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津
你想欣賞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風光嗎?你想了解西藏社會各階層民眾的實際生活嗎?你想領略祖國西部的邊陲城鄉經濟建設成就嗎?《西藏密境——走向中國的最西部》這部以游記體裁形式出現,而且具有影視畫面效果的新書,就是一部極好的融欣賞、研究、知識和收藏為一體的社會學力著,是知識出版社2001年3月推出的“走進青藏高原叢書”的開篇之作,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的徐平研究員撰寫。
這本書的時尚感、文化感極強。西藏的神秘、藏族的樸實、自然的壯美、鄉俗的獨特、文化的魅力、建設的艱辛,干部的忠誠,學者的執著,外商的精明等等,幾乎是改革開放以后發生的一切事情,都在這本書中展現出來。在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方面,作者講述了一個沒有經過民主改革的“未改鄉”的故事,雖然那里沒有了貴族、領主等剝削階級人物活動的場所,但是傳統的習俗卻依然深厚,一位青春少女,早年為了家人的幸福,起誓將自己一生交給神靈,實際在家里操勞一輩子不出嫁。書中還具體生動地講述了東西部的差距,不少鄉村依然處于貧困之中,本該坐在明亮教室里的學齡兒童,卻追趕著牛羊游牧于崇山峻嶺,令人心疼,也令人感到西部建設的緊迫。
全書最突出之處是充滿激昂之情。尤其是在中印邊境上,面對印軍黑洞洞的槍口,作者與同伴臨危不亂,從容鎮靜地從事社會調查工作。讀到此處,人們一定會為一種凜然正氣所感動,會隨著他筆端涌動的風雷而慷慨激昂,一個知識分子的拳拳愛國之心,也躍然紙上。書中有大量對重大問題進行嚴肅認真的探討,小到在西藏城鄉購買到的偽劣產品,大到民族地方的發展和東西部比較,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無一不在作者關注的視野之內。許多事情的描述分析,讓人內心涌動起正義的波濤,個人的靈魂也從中得到一絲凈化。
全書結構合理,剪裁得體,文字近似白描,符合現代人的情趣,給人以親切自然而又生動形象的感覺。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清楚,內容的展開如同行云流水,閱讀此書時,如同親自前往祖國最西部一樣,經歷了一次深刻的心靈旅程,許多人物和故事如同刀刻斧劈,難以忘懷。書中有輕松自在的行車趣事,憂郁而多情的故事講述,也有嚴肅認真的時事評議。不重要的地方惜墨如金,寥寥幾筆就帶過,而動情之處,則是大段敘述,將地形、歷史、情景、感受等一一道來,潑墨如云。作者對西部情景的敘述,總是讓人飛揚想象,渾身充滿活力,好像自己就與他一起乘坐在西行的大貨車上,在青藏高原的高天曠野上奔跑,在清澈透亮的山溝里捕魚,與充滿靈性的藏野驢賽跑,或者騎在那匹棕色馬上一路狂奔,走進能歌善舞的藏民帳篷,在青年男女歡快的歌舞中,自己也放任情緒,隨歌而舞,大碗喝起酒來。
此書蒼潤互濟,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力,不僅具有扎實的社會學素養,而且還有很好的哲學、文學基礎。他描述了一個宏大的社會變遷的場景,又能調動起為現實生活所激勵的感情、意趣和氣息,字里行間表露出關注普通民眾的情懷。在他的筆下,那些無聲的高山巨石、荒涼的戈壁原野,全都有了生機,而在此時,滿腔熱血的社會學工作者的行為,更是透露出非同尋常的意義。他雖然講述的是一路行走、野炊露宿、打獵捉虱子等平常事情,卻顯示出一種蕩氣回腸的氣概,而他進行的入戶調查、談心交流的田野研究工作,則處處表現出高尚嚴謹的科學態度。作者將自己的感悟、愛憎、有章有節地寫進書中。沒有對祖國的深深熱愛之情,沒有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是寫不出這樣的感受的。
這本著作的學術價值和文化品位同樣很高,大量珍貴的社會素材得到完整而精確的記錄和分析,其在社會學、人類學和藏學的發展里程中具有重大的意義,開創了學術研究一種新的視野角度和表述方法,特別是把學術融化于通俗之中,關注普通讀者的閱讀需要,表現出特殊的人文主義精神,是社會、經濟、文化、歷史等多種研究近乎完美結合的“創意多部曲”,有著在學界占據一席之地的獨特實力。就是從普及的角度看,作者毫不遮掩地將自己的愛憎表露出來,將自己內心的情感盡數述說,使本書具有了令敢愛敢恨的年輕一代心動過速的魅力,大大提升內地讀者對青藏高原文化的關注熱忱。讀過此書掩卷回味,讀者內心定會產生一種難以克制的沖動,想到西藏去,到阿里去,希望體驗一下那里人民的生活,親身感受祖國大西部的遼闊和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