“可證性”的意思是說話人對自己的話語可以做出相應的論證。違背這一準則的是“無理證明”。

記得文革中有一首歌頌文革的歌曲,開頭是: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來就是好!就是好!”

這是比較典型的無理證明:“好,就是好!”

再請看下面的例子:

“當代的中國是世界矛盾的焦點,是世界革命風暴的中心”……“當震撼世界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即將以雷霆萬鈞之力從東方興起的前一刻,毛主席以他氣吞山河的無產階級偉大胸懷向世界宣告……”

這些也是無理證明。說話人根據什么理由說“當代的中國是世界矛盾的焦點”?又根據什么說“是世界革命風暴的中心”?至于“氣吞山河的無產階級偉大胸懷”也沒有進行證明。無理證明也是一種語言暴力,語言強權。

無理證明的另一種變體是大量地違反充足理由。下面的例子:

“黨內最大的走資派劉少奇的得力干將陶鑄就是‘袁世凱式人物中的一個。袁世凱式的人物都是赫魯曉夫式的野心家,也是篡黨篡政篡軍的陰謀家。他們第一個特征就是千方百計貶低毛主席,貶低林副主席”。(清華大學偉大轉折縱隊00支隊,1967年9月14日)

在這里,貶低毛主席或林副主席就是“野心家和陰謀家”的證據。這也是一種語言強權。

5.2實在性準則

違背實在性準則的是空泛言語行為,或者說言之無物。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實行無產階級政治掛帥。”

一九六六年八月八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十六條”),在這里“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的具體內容沒有任何說明,“無產階級政治”的具體內容也不清楚,由于內容不清楚,可操作性幾乎等于零。結果這些口號就成了“嘴上功夫”,僅僅停留在、也只能停留在嘴上。

這種言語形式司空見慣。最多的是見于大幅標語,例如:

“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問題是這樣的話語通常缺乏主語,在一個句子中有明確的行為動詞,但是沒有確定施事主語,那么惟一可以推定的就是“一切人”。但是如果做出這樣的推定又是錯誤的,因為它肯定不包括對立面的人,也不包括無力實施這一行為的人。那么,這一施事主語又是指稱什么呢?這樣的語法結構在文革中鋪天蓋地,它甚至已經麻木了一代國人的神經。

即使是文革過去二十幾年的現在,出現類似語法結構相同的標語,也已經不容易被人們所警覺。人們已經忘記了“提出話語的權力、實施話語的對象”這樣一些最基本的語言學問題了。這種隱去話語所有權、話語實施人的言語行為,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這對一個民族始終保持清醒的判斷力是相當有害的。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常常見到一些領導干部,開口就是“高舉……”已經成為一句口頭禪,如果我們問“高舉……”的內容是什么,這個問題似乎就很難回答。因為這是一種內容含糊的空話。空話至今仍然被人們沿用的翻版常見的是“大力提高”、“認真加強”、“堅決貫徹”、“堅決擁護”如此等等。所有這些形容都沒有量上的規定,語義模糊,彈性相當大。如果一個社會絕對歡迎空話,不能不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

語義空泛的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文革中“我們”的使用。由于“我們”不僅指說話人,所以常常被用來壯膽同時又推卸責任。雖然在一般的言語表述中,“我們”可以用來表達謙虛,但在文革后的今天,我們每個人似乎更應該有勇氣承擔責任。只有每個人都承擔起自己應付的責任,才能做到職責分明。“我”就是“我”,“我”不是“我們”。

言語空泛的另一個例子是:“有關部門”中的“有關”,這個詞看起來是“有指”的,而通常卻是“無指”的。

5.3恰當性準則

違背恰當性準則表現為話語的夸張。夸張作為一種修辭手段,未嘗不可。人們很容易理解夸張的修辭屬性,不會把修辭上的夸張當作真實的現實事件。但是文革中的語言通常多見的是不屬于修辭的夸張。看看下面的例子:

“當代的中國是世界矛盾的焦點,是世界革命風暴的中心,對于中國向何處去這一舉足輕重的重大課題,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毛澤東同志表面上只作了抽象的預見,當震撼世界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即將以雷霆萬鈞之力從東方興起的前一刻,毛主席以他氣吞山河的無產階級偉大胸懷向世界宣告,全國的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是廿世紀六十年代的北京人民公社的宣言。”(清華大學偉大轉折縱隊00支隊,1967年9月14日)

上面的話語中如果“雷霆萬鈞之力”和“氣吞山河”屬于修辭性夸張的話,“世界矛盾的焦點”、“世界革命風暴的中心”、“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震撼世界的”則屬于非修辭性夸張。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言語行為。這種思維方式跟“十五年超英國”、“畝產萬斤糧”屬于同一種類型。這種語言通常會鼓勵自我膨脹的心理,最后使言語者本人走向沙文主義。

5.4明了性準則

明了性準則要求話語直接不隱諱。

在社會活動中,任何權威壓力除了可能造成對話者對假話的選擇之外,另一個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對話者的言語隱諱。有兩種情況,一是少說話,讓人不得要領;二是說些冠冕堂皇的話,或者有話不直接說,繞著彎子,有的故意就用語義模糊詞讓人不得要領。有些典型的詞已經被大家所接受,例如:組織問題、個人問題、生活問題、進步了,如此等等。

從語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語言的投入和所要表達的意思之間有一個恰當的“量價”關系。如果一個人對要表達的意思所投入的語言量(或曰:言語成本)遠遠大于社會平均標準,就屬于一種非正常現象。言語隱諱屬于一種遠遠高于或低于正常標準量的語言投入行為。這兩種行為都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降低言語交際的效率。如果一個社會在整體上發生了類似的偏差,就屬于一種不正常現象。清代末年的“文字獄”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社會整體的緘默。相反的情況則是言之無物,說了半天聽話人仍然不知所云。在這樣的社會中,聽話人要想聽懂領導的話,必須練就一種特殊的本領,要學會從話中聽話,聽出弦外之音。這種極大地浪費時間精力的交際方式已經成為某些社交范圍的一種象征。如果人與人之間的有話不直說,這樣社會生活是不正常的。

一點余言:

本文在奧斯汀言語行為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上五條原則,并試圖用這些原則作為坐標來分析文革中的一些言語行為。希望這樣的分析方法能夠在其它社會言語行為的分析中也有作用。

語言學史上曾經出現過一種理論叫“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大意是人的語言會對思維產生極大的影響。這一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說語言和思維是相輔相成的,語言就可能對思維產生影響。因為理論思維主要是通過語言進行的,一種語言模式使用久了,當然就會對思維產生影響。本文的另個結論就是希望社會通過清理文革遺留下來不良社會言語行為,提高社會組織效率。以免這種錯誤的言語行為影響整個民族的心理素質。

本文寫作過程中陸丙甫、黃錦章、余志鴻、張忻、邵菁等諸位先生曾提出過不少有益的建議,特此致謝。

注:

(1)J.Austin:HowtodothingswithwordOxford:TheClaren-donPress,1962。

(2)《顧盼之間──中國文化年報1999年版》,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版。

猜你喜歡
語言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誰遠誰近?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我有我語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va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青青操国产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国产一级裸网站|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a免费|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天天射|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五月天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午夜| JIZZ亚洲国产|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伊人蕉久影院|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 青青青国产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www欧美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色悠久久综合|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色有码无码视频|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视频欧美不卡|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av| 永久毛片在线播|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午夜|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免费在线成人网| 福利国产在线|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7|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伊人色天堂|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四虎亚洲精品|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一二三|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久久黄色一级片| 国产成人一二三| 国产在线啪|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91外围女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