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親愛的讀者,六七八九十5個月是西藏高原的黃金季節,隨著雨季的來臨,微風的吹拂,雪域的草原綠了,山坡青了,陽光更耀眼了;姑娘小伙換上了漂亮時髦的服飾,老人們也穿起輕便的藏裝;成群的牛羊散落在原野上,啃食著絨絨嫩草……為了體驗這份寧靜、安逸,為了尋找高原的人文之景觀和天賜之壯麗,多少人走上了西藏,圓高原之夢。這里我們將陸續介紹西藏旅游路線及沿途旅游景點,希望對進藏旅游者能有幫助。
路線設計
從拉薩或澤當出發前往日喀則地區所屬各地,主要有兩條路(從曲水大橋分道):一條是南線,走曲水大橋南面的老路,經甘巴拉、羊卓雍湖、浪卡子、卡若拉到江孜,然后,或向南經康馬到亞東,或向北經白朗到日喀則市;另一條是北線,即沿改線后的中尼公路主干道,不過曲水大橋,一路沿雅魯藏布江水西進,經大竹卡,直達日喀則市(或中途繞經仁布、江孜),目前游人多走此線。相對而言,北線是柏油路面,距離短、路況好、不翻高山,沿途可飽覽雅魯藏布江風光,而南線是砂石路面,道路條件略顯遜色,但沿途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較北線豐富得多,值得一走。國內游客若還要返回拉薩或山南,若時間允許,不妨將兩條路線結合起來,往返時分別走北線和南線。
另外,從不同地方通往日喀則的道路還有多條。例如:從尼泊爾經樟木入境,經聶拉木等地,或轉赴珠峰地區,或前往江孜等地;從錫金取道亞東、帕里到江孜,然后可機動選線;從阿里可經拉孜等地到日喀則;走青藏公路可從羊八井經尼木縣境南接中尼公路后到日喀則等。江孜、日喀則市、拉孜是日喀則地區旅游交通的三個樞紐。上述路線,均可作為雙向備選道路。
前藏到亞東的古道
羊卓雍湖景區 羊卓雍湖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寺廟等多種景觀于一體的自然風景區。
去羊卓雍湖主要有兩條路。一條是從拉薩或山南出發,走曲水大橋南側的公路,翻越甘巴拉山到羊湖景區游覽,此后既可奔赴江孜、亞東、日喀則等地,亦可原路返回。另一條是經由江孜,通過卡如拉山口到羊卓雍湖,然后取道甘巴拉山口下山,上拉貢公路(東去貢嘎機場或澤當等地,北達拉薩)。
后藏盛裝的牦牛。
羊卓雍湖簡稱羊湖。位于拉薩市西南110公里處,在山南地區浪卡子縣境內,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70公里,湖岸線總長250公里,總面積638平方公里,湖面
海拔4441米,平均水深20-40米,最深處達60米,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屬雪山融水形成的低濃度咸水湖。碧藍清澈,絢麗多姿,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當地傳說羊湖是下凡的仙女,與其北側的甘巴拉山還是一對夫妻。
這里是藏南最大的候鳥棲息地,每值群鳥飛臨,湖岸及湖心島上生機勃勃,無數小生命又從遍地的鳥蛋中孵化而出,生生不息。湖中盛產高原裸鯉、西藏裂尻魚、細鱗魚等,魚類蘊藏量8億多公斤,如今養殖業已形成規模,有"西藏魚庫"之稱。
湖濱天然牧場約有1000萬畝。湖西有一向東延伸的大半島,島上村舍密集,田園與牧場相間,一派生機。湖內分布有十多個小島,最小的僅百余平方米。水豐草美的地利優勢,使羊湖一帶出產的風干肉享譽西藏,酥香可口,被稱作"羊卓干酥"。風干肉系牛羊肉晾曬風干而成,以羊肉為主,整只或切割成細條的都有,冬宰時存貯,自然風干到次年初即可食用。羊湖的風干肉有一股淡淡的鹽漬味,口感非常好,是款待賓客的上佳食品。
羊卓雍湖流域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以北的藏南低分水嶺山系。在豐水期,羊卓雍湖通過出口處的墨曲河與雅魯藏布江相連,成為一個外流高原湖泊。卡魯雄曲河則是源頭河流。卡魯雄曲河的源頭在卡若拉山口。
卡若拉山是浪卡子縣與江孜縣之間的流域分水嶺,海拔5042米,距浪卡子縣僅30公里左右。卡若拉山南面有一座陡峭的金字塔般的雪峰,海拔6629米,是卡魯雪峰。在卡魯雪峰北側矗立著另一座雪峰,明顯地比其它山峰高,這便是藏南分水嶺中最高的山峰寧金崗桑(寧金抗沙)峰,海拔7194米。這兩座山峰的四周分布著54條現代冰川,構成總面積達130平方公里的卡惹拉冰川作用區。從路邊的三角階地向上,是發育在卡魯雄峰東北坡,卡魯雄曲河南岸支流源頭的槍用冰川。寧金崗桑峰、姜桑拉姆峰和解崗速松峰3座山峰現已向國內外開放,是登山、探險的好去處。

羊湖一角。
桑丁寺 桑丁寺也作桑頂寺、桑定寺,是西藏唯一由女活佛興建并駐錫的寺廟。位于羊卓雍湖西南,在浪卡子縣城附近,依山傍水,屬噶舉派的分支--香巴噶舉。由第一世多吉帕姆活佛主持興建于1436年。后經二世、五世、九世多吉帕姆活佛擴建,規模最大時擁有殿堂15座。1904年受英國侵略軍毀壞,后進行了一定規模的修復。十年動亂中亦受損失,1986年后政府資助重建開放。現有佛殿及僧舍1200平方米。現在的活佛第十二世桑頂多吉帕姆·德欽曲珍被稱為愛國愛教、熱情豁達的女杰。
羊湖電站 羊湖與雅魯藏布江間相隔一座甘巴拉山,最近處僅寬6公里,但江湖之間的水位落差高達840多米,水力資源極具優勢。藏南地區重要的能源供給中心、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羊卓雍湖電站坐落于此。電站的裝機容量為9萬千瓦。夏秋季節從雅魯藏布江向羊湖抽水,用電高峰和封凍時節則排放湖水發電。游人如果走沿江公路往返日喀則等地,可在曲水大橋以西十多公里處,從雅魯藏布江北岸隔江遙望到羊湖電站的雄姿。

江孜白居塔。
江孜懷古 游覽羊卓雍湖景區后,翻越卡若拉山即可抵達江孜(從曲水大橋到江孜共196公里,其中從浪卡子到江孜近100公里)。到江孜的另兩條路是:早上從日喀則出發,沿年楚河畔蜿蜒而上,向東南方走86公里即是;或從亞東入境后經帕里進抵。
江孜縣城即名江孜,設鎮,地處年楚河中游北岸,海拔4040米。
江孜歷史悠久,在日喀則尚未發展繁華之前,曾是后藏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和最繁華的城鎮,是拉薩與亞東、日喀則等地間的交通樞紐。清朝曾在這里戍兵五百,保衛邊防。原西藏地方政府曾在此設江孜宗。1959年,這里成為江孜縣和江孜地區專員公署的治所。1964年江孜專區并入日喀則專區,江孜縣也從此改隸日喀則。拉薩至日喀則間的沿江直達公路開通以來,江孜的往來車輛雖有所減少,但它至今仍是一處要津,南通亞東、西至日喀則、東接山南、北連拉薩。
到江孜不能不看一看江孜的卡墊生產。江孜手工編織地毯歷史悠久,在西藏享有盛譽。"卡墊"多指一種像單人床大小的粗毛毛毯,也有人稱為藏毯。卡墊的實際種類很多,有地毯、壁毯、鞍墊等,色彩鮮艷,圖案美觀大方,經久耐用,極受歡迎。江孜卡墊廠是生產卡墊專業廠家,產品色彩鮮艷,圖案美觀,具有獨特的民族特點,產品暢銷海內外,供不應求。不少游客慕名專門到該廠購買江孜地毯,以圖絕對正宗。
江孜鎮近年來發展變化很快,目前全鎮人口約1萬人,鎮內學校、醫院、影劇院、商店、郵局、銀行等社會服務設施齊備。對于旅游者來說,江孜的魅力主要在于有著名的江孜保衛戰戰場遺址、白居寺及十萬佛塔、帕拉莊園舊址、年楚河畔田園風光。
住在江孜
江孜鎮的住宿條件雖已較前幾年大有改善,但選擇余地有限。
江孜飯店是當地唯一的星級飯店,設施比較完善,服務良好,有氧氣供應,標間406元,供應西餐、中餐(包括藏餐),地處江孜鎮南郊日(喀則)江(孜)公路旁。對于散客來說,江孜的交通略顯不便。
鎮中可供選擇的住所主要還有:江孜旅社,有雙人間、三人間等,20元/人;扎旅社,條件簡陋,但尚屬干凈,25元/人;燦達賓館,標間180元,單鋪110元。江孜縣賓館也可備選。
(節選自安才旦《西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