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發自北京
靠別人還是靠自己
此次“香港西部考察團”考察的各省市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準備了一系列“項目大餐”,供港人挑選。比如,陜西為此次考察團準備了105個投資項目,四川提供的投資項目有260個,新疆方面則拿出172個項目擺在香港代表團到來前。
但是,短短10天很快結束,香港考察團在這10天中實際簽訂的項目并不多。西安連一個單子也沒拿下來;在成都,簽訂了7張單子;在陜西、新疆一帶,考察團出手也十分謹慎。
對港人來說,這是預料中的事。曾蔭權在出發前就對媒體屢屢宣稱:此番考察不是去簽訂項目的,是香港了解大陸西部的一個開始,要立足長遠,等等。
其實,曾蔭權在他的數次發言中已經指明了一條“陽關大道”:香港是世界主要的銀行、外匯和證券結算中心,世界上排名100以內的銀行超過60家已經在香港建立總部,去年年底的股市市值高達6230億美元。香港金融市場強大的集資能力,正好可以作為西部對外融資的窗口。
其實,在“西部大開發中”,當務之急是摒棄“等、靠、要”、“攀親附貴”的想法,只有如此,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長遠的合作與發展才有堅實的基礎。
曾蔭權給我們上的一課
眾多大陸媒體在聚焦“曾財神”的時候,其實并沒有準確地把握曾蔭權的角色,錯誤地詮釋了他此次率團訪問的“符號意義”。
在5月25日的香港午餐會上,曾蔭權在致辭中說:“我們不干預企業的工作,因為我們相信,只有企業才最清楚自己的需要,最善于掌握市場的變化。政府只是在體制、基建方面為企業提供最佳的投資環境,消除阻撓企業發展的障礙,盡量減少繁文縟節和不必要的手續。正因為如此,香港連續7年被評為全球最開放的市場?!?/p>
在26日上午于成都喜來登大酒店為四川近300名財稅干部作專題講演的時候,曾蔭權又介紹說:香港政府可以影響企業活動的能力很小,香港政府占用GDP的比例很低。“另外,減稅很重要,稅率低一點,民間力量就強一點,老百姓就好過一點,如果市場力量強大了,政府就有足夠的財政儲備?!?/p>
可以說,曾蔭權一路西行,一路在推銷他的“政府少干預”理念。
相反,內地一些地區,表面上也是“政府牽頭,企業做主”,其實不然。在為港商們準備的“菜單”中,一大批是國有企業,這些企業的資產合作,是企業的頭頭們說了不能算的。不少“重頭戲”都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更是由政府有關部門直接掛帥。在這次香港西部考察團行程中,我們看到一大批省市領導和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忙碌的身影。在成都的“西部經貿洽談會”上,四川省幾十個地市的市長(區長)都來了,他們親自發表5分鐘演講,希望能讓客商們掏腰包。此前,四川省政府甚至用紅頭文件對省計委、經貿委、科技廳、農業廳等18個省級部門及綿陽、雅安等21個地市州下過“死命令”,嚴令各部門各地派出主要領導、精兵強將積極與會,以爭取更多的好項目、更大的資金在川生根。
各省市領導招商心切,嫁女心切。但企業呢,積極性未必有那么高。四川曾經就發生過這樣的事:去年6月,政府有關部門舉行新技術成果推介會,通知成都市141家藥廠參加,結果只來了20多家藥廠。這次企業的反應如何,筆者不得而知。但肯定,一些在國有體制下“混得還可以”的企業頭頭們“求發展”的積極性肯定沒有政府官員“出政績”的積極性高。于是,給面子,走過場,湊湊熱鬧的事情在所難免。
因此,我們的政府官員什么時候真正領悟了曾蔭權的“理財經”,也不枉人家大老遠來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