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平
1歲的寶寶剛剛學會走路,看到前面有臺階,走上去,又走下來,走了三四個來回,還想再走。做同一個動作,聽同一個故事,一遍又一遍,寶寶總是不厭倦。其實,他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來認識這個世界呢。就像成人買了一輛新車要試試車,寶寶新學會一種內容,諸如走、爬、跳,往往興奮得不能自已,希望一遍一遍地試驗。從搖搖晃晃蹣跚學步,到在不斷地重復中腳步越來越穩健,寶寶的喜悅是顯而易見的。寶寶喜歡做拼板游戲,從不知如何下手,到越來越得心應手,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中,他學會觀察事物的形狀、顏色、大小,學會眼和手的協調動作。
對于1歲的寶寶,一切都像是一項實驗,他常常想知道,如果我這樣做了,接下去會發生什么呢。寶寶從高處往下扔東西,媽媽拾起來。寶寶又扔,媽媽讓他不要扔了,但他還要扔,看到媽媽不停地撿,他開心得大笑;第一次看到牛奶從杯子里溢出來了,他會想看第二次第三次會不會這樣;媽媽怕他踢翻花瓶,不讓他到花瓶那邊去,他卻不斷地跑過去,希望媽媽一次次地來追趕他,倒不是頑皮,這在他看來可是十分有趣的實驗噢。
他喜歡多次聽同一個故事,熟悉的詞匯和情景令他有一種安全感。如果跳過一節或是改變了情節,寶寶會有不安的感覺。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不必向寶寶介紹新的事物了,你完全可以換一種比較巧妙的方式,幫助寶寶接受新東西。趁寶寶玩得高興,通過提問的方式啟發他;他在玩車,一次一次推著那玩具車,覺得十分開心,借機問他,這車可以開得更快些嗎?車看到紅燈應該停下來嗎?可以趁此機會教他關于紅綠燈的知識。但是如果寶寶不聽你的,照他的老玩法玩下去,你也不用著急。如果孩子老是在玩老游戲,只說明這個動作,這個游戲中還有寶寶愿意發掘的東西呢。當他覺得舊的玩意兒沒有意思了,他準備好了,當然會樂意接受新東西的。開發1歲左右的寶寶的智力,并不是父母事事教他怎樣去做,而是為寶寶提供一種氛圍、一個環境,讓他有興趣發現自我,了解這個世界。比如,常常帶孩子出去玩,給他買一些新書,一些新玩具等等,就是在為他創造這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