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湄

在哺育孩子的過程中,年輕媽媽付出了一定的心力和體力,同時也收獲無以倫比的甜蜜感受。但她們也常常會遇到一些難解的“結”,她們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
★孩子常常生病,媽媽疲勞不堪
對于極大多數的年輕媽媽而言,孩子生病是她們最大的壓力。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免疫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自然會受到各種細菌、病毒的侵襲。孩子生病時,媽媽一定要以從容、鎮靜的態度來應對,千萬不要驚慌失措,病中的孩子是十分敏感的,媽媽的不良情緒也會使孩子受“感染”,從而影響疾病的康復。
建議:1、讓孩子遠離細菌。兒童的許多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媽媽也有必要學習有關的醫學常識,在一些疾病的好發季節,做好預防工作,比如在流感流行期間,不要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用醋進行空氣消毒。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媽媽要讓孩子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在取食物的前后洗手,在用餐前洗手,用過洗手間后要洗手,撫摸小動物后要洗手等等,這一良好習慣的形成,能幫助孩子設置一道防止細菌入侵的“屏障”。
2、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我們都知道,運動可激活人體的免疫因子,改善腦細胞的活性,加強人體新陳代謝功能,排出人體代謝后的毒素,促進各器官之間的協調和活性。
3、與兒科醫生交朋友。如果有一個兒科醫生做朋友的話,媽媽就不必在孩子一有發燒或其他癥狀時,立刻全家興師動眾地上醫院了,可先在電話里請教兒科醫生,在必要的時候送孩子去醫院求診。
★事業與家庭難兼顧,有時感到力不從心
不少年輕媽媽不但要在事業上求得發展,還要兼顧家務和教育孩子,想做一個好媽媽,實在有點力不從心。做一個完美的媽媽也許很難,那么就做個稱職的媽媽吧!
建議:1、把愛傳遞給孩子。用眼神或身體語言如擁抱與孩子溝通,你的孩子會感覺到你的愛,并產生安全感。
2、承擔責任與義務。如果你感到力不從心的話,不妨把你所要承擔的事排排隊,并作必要的取舍。比如,讓保姆或鐘點工幫忙做家務,放棄一些不重要的聚會,騰出時間來做孩子的玩伴。即使你能給孩子的時間不多,也要保證一定質量的“親子時間”,與孩子溝通和互動。
3、學會放松。比如作深呼吸和擴展運動,靠在椅子里伸伸懶腰,或者痛痛快快地洗一個熱水澡。疲勞時用手指刺激手掌上的勞宮穴(位于掌心)這樣能驅除體內疲勞物質。
★疲憊、乏力,身體處在亞健康狀態
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競爭日趨激烈,年輕媽媽既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又要在教育和照顧孩子方面付出很多精力,有些原本體弱的媽媽在超負荷的“運轉”中,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亞健康狀態,出現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腰酸背疼等現象。
建議:1、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參加戶外運動。陽光和新鮮空氣是大自然的饋贈,親近大自然和適當的運動可以激活人體內生態酶的活性,加速各種激素的分泌,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襲。
2、與孩子一起捕捉生活中的快樂。根據最新的生物學報告,當人體處于快樂狀態時,體內會分泌一種“亞雷明肽”的物質,這種物質能有效地除去人體內的自由基,防止機體的老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快樂是無所不在的,你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創造快樂,比如在餐桌上搞一些小發明,一起創作一幅畫。如果你能學會用孩子的眼光來審視世界,你一定會發現很多快樂。
3、不要等體力不支或癥狀明顯時再去看醫生。抽時間作一次全面的體檢。
★有了小天使,愛情又如何
家里添了個可愛的小天使,爸爸自然也是美滋滋的,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爸爸眼睜睜地看著“第三者”占據了媽媽的整個身心,被冷落的感覺確實也不好受,于是有些家庭開始出現了爭吵。
建議:1、劃出一小塊與丈夫單獨相處的時間。心理學家研究認為,父母的關系越親密和諧,孩子越感到安全可靠。
2、讓孩子獨立地成長。孩子的獨立性可從小培養,媽媽不必事無巨細都包辦代替。寶寶年齡較小時,媽媽可培養寶寶獨處一段時間,再大些的寶寶,媽媽可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飲食習慣、睡眠習慣,這樣媽媽就會擁有一些能自由支配的時間,來享受生活。
3、愛是一種藝術。不要懷疑自己的魅力,有了孩子之后,你的身體會變得更豐滿而充滿成熟女人的風韻。育兒生活是生活樂趣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與他一起享受生活吧,別忘了用充滿愛的眼神和具體的行動來表達你的愛意,比如在他生日時,為他精心安排一次燭光晚餐。畢竟與你相伴終生的是他而不是孩子,他也需要你的關愛。
★為了孩子犧牲了“線條”,青春不再
經過了懷孕、生產、哺育等不平凡的歷程,母性的光輝令你有一種特殊的風采。對自己的體形你不必擔心太多,只要保持適當的運動量,你完全有可能重塑健美的“線條”。剛過三十的婭倫當了媽媽之后,常常發出“老了,老了”的感嘆,其實年輕與否關鍵在于一種心態,有專家指出,如果連連三次說自己老了的話,真的會使自己向衰老走近一步。
建議:1、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制定運動計劃。這需要你投入時間和毅力。如果因照顧寶寶實在抽不出時間的話,可將輕體育滲透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做家務時收縮一下腰腹部的肌肉;忙里偷閑在陽臺上彎彎腰、踢踢腿,或者與孩子一起做做親子健身操。
2、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也許年輕媽媽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不容易,不妨在自己睡眠不足時,請奶爸也值幾次班,這樣,孩子也會與奶爸更親近一點。簡化一下生活程序,比如允許房間亂一點,只要干凈就行了;飯菜也可以簡單一些,只要營養均衡就行了,抓緊時間讓自己在中午或其他時間能打個盹,效果也不錯。
3、保持良好的形象,不要把壞心情掛在臉上。年輕媽媽請注意,使用了化妝品后,不要與孩子太親熱,以免化妝品內含的激素,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4、笑口常開,快樂是抵抗衰老的最佳“藥材”。
★莫名的煩躁、抑郁,有時甚至有點悲觀
如果偶爾出現這樣的情形,不用擔心,這并不奇怪。如果出現的頻率很高,年輕媽媽要注意:不要讓這種情形持續太久,不然的話,會有意無意中給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建議:1、與不良情緒作斗爭。心理學家建議,一張紙和一支筆是幫助你和緊張情緒斗爭的最有力的武器。你不妨把自己感到煩惱的事寫下來,好好考慮一下哪些是可以克服的,哪些是需要時間的,給那些煩惱事編編號、排排隊,然后“各個擊破”。
2、如果你感到自己抑郁、悲觀,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有必要求助于心理醫生。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與丈夫交流,以取得他的支持和幫助。為使自己的情緒盡快走出低谷,不妨讓自己放松一下,去聽一場音樂會或去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