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軍

新生兒反應能力差,對意外事故缺乏自身的保護能力,從醫院門診的統計來看,新生兒期的意外事故幾乎都是成人的疏忽造成的。下面的提醒來自兒童醫療機構的急診室,相信對新手爸媽會有幫助!
細菌感染
新生兒抵抗力低下,經常與外界接觸容易被細菌感染,所以新生兒要盡量避免到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而且要盡量避免外人探望,以免發生感染,家中如有急性傳染病人應予隔離。
新生兒的免疫能力差,皮膚細薄,角質層薄,易受損害,所以他的衣物要保持清潔衛生,定期清洗,并用日光直接照射進行消毒。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皮膚感染。
新生兒的臍部很容易感染細菌,嚴重的會發紅、流膿,因此要注意臍部的清潔,洗澡后應該用衛生棉球輕輕吸干水分。冬天無法洗澡時,可用酒精棉球輕柔地擦一擦,保持臍部的清潔。
冷、熱損傷
太冷、太熱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年輕父母要注意環境溫度的調節。
寒冷損傷:冬季出生的新生兒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小手、小腳,要為他套上手套和軟鞋。晴天,可以讓寶寶多曬太陽,并讓陽光充分地照射房間。溫度低于零攝氏度時,可以開空調來調節氣溫,以免寶寶受涼。
注意:嬰兒的體溫高于成人,要經常摸摸他的頭和背部,看看有沒有出汗,以便添、減衣物。
中暑:夏季出生的新生兒,居室要通風,但不能有對流風。對新生兒不能捂得過嚴和蓋得過多,以免中暑。氣溫高于35攝氏度時,可以開空調降溫,同時要給嬰兒喂些白開水,以增加體內的水分。如果孩子的尿液發黃、氣味重,大多是缺水了,可用奶瓶給他喂水。
蒙被(捂熱)綜合癥:新生兒頭部被棉被、衣物等包裹過嚴,會造成呼吸困難。有的寶寶與父母同床睡覺時,頭、頸、胸部被父母肢體壓迫,會出現大汗、發紺和循環衰竭等癥狀。所以新生兒入睡時,要注意讓他的頭部露在棉被的外面。
燙傷:熱水袋直接接觸到小兒的身體,或熱水袋漏水都會燙傷寶寶,所以在將熱水袋放進寶寶的被窩時一定要好好檢查一下。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沸水給寶寶沖熱水袋。熱水袋要與寶寶寶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毛巾包好。
常見的護理疏漏
嗆咳、吸入性肺炎:新生兒躺著吸奶很容易出現嗆咳、溢乳。所以在喂奶時,寶寶的身體應傾斜,喂奶后要輕拍他的背部,使其打嗝后才讓他平臥。寶寶在進食后入睡的話最好讓他的頭偏向一側,以免寶寶嘔吐后嘔吐物吸入肺部。
骨折或脫臼:給新生兒換尿布或衣服時動作應輕柔。如果幾層衣服一起穿或衣服很厚,應特別注意。在急診室里新生兒這方面的損傷主要來自護理時的疏漏,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動作輕柔喲!不要用力拉扯寶寶的四肢,尤其是脫衣服時,應該順著寶寶四肢伸展的方向,不要反向活動,這樣很容易造成骨折。如果換尿布或衣服時寶寶哭鬧,不要強迫他,可以先與他玩玩,待情緒平穩時再繼續。
維生素K缺乏:純母乳喂養兒較多見。表現為自發性出血,顱內出血是其嚴重的并發癥,來勢兇猛,死亡率高,幸存者也多留有后遺癥。如果母親為維生素K缺乏體質者,那么寶寶在出生時或于一個月內打一次維生素K,即可預防。
煤氣中毒:冬季在室內生火爐時,要注意室內通風,洗澡時也應注意。
肢體壞死:給新生兒戴布手套時,有時會因線頭纏繞手指頭而發生壞死。鞋子太小或穿鞋時,足趾受擠壓也會造成這類情況,所以在給寶寶穿衣戴帽時,要注意尺寸是否合適,有無線頭等細節。